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新技术创造特区新优势_科技论文

依托高新技术创造特区新优势_科技论文

依靠高新技术增创特区新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论文,特区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深圳特区的建设进入了第二个10年的创业时期,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创特区新优势。198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5%,到1994年,增加到139.2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2%。6年间,深圳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倍,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则增长了30倍。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是一个资源贫乏,空间有限的城市,进入90年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第三产业为支柱”的发展经济战略目标,并适时制定了高新技术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投资指南,引导国内外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在发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中,我们始终树立大科技的观念,建立科技部门“领唱”相关部门“合唱”的新型集成关系,从而驱动政府机器的整体运作。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了全方位、多层次、一条龙的服务方式。全方位,就是不论企业性质,只要符合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都给予认定,享受优惠政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针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一客观规律,我市还先后制定了高新技术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群三个层次的认定办法,形成了共同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龙头、企业为主体、银行为后盾,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从而带动了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促进了科技迅猛发展。

1991年,我市制定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下发后,政府的科技三项费用由1991年的几百万元增加到今年的600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近1%。此外银行还每年拨出5000万元科技专项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政府还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安排股票上市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筹集社会资金;积极推动银行通过买方信贷方式、成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多种途径,为企业融资。几年来,市政府通过市投资管理公司直接参与投资,追加股本金等注入形式,先后支持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激光视听等一批重大高技术项目,带动了企业对发展高新技术的投入。

发挥人才优势,为科技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特区建立以来,深圳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2万多人,其中科技人员占了七成。现在每天来深圳人才市场求职的达3万多人次。为适应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市政府还先后从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00多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2000多人。为吸引海外学子到深圳工作,市政府不仅制定了留学生来深工作的优惠政策规定,主要领导还亲自率团赴美招聘中国留学生,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为使科技人员在技术贸易中的咨询服务合法化、规范化,我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技术经纪行规定》;为激励企业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开发的积极性,我市制定了有关办法,规定企业从研究开发的新产品税后利润中,可以连续三年提取不超10%的比例,奖励给直接从事新产品研究开发人员;为适应深圳近年来无形资产入股和转让,以及国内技术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市成立了全国首家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法规;为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发展民间科技企业,市政府进一步放宽政策,规范管理,逐项落实民科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因此,深圳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科技人员,形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大军。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同时,我们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武装第三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为在本世纪末,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南方的信息、金融、交通、商贸四个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而努力奋斗。

标签:;  ;  

依托高新技术创造特区新优势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