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论文_韩竞平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论文_韩竞平

文昌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海南省文昌市 571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带动了国民经济发展。相反的,随着现代化水平提高和经济的日益繁荣,人民对于各项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且越来越高。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大,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良好发展与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复杂的建筑情况,综合多方建筑因素来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并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改进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控制

引言: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建筑高度在不停增加。为了建造质量更好、更安全高层建筑,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相关施工技术。因为一旦产生任何失误,便会对国家、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建筑物越来越大的施工规模带来的便是施工条件越来越来复杂多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建筑也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导致施工技术难度越来越大。

其中,我们首要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有效防控结构裂缝。因为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大小小地建筑中,严重威胁建筑质量。这需要我们具体考虑多方建造细节,探讨研究裂缝防治工作。

一、混凝土

建筑工程中的所使用的混凝土一般将水泥作为核心凝胶材料,然后确定比例,拌以水、砂石和相应的参合物,因为核心材料是水泥,更多时候我们也称为水泥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从表面上看,我们只能发现厚度方面的不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从外部可以观察最小截断面,根据建筑规定,当尺寸大于一米,就说明其内部条件已经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这是能够判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条件之一。其次,要考虑水泥因素,包括水泥强度等级、品种和单位用量等。因为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水泥水化产热,则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是,混凝土会因为较大的体积尺寸而变得散热不均且内部散热要更慢,这样一来内外温差过大之下便会导致内部不均匀和一种脆性。所以判断是否是大体积混凝土,我们需要通过准确计算来知道外部环境热量和混凝土内部升温值之间的差值,当这个结果高于二十五摄氏度,说明此时因为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力高于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极限。一旦这个界限被突破,混凝土开裂则不可避免。

三、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1、骨料的选用。主要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所用的碎石尺寸一般在5mm到40mm之间为佳,而细骨料一般选用中砂。同时,含泥量问题也将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拉抗裂能力。我们应严格控制细骨料的含泥量在百分之二左右,而粗骨料含泥量保持在百分之一上下。这是大体积混凝土应该具备的特性之一。

2、针对在以上定义中提到的水化问题,在生产混凝土时,水化热低的水泥是我们第一考虑对象。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所使用的水泥水化热低,且析水性比其它的水泥大,凝结时间更长。

3、还有一些成分方面更具体的特点。比如,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提高粗细骨料和参合料的用量,其中矿渣粉与粉煤粉都是常用且效果很好的参合料。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主要分为生产技术和浇筑技术。生产技术指的是原材料配置技术,即如何选择水泥、参合料、骨料和外加剂等材料来配比生产出合乎规范的、安全的大体积混凝土。关于生产技术,可以根据其各项特点来确定。配置生产得到性能优良的大体积混凝土,不仅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稳定实施,更能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从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接下来详细探讨浇筑技术:

1、全面逐层浇筑。顾名思义,逐层就是要按照顺序来进行浇筑工作,做完一层才能开始下一层。全面则定义了每一层浇筑的程度,在这里,则需要做到将每一层浇筑完全。

2、分段分层浇筑。在各项建筑工程项目中,具体施工情况不尽相同。则采用的浇筑技术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当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厚度不大且混凝土供应采取分散式的方法时,便需要进行分层分段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斜层分段浇筑。这项施工技术是针对混凝土其结构长度远超于厚度的情况。当其达到三倍时,如果混凝土斜面斜度在三分之一之内,便采用斜层分段浇筑技术,由下至上依次进行浇筑工作。

当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后,还需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这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环节。养护的对象具体分为混凝土和成品。首先,在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温,可以用塑料、锯末、薄膜等材料覆盖在混凝土或者是模板上,使内外温差不超出规定的指标,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半个月,同时保持其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其次,对于成品的养护,牢固安装模板后便要保证模板不能被重物冲击,即使是在上面行走也不行,只有经过养护时间的推移,检测到浇筑混凝土达到了一定硬度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并在达标的混凝土上堆放相关材料。

五、结构裂缝的概念

前面已经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构成特点以及施工技术,而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结构裂缝普遍存在。也正因为这些混凝土裂缝,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外观、功能正常使用等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准确定义是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裂缝。因为种种原因,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裂缝,也就是说,裂缝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其中,据有关资料统计,有四分之一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生产混凝土时材料选择不当、配比不合理,还有建筑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探究分析如何如何减少可见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

六、裂缝问题的由来

1、水热化的影响。水泥与水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而散热又远远慢于表层,较大的内外温差使得内外部压强差异过大,这种温差应力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2、在使用混凝土时,即使还没有开始承重,因为收缩特性的存在,大体积混凝土也会干缩导致裂缝出现。

3、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一般混凝土开裂的位置都存在钢筋锈蚀的现象。这会严重破坏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导致开裂。

4、除了以上三点,还存在着荷载、次应力的影响,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楼板的物理性反应、混凝土的徐变以及体积稳定性等原因。

七、裂缝防治

1、施工之前,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一定要确定施工方案的正确性。

2、严格按照规定配比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选取以及配置工作,做好原材料控制。

3、注意改进施工方法,在实际生产建筑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比如优化浇筑、振捣技术。

4、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同时要注意结构复查审核。

八、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为了国家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提高施工技术来保证建筑质量。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也能有效保障工期和有关建筑资源。所以施工过程需要按照建筑规范严格检测每一道环节,使之达到标准。裂缝控制也始终是施工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要采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法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分析结构裂缝问题,尽量减少裂缝,建造出质量更好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参考文献

[1]顾思阳.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3-4.

[2]郑航.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7,(17):81+83.

[3]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309-310.

[4]薛泽龙.建筑工程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之我见[J].福建建材,2014,(02):79-80.

论文作者:韩竞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控制论文_韩竞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