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并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分析论文_徐华英 1,高秀琼2

(1云南省楚雄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妇幼保健院;云南禄丰651200)

摘 要 目的:探究对宫颈癌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对其生育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参照组(n=29)和探究组(n=31),探究组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参照组患者应用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结果:探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保留宫颈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切除个数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宫颈粘连率、复发以及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关键词: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宫颈癌;生育功能

宫颈癌属于临床多发生殖器肿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广泛宫颈切除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可使患者生育功能获得保留。此次研究专就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治疗的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对其生育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参照组患者28例,年龄26至53周岁,平均(37.5±6.4)岁,15例鳞癌患者,13例腺癌患者,23例Ⅰa2期患者,3例Ⅰb1期患者,2例Ⅰb2期患者,探究组患者31例,年龄25至54周岁,平均(36.9±6.2)岁,16例鳞癌患者,15例腺癌患者,25例Ⅰa2期患者,4例Ⅰb1期患者,2例Ⅰb2期患者。纳入对象分组后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探究组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取其仰卧位并进行麻醉,然后在患者剑突以及肚脐脐轮部位连线中点处放置10mm腹腔镜穿刺套针,在患者腹部两髂上棘连线、脐水平线和双侧旁正中线井字交叉部位放置4个5毫米腹腔镜穿刺套针[1]。首先清扫腹腔淋巴结,然后清扫腹股沟闭孔、髂内、髂总、髂外以及腹股沟深部,避免损伤患者子宫动脉。若冰冻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盆腔淋巴结为阴性,则进行腹腔镜广泛子宫颈切除术,对输尿管、子宫静脉以及动脉进行分离,应用可吸收线缝扎左右两侧子宫动脉,切除部分阴道上段、宫旁组织、宫颈,在宫颈部位应用可吸收线进行环扎塑形;应用可吸收线缝合阴道断端以及宫颈残端,然后将导尿管放置于宫颈管内,同时在阴道内放置碘仿纱快以取得止血和引流通畅效果[2]。参照组患者应用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取其仰卧位,取得麻醉效果后开腹,清扫盆腔淋巴结,清扫闭孔、髂内、髂总、髂外淋巴结以及腹股沟深部淋巴结,若冰冻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盆腔淋巴结为阴性,将膀胱以及子宫间组织剪开并进行分离,然后将该部位腹膜进行反折操作,有效分离膀胱侧窝部、膀胱间隙以及阴道部位[3]。对子宫、输卵管左右两侧静脉和动脉进行游离,然后对直肠间隙进行分离,将子宫直肠部位剪开并对腹膜进行反折,清理宫旁组织使阴道上段2厘米左右部位得到暴露,对子宫动脉宫颈支进行横断以及结扎操作,在宫颈内口下方0.5厘米部位对宫颈进行锥形切断操作,然后应用可吸收线进行环形缝合等操作并行关腹操作。术后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4]。

1.3观察项目 比较2组研究对象出血量、保留宫颈长度、淋巴结切除个数、手术时间以及宫颈粘连率、复发和转移率、妊娠率。

1.4统计学应用 本次研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软件为SPSS18.0,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通过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通过 ±s表示,应用t进行组间比较,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 探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保留宫颈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切除个数以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暴露充分、视野好的优点,手术难度较低,但是会减少子宫动脉供血,患者妊娠后容易出现子宫供血不足现象并导致胎盘供血不足,从而大大降低妊娠成功率。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操作简单、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轻对子宫动脉造成的损伤,可有效抑制术后感染率。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可缩小腹部切口时间,能够减少对患者周围器官和组织造成的干扰,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量并减轻对其子宫动脉造成的损伤,能够提高患者妊娠率,但是该术式操作难度较大[5]。

此次研究中,探究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保留宫颈长度短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应用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可使患者的生育功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周颖,申震,钱莉莉,吴大保.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4):374-380.

[2]李焕灵,梁杰,尧良清.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并保留生育功能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952-2954.

[3]熊菊香,王沂峰,陈高文,生秀杰,等.改良腹式与全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4):310-314.

[4]王小玲,张梦真.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宫颈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9):123-125.

[5]冯亚超.改良腹式与全腹腔镜广泛宫颈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的效果对比[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3):42-43.

作者简介

徐华英(1970年12月25日-)女,汉族,本科学历,云南南华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徐华英 1,高秀琼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并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分析论文_徐华英 1,高秀琼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