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抄核的电费抄核收新模式探讨论文_刘晓静

基于智能抄核的电费抄核收新模式探讨论文_刘晓静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 河南鹤壁 45803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费抄核的方式也逐渐地趋于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其通过对电表信息的整合应用,以实现电力费抄核收账全流程业务的自动流转。“智能自动化”的理念与国家电力市场化发展的现行政策规则逐渐吻合。因此,智能抄核模式在低压客户中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费抄核;新模式;智能抄核

引言

当今社会,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因而在电的供给过程中,电费抄核收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过去,电费抄核收工作是由分散人工来进行的,工作量较大,费时较长,且效率偏低。现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费抄核收工作实现了集中智能的转型,其智能化的“集抄集收”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费抄核收的工作量,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电费抄核收工作的一次巨大转型升级。目前,电费抄核收工作的智能化模式尚不成熟,针对当前“集抄集收”的推行成效进行更有效措施的探索,才能不断促进电费抄核收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电力企业抄核收管理的现状

1.1抄表方面出现问题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市场化运营最前沿,电费抄核收账业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双方市场化交易合法权益的保障及对用户服务承诺的兑现。传统的人工对照纸质的业务规则判断与处理业务存在着作业效率低下,失误频发,服务效应低下的弊端,已不能满足电力市场需求侧、客户对电力服务的需求,供给侧规范运营的要求。在抄表管理这一环节中经常出现缺位的现象,以前的人工抄表受主客观影响大,但在实际中对这关的把握并不是很好,主观上,工作人员经常发生漏抄和数据丢失的现象,少数工作人员抄表时甚至会现估抄,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无论是对供电公司还是对用户。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抄表技术落后,数据统计不精确等。同时当发生一些事故比如说用户的计量表没有封铅、计量箱的门受到损坏等现象,没有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上面这些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问题,而就是这些问题会使抄表时的信息发生错误,有时还会出现较大的误差,给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坏处,直接会对后面的工作产生影响。

1.2数据核算系统的问题

数据核算系统间的数据核对效率不高,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将营销系统和财务管控系统联系起来,两个部门只能每个月进行凭证录入和银行对账工作,财务部门在月末对应收、实收电费进行一次手工核算,如果有差异,也只能通过营销系统在下个月按用户进行差错原因的查找和差错调整。由于用户数量非常庞大,差错查找耗时很长,造成对账效率很低。

1.3电费对账方面出现问题

电费对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由供电公司的特定班组负责的,相关的电费销账和制作统计营销报表是由供电所和客户服务中心共同负责然后一起完成的,剩下的财务部负责对相关的电费账务进行处理。这两个部门的管理系统是各自独立的,所以财务部和客户服务中心只能每月通过手工对一次账,而且核对的数量比较大大,同时时间又相对滞后。

对账系统间的数据处理不同步电费管理的基础工作就是使营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的电费数据保持一致,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对各电网企业的基本要求。两个系统既然相互独立,就很可能出现数据处理不同步的现象。比如说用户通过POS机交纳电费以后,营销系统就会及时销账,但是由于POS机无法当天到账期的影响,电费无法同步到账,因此财务管控系统不能实现同步入账。一系列系统间的数据处理不同步,都会造成营销和财务系统的电费数据不统一,同时也将影响财务控管系统对营销数据的实时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构建电费抄核收一体化智能作业新模式

2.1完善核算智能抄核校验规则库,推广应用新作业模式

建立了包含电量监测、电价电费政策、电费异常、系统档案逻辑关系等四大类共计44小项的三级智能抄核校验规则库,分别为核算强约束部分、核算预警部分、审核结果波动校验部分和业务变更主动拆分部分,并植入在全自动流程电量电费审核环节。一级校验是在核算审核环节植入“强约束”条件,条件涉及基本电费、变损、峰谷电价、力调电费等四个方面24项字段检索条件,由系统智能研判,不符合规则的自动拆分回退修正,直至修正后经过系统智能校验方能发行;二级校验是在核算审核环节植入“预警”条件20个,对可能存在异常的用户给予预警并发起异常核实处理工单。三级校验是在核算审核环节植入“提示”功能,对存在业务变更工单的用户,在审核的界面用彩色背景展示,让核算审核人员可直观发现,重点审核,避免出手差错的产生。

2.2核算智能化

一是实现电费核算流程的全面优化。在电能量、电费审核环节上,依托营销系统,结合客户实际配置具体核算规划,强制设置电能量、电费突变等异常问题的审核条件,由系统自动筛选出异常客户,对异常问题进行初审后,再派发供电所进行逐户核对,并在规定时限内反馈处理完毕;实施电费异常问题二次复核,由用电检查班对当月异常问题进行监督性抽查,确保异常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使核算管理规范率达到 100%。二是实现业务流程的统一流转。实施营销业务流程集中管理,将核算机制拓展到新装增容、变更用电、计量装置更换等各项流程中,确保了业务环节中计价方式、计费参数配置正确。

2.3 改进抄表技术,提高抄表效率

集中抄表刚开始期间,由于抄表员业务不熟练,并且在使用抄表机抄表时必须搬梯子登高方可完成对电子标签的扫描和表数的读取,抄表员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体力劳动和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抄表的效率和准确率。如何对抄表机进行改进,.实现不用登高即可对电子标签扫描和读取表数呢?抄表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结合有关生产抄表器的厂家,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经过技术改造的抄表机和抄表器进行组合,不仅实现了不用登梯子即可完成对电子标签扫描和表计读取的目的,同时极大减轻了抄表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抄表的效率和准确率,该项技术成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

2.4 确保集抄终端安装质量

集抄终端安装质量和水平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低压集抄系统的运行,对此就要加大对其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实际的设备安装操作应该切实根据集抄系统的相关规范、规定等来展开,其中要重点把握好一些关键设备,例如:SIM卡、通讯模块等的安装,安装要高效、精准、稳固,必须深入核查各个部件间是否紧密、牢固地接触,要确保安装达到合格标准。当发现安装操作中有安装规范时常问题时,则要重新安装,如果出现了故障,则要认真检查、锁定故障的位置,再针对性地加以补救,重新定位安装部位。而且有必要创建科学的低压集抄终端安装监控系统,要提高安装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职业水平,而且要对其进行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专业、认真、负责地完成设备安装工作。

结束语

电费抄核收工作的转型,实现了电费抄核收工作由分散人工到集中智能的转变升级,使电费抄核收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广大用电户带来方便。目前,电费抄核收工作的智能化模式尚不成熟,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水平对当前“集抄集收”不断进行更有效的探索,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电费抄核收工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符娅娅,刘映兰.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工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36-37.

[2]孙雄飞.如何创新供电企业的电费抄核收工作[J].科技与创新,2014(16):88-89.

[3]张志,李斌勤.远程集中抄表系统[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29-33.

论文作者:刘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3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抄核的电费抄核收新模式探讨论文_刘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