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网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网超负荷运行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改造工作,由于当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影响电网正常化供应,因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是在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的远程遥控。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仅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还必须满足以下多个方面:①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当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顺利运行时,不仅要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应提高其可靠性。③对电力运行系统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将收集到的结果反馈出来,为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所以,在电力工程的具体施工环节,还必须对电网的运行设备以及运行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处理好,进而确保设备的顺利运行。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可控性高
目前,各种电力系统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电力市场的规模空前增大,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控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电力系统的输电、发电、变电以及配电等,无一不利用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发电厂以及各大变电站的周围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形成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对电力系统的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维护方便
电力系统的维护是整个系统的难点,由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不够成熟,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信心处理,使电力系统维护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网上监督,提高维护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2.3信息技术先进
电力系统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由于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的重要方式,所以将电力系统信息化处理,使电力系统管理更加便捷,能够及时的根据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的故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3.1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1)主站的建立
建设主站的目的主要是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系统可以顺利与互联网的密切联系。现阶段,我国一般通过以太网来建设主站,操作过程:第一,对主机的工作站展开科学地设置,第二,配备相关的网络服务器与前置机。在进行双机切换的设置过程中,关键性的操作就是和前置机的智能接口形成较好的配合,并连接相关的调制调节设备。总之,务要选择恰当的网络形式。现如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形式呈现多元化特征。所以,在实现选择网络时,还需考虑系统的性能特征,以确保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此外,还需根据网络的传输情况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以确保信息快速传输的安全性,因此,应用多重连接的形式已成为电力调度系统的重要特征。
(2)组网的建设
组网的建设主要是围绕提升网络信息的准确性与效率进行的,其最后的目标也是有效提升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在实际建设组网的时候,创设广域网的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调度情况完成,并确立科学的方案控制数据连接的技术,以满足用户对数据的需求,要把数据库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转换,变为用户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形式。另外,对于特殊的用户需求,还需要进行数显,以便有效结合内、外部的资源明确系统应用兼容的字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便于用户对数据库里的信息直接进行读写,应当有效规范数据库的类型,进而确保数据信息的持续性、有效性。其好处在于可以方便各种数据库间的数据进行交流,为应用程序的迅速运转与转换带来保障,注意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需要抓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3.2在配电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当中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我国电力领域供电质量与供电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网络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电网改造建设等方面,在科学技术以及电网改造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使用可以确保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站的光线终端、主站以及子站之间的三层结构更加稳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支持下,电力系统配电网络将能实现高效便捷的通信传输,并且系统当中的自动化功能也能达到更高的使用效果。
3.3在变电系统当中的应用
结合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二次设备进行监控与测量处理,可以确保我国电力领域当中的变电系统实现优化组合排列和设计。例如,我国某地区的电力企业通过在变电系统当中应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构建出一种可以用于测量、监控和协调的综合性变电网络管理系统,将变电系统当中各运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操作信息进行收集和整合,实现对变电系统的高效管理,提高了当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4.1视觉信息
视觉信息技术运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够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远程监控系统功能,促使系统达到自动化水平。根据电力自动化应用需求来看,未来将会朝着在线监控、无人操作两个方面,如监测各路电气开关情况等,以此来节省更多人力和物力。
4.2完善计算机功能挖掘
计算机技术在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系统为基础,借助服务器完成对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保证二者之间工作有效性。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将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改进电磁兼容问题,解决电子干扰问题,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二是模糊与审计技术,应用到系统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完善无人操纵和自动控制目标。
4.3 DMS系统的建立
DMS系统的建立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对DMS系统的利用对其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促进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降低各类故障发生的概率,让整个电力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运行。共享数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关键,它能够实现保护功能与监控功能的统一化。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发展,网络与计算机正在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普及,这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多类型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自身会面临一次变革,其智能性会因此而逐渐增强,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保障。
4.4以太网技术应用
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以太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对于以太网技术来说,共享性比较强,这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该系统来系统性的分析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增强问题处理效果。总的来说,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加强对以太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其自动化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5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一方面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效,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别关键,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邵叶青.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探讨[J].科研,2015(11):131-131
[2]王学.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及改进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349.
论文作者:秦筱臣,景志高,崔星平,胡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