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论文_吴远松

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论文_吴远松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湖北宜都 4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及探讨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 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 年3 月~2014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年龄段的60 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炎性介质与TAC 水平进行分别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AC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白内障分期患者的检测结果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 均<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 水平呈现明显的异常,且白内障的分期对其的影响也较大。

关键词:白内障;血清;炎性介质;TAC;变化

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病,本类患者的晶状体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表现出蛋白质变性的情况,呈现浑浊状,另外,机体中较多检测指标也随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对于这些指标及其波动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本文中我们即就血清炎性介质及TAC 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3 月~2014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年龄段的60 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的60 名健康者中,男性35 名,女性25 名,年龄46~78 岁,平均年龄(62.3±6.9)岁。观察组的60 例白内障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62.2±6.8)岁,疾病分期:初始期13 例,肿胀期16 例,成熟期17 例,过熟期14例。两组研究对象的男女所占比例和平均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血4.0ml 进行检测,空腹血均为外周静脉血,于采集后的30min 内送检,且均采用ELISA 法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炎性介质(IL-1β、IL-6 及TNF-α),另检测患者的血清TAC 水平。然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炎性介质与TAC 水平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同时比较白内障患者中初始期、肿胀期、成熟期及过熟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年龄、血清炎性介质及TAC 水平均为计量资料,而男女所占比例则为计数资料,上述两类数据均以软件包SAS5.0分别进行t 检验与卡方检验处理,且均以P<0.05 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 水平分别为(1.25±0.22)pg/ml、(3.56±0.48)pg/ml、(0.64±0.11)ng/ml 及(14.25±1.59)kU/L,观察组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 水平分别为(3.56±0.57)pg/ml、(8.95±0.65)pg/ml、(1.98±0.22)ng/ml 及(8.46±0.76)kU/L。

观察组中初始期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水平分别为(1.46±0.26)pg/ml、(4.20±0.52)pg/ml、(1.12±0.15)ng/ml 及(12.10±1.33)kU/L,肿胀期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 水平分别为(2.90±0.39)pg/ml、(6.59±0.58)pg/ml、(1.84±0.19)ng/ml 及(10.01±0.95)kU/L,成熟期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 水平分别为(4.15±0.58)pg/ml、(9.10±0.72)pg/ml、(2.78±0.24)ng/ml 及(7.21±0.82)kU/L,过熟期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及TAC 水平分别为(5.45±0.61)pg/ml、(11.46±0.79)pg/ml、(4.15±0.33)ng/ml 及(5.15±0.68)kU/L。

观察组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AC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白内障分期患者的检测结果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 均<0.05。

3 讨论

白内障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状态的常见眼科疾病,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浑浊有关,而在此过程中,机体的较多与之相关的血液指标也呈现出异常的状态。有研究认为,此类患者的晶状体变化的过程中其氧化应激能力的异常是重要的一个方面[2-3],而TAC 作为有效反应氧化应激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变化研究极为必要。另外,炎性介质是在较多疾病患者中变化较为明显的指标,近年来关于炎性介质在此类患者中的变化研究相对多见[4],但是对于其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变化研究仍十分不足。本文中我们即就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 水平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其较健康人群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状态,血清炎性介质指标均呈现高表达状态,而TAC 的血清表达水平则明显更低,且不同分期患者的差异也较为明显,故认为对此类患者进行检测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梁明.白内障患者房水及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3):418-420,423.

[2]黄煜,郭海科,孟倩丽.氧化应激机制在眼科疾病研究中的新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2,32(1):91-94.

[3]Rautiainen S,Lindblad BE,Morgenstern R,et al.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diet and risk of age-related cataract: a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of women[J]. JAMA Ophthalmol,2014,132(3):247-252.

[4]褚俏梅,李方都,张树芬,等.糖尿病性白内障房水中细胞因子IGF-1、bFGF 和IL-6 的含量测定[J].眼科新进展,2010,30(6):531-533.

论文作者:吴远松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白内障患者血清炎性介质及TAC论文_吴远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