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莫海燕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莫海燕

广西省河池市气象局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自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河池市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时效性、数据上传频次和数据信息量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地面气象观测中通常会有异常数据问题出现,严重阻碍着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分重点分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处理。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异常数据;分析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也得到了提升,地面气象观测也逐渐朝着准确度高、科技含量高的自动化观测技术发展,为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工作提供了精确较高的气象要素数据信息。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河池市气象局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内容,对本站内的观测业务进行了改革调整。自改革调整后,河池市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得到了明显增强,但是在实际的观测工作中,因外界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极易造成观测数据异常,不利于气象科研和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所以,加大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异常数据出现原因

1.1观测仪器设备自身故障

在开展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若观测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将会降低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水平,进而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例如,深层地温传感器自身性能不稳定,将会使深层地温观测数据出现间断性跳跃,降低了地温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应第一时间对深层地温传感器进行更换;台站内的线缆出现破损或者开裂;连接数据线和传感器之间的接口生锈或者是松动,也会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产生影响;台站内的网络线缆出现故障问题将会阻碍了观测数据资料的正常传输,降低了观测数据质量。如果是观测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使得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或缺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水平,观测人员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故障部位,应认真排查。

1.2观测人员操作错误

自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若观测人员对业务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误删或者是误格式化等都会时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在修改计算机参数或者是测报软件升级时,如果没有进行备份,在业务计算机停机或者异常关机时都会使观测数据异常。除此之外,在重装计算机系统后,观测人员的粗心大意也会格式化硬盘或者是删除分区,进而使观测数据异常,这些都需要引起观测人员的注意。

1.3台站选址

在台站选址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的实际,还要考虑到台站安装的过程中是否会对气象观测数据质量产生影响。台站选址时应在空旷地带处,且四周没有高大的树木或者建筑物,避免因温度、湿度等小气候环境发生变化降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

2、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

2.1降水停止后,仍有降水记录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当降水天气结束后仍旧可以观测到降水量数据信息,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日常对观测仪器操作或者维护不当造成。在这种情况出现后,需要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查找原因,之后采取正确方法解决。如果观测数据是滞后降水,则可能是剩余雨水出现在降水传感器翻斗内,使得台站中有0.1~0.3mm的降水记录。在日常值班过程中,如果降水停止后的2h内记录有少量降水,可以将滞后降水记录到降水停止的1min内;若滞后降水在降水停止的2h后,可以直接删除滞后降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滞后降水出现在夜间不值班期间,观测人员又不能准确判定降水出现时间,可以将其看做是正确数据,维持原有记录不变;如果因观测仪器设备维护或者操作不当造成数据异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异常降水进行缺测或者是无降水天气处理。

2.2蒸发量数据缺测

夏季,河池市极易出现强降水天气,进而使蒸发量观测数据出现缺测或者异常情况,此时可以根据日蒸发量偏差值=(1-日观测蒸发量/历年蒸发平均值)*100%计算公式,若测出的日蒸发量误差值在10%以内,蒸发量数据相对较高,具有可用性;若测出的日蒸发量误差在10~20%之间,此时的蒸发量数据相对较低,可以使用;若误差超过20%,蒸发量数据就没有了可用性,应根据缺测进行处理。在解决蒸发量数据缺测时,如果缺测数据在1h内,则缺测的蒸发量数据可以选择上个整点和下个整点时刻的数据替代;若超过1h,则应对该日蒸发量数据进行缺测;若台站内有人工观测站,可以用人工站替代缺测的蒸发量数据。

2.3能见度数据异常

能见度观测数据异常可能会造成设备故障,若能见度观测仪器设备故障或者是数据异常,需要对非定时观测时次的正点数据中的所有能见度数据根据缺测处理;而定时观测时次的能见度数据需要进行人工补测,并将人工观测值储存到Z文件CW段能见度和VV段10min平均能见度,其他VV段的自动能见度数据均根据缺测处理;若A文件中使用了人工观测值,需要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

2.4正点长Z文件内容异常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地面气象软件会将当天自动存储的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在正点时刻传输到数据传输科,由数据传输科统一保存和管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但是,在地面气象测报软件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正点时刻保存的长Z文件与实际内容不符的情况出现,保存的正点长Z文件是之前保存的,不利于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此时可以对业务计算机系统进行重装,就能解决正点长Z文件内容异常问题。

3、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对策

3.1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

工作人员应做好观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特别是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及时检查新型自动气象站内采集器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对每个观测仪器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熟练掌握,并做好定期清理,确保观测仪器设备表面清洁、干净。良好的运行环境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处理,防止因数据异常影响测报质量。另外,还要做好台站内供电系统、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等日常维护。夏季值班时加强直击雷防护,定期检查防雷装置效果。

3.2加强业务培训学习

自河池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需要增加的新的观测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为了增强地面气象测报质量,需要第一时间落实新的业务操作规范,确保观测人员对新技能进行熟练掌握,充分发挥出台站中最佳人机配合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在原有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方面,将实践考核及经验交流总结工作做好,确保业务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要点;在安排岗位时可以根据业务人员的考核成绩,发挥出每个业务人员的优势,不仅培养了尖端科技人员,还能提升地面气象测报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海燕,刘志虹,欧茜怡,等.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测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及处理[J].科技展望,2015(36):136.

[2]罗植荣.业务改革后地面测报工作中异常数据的处理[J].农业与技术,2013(12):204.

作者简介:

莫海燕(1972-)女,壮族,广西省河池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探测工作。

论文作者:莫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异常数据问题分析论文_莫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