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城乡现代化发展,改善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此,本文探究城乡规划中生态建设设计理论,包括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利用生态材料、营造良好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出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方案,包括城乡规划的制度调整、创新观念与方法、提升生态平衡的调节效应、强化生态城乡建设,控制污染,为城乡规划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运用
城乡规划是基于政府的领导,对城市及乡村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空间布局方案。实际工作中,需有效结合地理情况及自然资源,注重改善周围的环境,使城乡居民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城乡规划往往需结合城乡历史及特色。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使人们更加注意物质追求外精神需求。城乡规划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城乡居民带来舒适的体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还需利用生态建筑理论,实现现代化城乡的建设目标。
1.城乡规划中生态建设设计理论
城乡规划对促进城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耗费人力及物力的大型工程,在实际的工作中,需统筹全局,制定综合性的战略。城乡规划中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思考此类因素,才能有效展开规划工作,实现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并保留城乡历史风貌,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内涵。使城乡规划在国内整体规划中脱颖而出。现代人群对城乡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实际展开设计工作过程中,应当借助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及内涵,综合性思考城乡特色注重建筑与环境等因素的结合。
1.1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生态建筑设计是在工作中能根据地区风貌及环境形成的设计方案,结合先进的建设理念,实现生态城市创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对建筑生态环境本身进行塑造。建筑与周围环境结合中需包括建筑风格及建筑材料等,建筑理念需要与建筑特色保持均衡,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情况下,展开对应的改造,且结合生态建筑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城乡规划结果与建筑环境结合,体现现代化建筑特色。
1.2利用生态材料
生态建筑理论为达到理想的建筑成果,需注重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环保材料。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经过反思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忽视对环境保护,使用的建筑材料往往不达标,其中含有很多的劣质材料。劣质材料不只对人们的身体形成损伤,还能对住房人群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为有效防止出现此类问题,还应当自源头展开分析,使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建筑材料,为保持绿色环境提供支撑。
1.3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结合周围环境,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身心体验,保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们能正确面对生活,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使人们积极投身于工作与生活中,实际城乡规划过程中,需注重人文环境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建设理念,使实际设计效果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障社会文明进步。
2.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方案
市政单位应当注重在城乡规划中应用生态建筑方案,从而实现现代化建筑的工作目标,使城乡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缩短城乡差距,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城乡规划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利用以下几种措施将其解决。
2.1城乡规划的制度调整
调整城乡规划制度是利用生态建筑理念的前提条件,城乡规划制度调整往往侧重两个层面。首先是对现有制度中的不足进行调整,建立较为科学的城乡规划体系,在城乡规划中能结合生态建筑理论,对人们的生存环境有效调整。实际建设过程中,还需根据地区发展情况,展开对应的设计,从而使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增强,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2.2创新观念与方法
实际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部分设计结合对应的理念,但设计理念并非无法改变,还需在时代的发展下进行创新,从而使生态建筑设计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设计过程中需积极应用先进的设计成果,注重实地考察,构建统领全局的系统,在实地规划过程中需使传统建筑与新建筑有效结合,将传统建筑设计中对周围环境融合不利的因素排除,设计过程中利用多种设计理念,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可借鉴十字水生态度假村,见图1。
图1十字水生态度假村
2.3提升生态平衡的调节效应
建筑物能连接居住者及周围环境,建筑物在设计及使用维修过程中需不断进行调整,使建筑物与周围患者实现和谐的效果,对提升环境自我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需注重空间格局及搭配,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保障建筑物在建设后能与周围环境相契合,避免给人突兀感,见图2。
图2广东滨水城市设计方案
2.4强化生态城乡建设,控制污染
城乡建设及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筑观念,降低环境污染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应当强化人们的环保观念,展开具有一定意义的活动。相关部门利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推广,鼓励人们搭乘公交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鼓励人们学习垃圾分类,避免随机丢弃垃圾。鼓励人民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强化监督管理,针对重点展开城乡规划的地区,应当自产业转型角度展开监督及管理工作。
结束语
现代城乡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建筑设计。结合生态建设理念,使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且注意城乡规划改革的深度,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注重建设方法上的创新,提升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改善城乡环境污染现状,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席悦,包存宽.基于“自觉——响应”的城乡规划环评创新路径研究[J].城乡规划,2019,(02):70-81+95.
[2]黎海波,陈明辉,陈通利,黄滢冰,吴非,黄燕.基于“遥感、大数据、互联网+城乡规划”的“智慧规划”创新模式的探索——以东莞市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06):52-56+60.
[3].广东: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城乡规划建设遥感督察约谈会[J].城市规划通讯,2016,(13):11.
[4].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广东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5,(18):5+7.
论文作者:华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城乡规划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