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案例分析报告论文_夏雪梅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案例分析报告论文_夏雪梅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0)

【摘要】本文是一篇对某大学一名大一女生适应不良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报告。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求助者的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咨询过程中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八次咨询,求助者的适应不良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239-03

1.一般资料

张某,女,汉族,19岁,某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康复医学专业。身高1.60左右,体重50公斤,体态正常,仪表整洁,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独生女,未婚,父母原是企业工人,后下岗在老家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庭和睦。性格内向,人际关系一般,但有几个知心朋友,对集体活动兴趣不大,除看书外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母亲孕期无异常,顺产,从小与父母亲一起成长,由于父母经商原因,经常随父母辗转于周边各个县城,初中后定居于老家县城。由于是家中的独生女且性格又是乖乖女型,深受父母喜爱,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父母期望很高,希望她以后有出息,能有安稳的生活,让她以后当医生,所以求助者也就报考了医学院校。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焦虑、情绪低落、入睡困难一月余。

个人陈述: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还是挺憧憬大学生活的,至少不用像高中一样那么苦那么累,终于可以解放了,也积极的参加了班干部的竞选,当选为学习委员。可越来越发现上大学没有意思,考试什么的都是靠记忆,就像上次的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谁记忆好谁的分数就高,真没意思,真倒霉的是上次考试的前几天我发烧了在医院打点滴,根本就没精神看书,所以考试才考62分,差点就没及格了,很多同学应该都会认为我成绩不太好觉得我没资格当学习委员吧!最近一个月以来情绪低落,晚上也睡不着觉,脑袋里面老想着很多事,就算睡着也睡的不安稳。宿舍一共有四个人,但彼此之间交流很少,一个舍友参加了学院外联部,天天是往外跑,拉赞助什么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另一个正在热恋中,每天和她男朋友视频聊天到很晚,有的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也被她吵醒,很心烦,因为这事我们还发生过口角,有些不愉快的经历;还有一个舍友是沉迷于小说的世界,天天就窝在宿舍看小说,真是看不惯的懒散,宿舍情况也就这样,更别谈有什么宿舍活动的呢,连宿舍关系都处理不好,那就更别谈其他的关系了,肯定会更糟糕。刚开始还会和老乡去散散步,聊聊天,可是后面觉得说太多也没意思,所以也就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了,对上课也有排斥的心理,本来专业就是父母选择的,自己对本专业的课程不太感兴趣,上课的质量也不高,学习没有动力。有时候觉得读大学真的很没有意思,非常怀念自己高中的时候,虽然很苦很累,但是至少很充实,现在自己这样天天也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根本也就没什么价值,什么都做不了,大学四年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老乡建议我来看心理医生,我也就来了,希望您能帮帮我。

3.观察与他人反应

3.1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年貌相符,身体发育正常,衣着整洁得体,衣服发型都比较朴素,性格比较恬静随和。没有打扮修饰,比较随意,皮肤略显苍白,眼袋明显,感觉睡眠不足,精神非常沮丧。语言表达功能良好,说话声音略小,思路比较清晰,层次条理清楚。在感知觉等认知方面,求助者的状态正常;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在情绪情感方面,表情略沉重,语调较低,说到某个问题时会比较激动,马上又能控制情绪,在提到期中考试及学习委员职责的时候略显焦虑,很无奈,想哭的表情。在意志行为方面,求助者有自控能力,言行均一致。人格方面,求助者精神活动协调统一,相对稳定;无幻觉,妄想等症状。在躯体方面,无躯体异常感觉,求助者自述身体健康。

3.2 他人的反应

据陪同求助者同来的老乡描述,求助者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做事也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刚来大学时候她们经常一起去逛校园,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不过医学院校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后来也就比较少一起出去玩了。很多次求助者都跟老乡抱怨:宿舍问题、学习问题、班级问题等等,她又不想让父母知道,怕父母担心。感觉最近求助者情绪很低落,学习也没心思,好几次约她去学校走走都被求助者拒绝。看到她这样的情况,老乡也很着急,通过学姐的介绍,老乡建议求助者来学校心理咨询室找老师。因为求助者要求暂时不想让别人知道,考虑到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及尊重求助者个人意愿,所以没有向其家长及其学院相关老师沟通和搜集有关信息。

3.3 心理测验

向求助者说明了心理测验的作用和意义后,经求助者同意,给求助者做了SDS和SAS两项心理测验:

(1)SDS:总粗分45,标准分56。说明其可能存在轻度抑郁。

(2)SAS:总粗分42,标准分53。说明其可能存在轻度焦虑。

以上测验分数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加以解释。

4.评估与诊断

4.1 评估

求助者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导致情绪低落,很难找到成就感和优越感。需要帮助求助者制定计划,采取实际行动,从抑郁、灰心、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做事和解决问题中去,重新建立信心。因此,求助者的问题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4.2 诊断及诊断依据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求助者出现的焦虑、失眠等症状均和遇到的现实事件(考试考砸、宿舍关系紧张)有关,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是一致的;知、情、意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主动求医,有自知力,并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2)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以及相应的躯体症状都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且为近期发生,持续时间为一个月,不超过两个月,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情绪反应在理性控制下,并没有严重破坏社会功能,能继续的生活,学习,也没有出现泛化现象。

根据上述几点,诊断张某的问题为一般心理问题。

4.3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出现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诱因,情绪反应也与其所处的现实情境相符合;知情意协调一致,其对人和事的认知与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相吻合;人格稳定,没有出现反常的人格特点。同时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2)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由于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由现实生活事件激发,与现实处境相符且具有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的焦虑、失眠等症状是由现实生活重要事件——考试考砸、宿舍关系紧张等引起,且近期发生,自始至终不良情绪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为一个月,不良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且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能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与躯体障碍相鉴别:求助者身体健康,经医院体检无躯体疾病,可排除躯体障碍。

5.原因分析

从生物学因素的角度看,求助者为女性,适应能力较差且内心敏感。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由于家庭经常搬迁,形成不安全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紧张、焦虑;求助者的父母希望求助者将来有出息,对其期望高;刚离开熟悉的高中生活,不能够及时、良好地适应大学环境,无法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没有把想法及时和别人沟通。从心理因素的角度来看,在认知上出现偏差,产生不合理信念,认为自己考试不好同学就会看不起自己,自己就没有资格当学习委员,因而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因此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人格特点上容易焦虑急躁,缺乏韧性。

6.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6.1 咨询目标

根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双方能接受的具体、可行、积极、可评估、多层统一、属于心理学性质的咨询目标。

6.2 具体目标

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睡眠困难的情况有所改善。恢复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处理目前遇到的问题;纠正自己对生活无能为力的错误认知,加强和家长、老师、同学的交流,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整对大学生活、同学相处的认知,掌握一定方式方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6.3 最终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缓解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能面对和克服。

6.4 咨询方案

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基本可对求助者做出初步的诊断,并分析其产生的症状的原因,和求助者讨论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促进求助者问题的解决。

合理情绪治疗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合理的信念有3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在咨询方案制定中,除向求助者介绍本次咨询所运用的咨询技巧及相关原理以外,还介绍了保密原则,并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让求助者充分了解咨询师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资质问题,要求求助者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的时间,经协商双方决定周二上午九点开始咨询,每次咨询50分钟,要求遵守约定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让求助者明确咨询机构的相关收费标准。

7.咨询过程

本次咨询共进行八次,一到五次每周一次,第六到八次每个月一次。咨询阶段大致分为:①诊断阶段;②领悟阶段;③修通阶段;④再教育阶段。

7.1 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心理测验法、倾听、共情、情感反应、具体化等。

过程:通过积极关注、共情、情感反应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耐心倾听求助者的倾诉,让其把积压的苦闷充分的宣泄出来,排解负性情绪。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里矛盾及改变意愿。完成了SDS、SAS的测验,同时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分析。确定咨询目标,和求助者解释说明拟采用的咨询方案并向求助者简介合理情绪疗法原理。

7.2 领悟阶段(第二、三次咨询)

目标:在巩固咨询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她的情绪问题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方法:鼓励、具体化、参与性概述等。

过程:使求助者认识到是不合理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和求助者共同探讨ABC形成过程,理清求助者的情绪表现和不适行为。诱发事件A:(1)期中考试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不理想。(2)和舍友发生口角,舍友之间交流少,人际关系较紧张。不合理信念B:(1)作为学习委员考试考不好,真丢人。(2)宿舍关系都处不好其他关系就更处理不好了,我真没用。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为:焦虑、抑郁的情绪、睡眠不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使求助者认识到只有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同时也使求助者明确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和反应负有责任。

在进一步的寻求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后,首先要使求助者认识到是绝对化的要求和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引起了她现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及失眠的症状,而不是考试考砸和宿舍关系紧张导致的问题。

经过本次咨询,求助者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据求助者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焦虑,心情也变得轻松。

7.3 修通阶段(第四、五次咨询)

目标: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家庭作业。

过程:对最近情况进行反馈,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寻找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失眠等症状是由绝对化要求和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的。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通过逻辑推理、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等技术与求助者进行辩论、启发与引导,最后帮求助者建立合理的信念而舍弃或修正不合理信念。

据求助者反馈,情绪反应降低,睡眠也有所好转;为了进一步解决求助者的问题,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修通。

对于求助者绝对化要求和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通过修通,基本能舍弃,但需进一步的巩固。经和求助者商量决定下次咨询时间在一个月后。

给求助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填写RET自助表,使其把注意力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最终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7.4 再教育阶段(第六-八次咨询)

目标:巩固咨询效果,增强良好的认知习惯,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法、生活指导训练。

过程:据求助者反馈,已不再过度焦虑,抑郁的情绪也得到改善,睡眠基本正常。SDS测验:总粗分35,标准分44,说明没有抑郁;SAS 测验:粗分36,标准分45 分,提示没有焦虑,具体目标基本实现。在对求助者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本次咨询取得的成果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应对生活中的其他挫折和负性事件,从而减少她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给予求助者必要的生活指导训练。做好咨询回顾和总结,结束咨询。

经评估,具体目标基本实现,为了求助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缓解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予求助者一定的生活指导训练,比如说为了让求助者拓展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求助者积极的参加学校社团,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解决。

经过三个月对求助者日常生活的指导训练,求助者在实际的行动中能很好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能积极面对和克服,基本实现了长期的目标。鉴于问题的解决,目标的实现,和求助者协商决定结束咨询。

8.咨询效果评估

8.1张某的自我感受

焦虑情绪已经消失,情绪体验良好,睡眠已经恢复正常。正常的上课,遇到学习中的问题能够和任课老师交流,对专业的学习不再反感,对其中的某些课程逐渐地有兴趣。和寝室同学能够友好相处,适当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心情比较愉快。担任学习委员的职务越来越有信心,通过组织有趣的活动以不同形式带动大家学习,感受到了愉快的情绪,感受到了成就感。

8.2 心理测验结果

SDS总粗分35,标准分44;SAS总粗分36,标准分45。结合其临床症状的表现,可以确定其抑郁和焦虑情绪基本消失,心理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8.3 心理咨询师评估

求助者情绪看上去已基本稳定,睡眠佳,错误认知得到改善,建立了合理的信念,以正常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正朝着自己的目标积极进取。经历这次事情后,求助者变得比较乐观和开朗,并能比较理性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负性事件。

8.4 老乡的评估

张某近来的改变很大,变得开朗起来,我们一起经常讨论学习生活中的事情,并且还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8.5 回访评估

咨询结束半年后,通过电话对求助者进行了回访。据求助者描述学习生活都很顺利,和同学相处的也很融洽,遇到事情能用很合理客观的思维来面对,表明咨询是有效的。

9.咨询小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较全面地分析了求助者的情况,针对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了求助者因不良认知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取得了较满意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基本知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市出版、民族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2版、2012年7月北京第21次印刷.

[2]郭念峰主编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市出版、民族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2版。2012年7月第23次印刷.

[3]郭念峰主编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北京市出版、民族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2版。2012年7月第16次印刷.

论文作者:夏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案例分析报告论文_夏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