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采煤与煤矿生产安全陈效辉论文_陈效辉

机械化采煤与煤矿生产安全陈效辉论文_陈效辉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机械化采煤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煤矿开采效率,增加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对机械化采煤对煤矿生产安全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地提高我国机械化采煤程度的策略,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机械化采煤;开采安全;机械化技术

引言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为了煤矿单位进行安全生产为目的而展开的风险管理工作。重点是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发生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在煤矿单位生产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高效率,而忽视了煤矿工作时的安全隐患问题,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相背离,造成了煤矿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的缺失,遏制了煤矿单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贯彻落实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呢?本文就目前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机械化采煤的基本概述

机械化采煤是利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生产作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化采煤,可借助电力采煤设备或者其他能源为驱动力的产品设备,通过人工控制完成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并且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降低因为煤矿生产造成的开采人员伤亡率。这对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劳动效率有极大帮助。我国是一个工业化进程比缓慢的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和改进,而我国煤业的机械化起步没有特别晚,但是其发展较为缓慢。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机械化采煤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化采煤设备以及采煤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可提高我国煤矿开采效率,推动我国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较多。

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对煤矿安全考核的标准也存在一些区别。根据国际惯例,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标准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的是百万吨死亡率以及百万工时的死亡率。我国在对煤矿生产安全进行评价,主要参考的标准为百万吨死亡率、千人负伤率以及千人重伤率。在我国的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的生产效率比较低,安全系数也较低。对煤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完备的保障体系,这会直接影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大力推动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是当前煤矿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2煤矿机械采煤工艺的具体应用

2.1短壁、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在采用短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过程中,进行回采巷道的时候,有益于开展迅速的机械化掘进。并且,在综采工作面的上下部分两端能够开展快速施工。短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有着运用广、采掘为一体、灵活等方面的优势。除此以外,在回收一些不规则煤柱以及块煤的过程中,对于处理接替工作面、采掘比重不协调等问题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短壁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主要适用于开采中厚煤层以及缓倾斜煤层中型与小型的矿井,同时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进行厚煤层开采的过程中,经过使用放顶煤开采,在进行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其详细成步骤就是,工作面采煤机需要先后做好推移输送与截煤等工作,做好二至三刀以后,应当停止截煤,接着对支架上的放煤窗口进行一次性分段开启,进行放顶煤。假设此时发现矸石,需要即刻关闭放煤窗口,等到放完工作面顶煤以后,才能继续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2.2长壁机械化采煤技术

这种技术在斜煤层和缓煤层作业中使用的非常广泛,在使用长壁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对作业的进度实施有效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长度的递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壁机械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占地面积小而且采煤效率高,技术方面具有精准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在整个煤矿开采过程中融入长壁机械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多个施工环节提升施工效率。不光在煤炭挖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采煤液体支架也有着很大帮助。在实际角度来看,这技术可以整体提升液压支架的强度,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提升液压支架的防滑效果,多角度对千斤顶进行优化。在使用长壁采煤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的考察,不断对长壁采煤技术标准进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薄煤层与厚煤层之间的距离。

2.3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进行煤矿开采的时候,因为薄煤层会遭受到地质以及开采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所影响,导致开采的效率和质量显著下降。在采煤工艺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增强超强度采煤力度,充分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所以,开采储备比重很大的薄煤层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薄煤层是一种很难开采的煤层,要想将其开采产量提升,需要增加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运用力度,经过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来确保煤矿开采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还能给煤矿开采效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3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3.1完善矿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措施落实的重要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管理更应注重制度建设,健全矿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一套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操作规程和考核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工人井下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管理制度是生产人员操作行为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同时,建立考核管理制度,这是对工人井下施工作业有效性的监督保障。定期或不定期对矿井井下施工作业过程和施工效果等内容进行测评,指出井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为后续井下施工作业持续优化提供保障。

3.2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化采煤经验与技术

在我国的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机械化设备的应用比较晚,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化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我国的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机械化设备以及机械化开采技术并不完善。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在发展机械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发达国家先进设备以及先进采煤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在对先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以及先进技术进行引进的过程中,必须对引进的技术以及设备进行充足的试验和检测,保证这些机械设备以及技术能够与我国煤矿开采过程相适应。在对引进巷道支护技术与掘进技术时,必须在充分考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机械化采煤的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后,对引进的支护技术以及掘进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机械化采煤的水平,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结语

总而言之,将机械化设备运用在采煤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生产与开采效率,同时能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可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人员伤亡情况。而在机械化采煤过程中,必须从煤矿生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机械化采煤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及机械化水平。在当前采煤过程中,要重视对综合性的机械化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确保煤矿企业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万波,袁湘涛,许多康,等.省级区域多层级一体化国有地方煤矿监管模式优化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9,41(3):11-18.

[2]李宏伟.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9(3):46-47.

[3]煤矿安全生产运输事故风险管理体系在东林煤矿的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271(07):30-35,40.

论文作者:陈效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机械化采煤与煤矿生产安全陈效辉论文_陈效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