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到合作:珠海与澳门协调发展研究_横琴论文

从竞争到合作:珠海与澳门协调发展研究_横琴论文

从竞争到协作:珠海与澳门协调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珠海论文,协调发展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全球发展的特征是全球化与地区化平行发展、相互促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许多地方的国家都在搞地区一体化,企图找到某种向心力的框架,能够平衡全球化引发的受利益驱使的离心力量,能够协调公共权力的控制力。从美加自由贸易区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扩展;和标志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生效、欧洲银行的成立及1999年欧元的使用,标志着区域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明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资本的流动范围和机动性不断扩大,对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冲击能力大大提高。城市的发展已不仅仅取决于其在所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而取决于其所带领的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城市与所在地区内其它城市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协作关系将取代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占上风。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发展动力出现新的变化,专业化城市的区位指向更加明显,制造业开始向郊区、乡村地区转移,第三产业成为一般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城市吸引高技术人才的能力,取决于城市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文化、体育和展览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其在部分城市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如日本筑波因世界科技博览会一举成名;法国的嗄纳因嗄纳电影节而成为国际性城市等等不胜枚举。

珠海市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虽在全球发展中不能占有重要作用,但其发展一定要符合全球发展趋势。传统的以第二产业推动的发展模式已无法带动珠海城市进一步的快速增长,必须建立新的、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城市发展模式,才能满足珠海市在新世纪的发展需要。

在珠海的发展过程中,优惠政策的能量已基本释放完毕,必须在政治上、文化上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对外开放的层次,才能使珠海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珠海的发展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珠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市140km。

珠海市全市总面积7555km[2],其中陆地1266km[2],海域6289km[2]。珠海市拥有大小岛屿145个,分布在香港和澳门周围,环岛海岸线长690km。

1997年末,珠海市全市总人口65.4万人,市区人口36.8万人,暂住人口25.2万人。珠海市有华侨港澳同胞33万人。

珠海1979年3月撤县设市,1980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设置珠海经济特区,特区现有面积121km[2]。1983年5 月斗门县划入珠海市,1984年6月,设立香洲区。现珠海市辖香洲区(市区)、 斗门县及万山、三灶、平沙、红旗、珠海港、淇澳、横琴等经济管理区。

珠海市的经济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利用外资方面。1996年,珠海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1.09亿美元。外贸进口总额24.85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24.64亿美元。同年, 珠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7.3亿元,由此可见对外开放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珠海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原有的政策优势逐渐消失,新的发展机制还没有得到确立,城市发展速度下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珠海市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特区优势,以国际会展、国际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2 澳门的发展

澳门的经济发展具有历史的特殊性。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澳门经济开始起飞。 1995年,以当年价格计算,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597亿澳元,人均折算为17600美元,成为东亚经济带新的增长点。

澳门的旅游博彩业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具特色。在现代澳门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首要地位。1993年,澳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800 万人次,为澳门人口的20倍。旅游博彩业是澳门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澳门政府对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征收的专营税税率为30%,各种投注的税率分别为9.5%至15%,彩票的税率为30%,赛马入场卷的税率为30 %。1993年,在百亿财政收入中,仅博彩专营税即占42亿,加上旅游税,两项共占据了政府财政收入的43%。1996年来澳游客达到815万人次。现在,澳门有各种级别的酒店近百家,客房4500多间,其中星级酒店25家,客房数占各类酒店客房数的79%。

澳门旅游娱乐公司1997年的纯收入为37.1亿澳元(约4.64亿美元),比1996年下降了19.9%。其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向政府上交税款增加和香港与内地的游客下降。

澳门自开埠以来即是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港口城市,实行自由港政策之后,澳门经济更是以“大进大出”为其基本特征。1992年,其工业品出口为澳门创汇140亿澳元,工业品的外销率高达95%。1993 ~1995年,澳门出口总值分别为142.36亿澳元、148.35亿澳元和149.13亿澳元。1995年进出口贸易逆差13.53亿澳元。

在交通通讯方面,澳门有“欧洲资讯中心”,可双向传播欧洲与澳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现每天24小时均有客轮往返于港澳之间。1996年澳门机场的全年旅客流量为13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5万吨,处理邮件180吨。澳门当局豁免了30 多个国家的游客入境签证手续。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强烈辐射下,澳门经济在这20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澳门已向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跨出了一大步,形成了以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银行保险业、房地产建筑业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

3 珠海与香港、澳门、深圳的协调发展及建立经济一体化体系。

为实现规模效益,为在全球化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欧洲共同体明显加快了一体化进程。首先是废除边界限制,然后是货币一体化。欧洲国家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条件下不断一体化,而珠海、深圳、香港、澳门是一种文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更应该作好衔接、推进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相互之间的竞争,而是全球性的竞争。

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使用范围小、使用规模小的币种的弱点暴露无疑,为维持港币的稳定,中国政府和香港人民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表1 珠海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

总人口 户籍人口 非农人口 社会消消费 实际利用 接待境外

品零售总额 外资额

旅游人数

年代(万人)

(万人)(万人)(亿元)(亿美元) (万人)

1990 74.7 50.2 21.9 21.8 1.08 37.7

1991 80.9 52.5 25.5 29.6 1.70 46.0

1992 80.8 55.0 27.2 38.7 3.27 44.2

1993 92.0 57.5 30.8 51.7 5.63 43.6

1994 103.060.7 40.6 71.0 7.63 41.9

1995 105.463.2 42.9 80.7 6.81 35.1

1996 104.665.4 44.6 85.7 9.08 37.0

1997 116.967.3 46.2

注:摘自《珠海市统计年鉴》1990~1997年

表2珠海市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续表)

外贸进口

外贸出口全社会固定基本建设

总额

总额资产投资额报资额

年代(亿美元)(亿美元) (亿元)(亿元)

1990 1.604.8912.1

11.0

1991 4.286.9917.0

14.7

1992 6.039.2352.7

45.7

1993 7.48

10.6079.2

53.9

1994 10.96

14.8898.6

73.7

1995 16.87

21.1590.7

56.4

1996 24.85

24.6465.7

41.2

注:摘自《珠海市统计年鉴》1990~1997年在今后的全球竞争中,单一货币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珠海市、深圳市也应积极推进与香港和澳门的一体化进程,作为今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新优势。

珠海与澳门是陆地相连的两个城市,珠海的发展与澳门的发展相互依托,各有所长。但受种种原因的限制,目前珠海与澳门的经济联系与深圳和香港相比并不十分紧密,各自的发展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今后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应创造条件,进一步强化两地的社会、经济联系,合作则双赢。

1998年6月29日,珠海横琴至澳门氹仔的“莲花大桥”正式动工兴建。莲花大桥宽30m,双向六车道,中间设2m的分割带,两旁各设1.5m的人行道,长1400m,是京珠高速公路及105 国道向澳门延伸的公路桥梁,大桥跨越十字门水道,西端连接横琴岛,东端与澳门路环岛和氹仔岛间填海区相接。大桥东临澳门国际机场,北距珠海市区约16km,西南距珠海机场、珠海港分别为43km和50km。大桥总投资2亿元,珠海、澳门政府各出资50%,预计于1999年澳门回归前建成通车。

近年来,澳门为发展本地经济,也开始兴建机场、码头,建设开发区,意图吸引加工工业,改变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从目前的发展思路看,与珠海市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澳门毕竟是珠海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同时,澳门博彩业对大陆游客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珠海与澳门的协调发展仍将是两者关系的主旋律。

珠海与澳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与香港和深圳的协作,发挥集团的力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珠三角地区还提供了香港一半的集装箱货源,使香港得以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港地位。另一方面,随着香港方面成本的提升,未来几年集装箱运输将会逐步向大陆转移,很有可能会与深圳的盐田港形成组合港,珠海市也应利用这一机会,力争与香港、澳门、深圳形成组合港。

从地理上看,香港和澳门实际上是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香港和深圳都属新安县(宝安县的前身),澳门和珠海都是香山县(后改中山县)的一部分;从人文来看,港、澳人口绝大部分从珠三角迁来,都通行粤语。

从经济关系看,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海空交通枢纽;澳门城市比较小,以博彩业为主,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珠海和深圳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在我国沿海开放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表3 澳门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

年代1990年 1991年1992年

1993年

1994年

总人口(人)339510383784 380850

395304403608

本地生产总值 149.93154.91 173.71

182.47189.82

私人消费

54.23 57.59 62.4166.86 70.86

注:《澳门1996》吴志良等编,澳门基金会出版。

表4 珠海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表 万美元

1995年1996年 96年比95年±%

外资来源全市特区全市特区 全市特区

香港 46969

33470

53561 39735 14.018.7

日本

3617

361710281 10281 180 180

澳门

8548

8447 6999

6916 -18.1

-18.1

美国 71 71 5444

54447560.0 7560.0

新加坡 3498

3498 3669

3669

4.9 4.9

荷兰

1279

1279 3425

3425 160.0

160.0

澳大利亚

1420

1420 2244

2244 58.058.0

法国118118 1200

1200 910.0

910.0

台湾298298 1063

1063 250.0

250.0

英国

1390

1390 989989 -28.8

-28.8

总规模68055 5445590184 76905 33.441.2

外商直接 53929 4032960150 46241 11.514.7

对外借款 14100 14100 28076 76905 99.199.1

注:摘自《珠海市统计年鉴》1996年。

从今后的发展看,珠、澳、港、深之间应加快其经济一体化进程,包括使用统一货币,人员、资金的自由流动等等。这将大大地提高这一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而地区内部的竞争对产生发展的影响已降到了从属地位。统一货币,扩大港币的流通量,将有利地提高香港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能力。特别重要的是,目前港币在这四个城市中都可流通,而且汇率直接挂钩。

澳门货币于1906年1月27日正式流通,以1∶5的汇价与葡国币(ESCUDO)直接挂钩,在1977年4月后,澳门币的汇率开始与港币挂钩,目前,港元与澳门元的汇率维持在100港元对103澳门元水平。

澳门的流通货币除澳门元外还有港币和其它货币,而且,在交易额和存款量方面港币都排在首位,澳门币只居于次要地位。据1992年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统计,在澳门流通的货币量(M[,2]=503.75亿元 )中,港币占50.8%,澳门占23.9%,外币占25.3%。此外,在珠海和深圳也可使用港币。

珠海、澳门、香港、深圳应建立一种更紧密的城市合作关系,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包括文化、信息、通讯、旅游、金融、商业服务业市场。如更方便的赴港、澳短期旅游手续、和更低廉的费用;允许港、澳旅行社组织大陆游客赴其他国家旅行;统一货币;统一信息、通讯等服务市场。

珠、深、港、澳之间经济上有一定的互补性。珠海市和深圳市充分利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从港澳(特别是香港)引进大量资金、技术设备,获取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就近接受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与国际市场取得密切联系,从而极大促进经济发展城乡繁荣。而港澳也以珠海与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为直接腹地,不仅就近取得600多万城市居民日不可少的新鲜副食品、淡水、 建筑材料供应,还利用珠三角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土地,约转移了3/4的加工工业;珠三角还提供了香港一半的集装箱货源,使香港得以保持世界第一集装箱港地位。另一方面,随着香港方面成本的提升,未来几年集装箱运输将会逐步向大陆转移,很有可能会与深圳的盐田港形成组合港,珠海市也应利用这一机会,力争与香港、澳门、深圳形成组合港。

去年7月6日,香港新机场启用时,由于电脑系统故障问题,航空货运陷于瘫痪,部分原来飞往香港的货机,选择改道澳门把货物转运目的地。7月11日起,开始有货机转飞澳门机场,到12 日已有八家航空公司43个包机航班申请被批准。

经香港特区政府申请,中央政府批准,深圳黄田机场于7月13 日开始为香港新机场分流货物。在不影响机场正常航班的前提下,深圳机场具有每天分流二三十个航班的能力。

从这次偶然事件中,可以看出香港回归以后,港、深、澳之间的协作关系。今后,这种关系具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珠海也应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港、深、澳之间的协作,建立一种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加强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以往在珠海的区域分析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更多的是强调珠海与澳门的合作,但由于澳门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是很强,产业结构较为特殊,对珠海的辐射能力有限,而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因此,在珠海今后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应以香港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向,强化与香港的经济联系。

珠海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之上,必须实现与香港、深圳、澳门的区域一体化;必须建立在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之上。

4 政策选择

珠海的城市发展与国家赋予珠海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密切相关。在珠海市发展初期,政策优势是珠海市得以超常规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政策从沿海、沿边到向内地的不断扩大,珠海市原有的政策优势正在不断弱化,今后,为建立统一的全国市场体系,国家不可能再给某一个地区直接的经济优惠政策,即使是经济特区也不例外。但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试验场”的政策依然不变,珠海市的发展将更多的依靠“功能性”政策,及选择正确的产业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

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已基本完毕,即使再给优惠政策,也很难引起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地区之间的竞争已从低成本的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珠海市的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政策组合,增创新优势。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也应从优惠性政策向功能性政策转变。

进一步实施新的特殊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建立与香港、澳门和深圳经济一体化的某种机制。

制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表5 1996年珠海市对外出口额统计表万美元

出口地区 合计 贸易出口 三资企业出口

香港 159528 36281133247

澳门 17908

5532 12376

日本 16996

2211 14785

荷兰 14723

1016 13707

美国

7572

1957 5615

德国

1617

1364

253

法国

1445715

730

南朝鲜 1394652

742

台湾

1388

1171

217

新加坡 1152429

723

总规模 246409(来料加工15914)56567 173928

注:资料来源:《珠海市统计年鉴1997》

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内地的投资,鼓励与内地的合作。

坚持科技兴市的政策,改革科技投资体制,建立投资风险基金,逐步使社会资金和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巴劳报告指出:产业成长的类型,或产业是否成长,取决于所谓的“结构效果”(STRUCTURAL EFFECT)。即繁荣的地区, 几乎全部可以用比较有利的产业结构来解释,换言之,他们的区域经济是由发展中的产业所支配。由这些产业的全国增长率,即可预测该地区的成长;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产业在这些区域内的扩展并不比其它区域内的扩展快速。而经济衰退的地区,将继续衰落下去,因为它们的基础产业衰退的极快,以至于整个区域经济都走下坡。要维持当地的经济景气,所需的努力将是超出人力所及的。

珠海市在产业选择中,应以发展速度比较快的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旅游、金融、通讯等第三产业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抛弃“全套型”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在国家已将南海石化定点在惠州的情况下,更应放弃发展重化工、钢铁等污染重、增长速度慢的重型产业的思路。使珠海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这些行业的发展朝气,使城市经济发展仍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珠海的城市发展应与澳门的发展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旅游、博彩、会展和大型文化、体育的发展方面充分合作,简化出入境手续,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合作则双赢。

5 建立在区域发展基础上的珠海与澳门协调发展方案

珠海市如要使其发展层次、规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进一步强化与香港、澳门和深圳的联系,在经济上推进他们之间的一体化进程。

从区域发展的机会看,珠海的发展仍有赖于其与香港、澳门和深圳之间的协作关系。比邻澳门是珠海城市发展的最大区位优势,也是珠海经济特区设立的最直接原因。从珠海市设立特区以后的发展进程来看,澳门对珠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城市发展目标:

随着九九年澳门回归祖国时刻的临近,澳门与珠海的一体化进程必将加速。当今,珠海市与澳门的城市规模都不足以在区域中独自承担重要角色,只有相互联合,才能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因此,珠海市的发展目标是:通过珠海与澳门最大限度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使这一联合体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主要增长极。

总体发展思路:开放横琴、路环边境地带,简化过境手续。提高珠海市在国内的区位优势。

城市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国内旅游团队出入澳门大多从珠海的拱北海关进出境,这大大地提高了珠海在国内的知名度。其次,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许多筹建工作是在珠海市进行的。珠海市在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目前,澳门的建设重点也在与珠海横琴岛相连的飞氹岛,在此修建港口,建设开发区。其发展思路与珠海相同,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在今后的发展中,珠海与澳门应加强竞争中的合作,应共同面对全球市场,联合进行国际竞争。

城市发展方向:

珠海市要推进与澳门的协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城市布局中就应优先向澳门方向发展。珠海的建设应与澳门的发展相互协调,近期的发展重心应向横琴岛方向倾斜。

发展进程:

珠海与澳门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珠海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新的优势,将会给珠海市带来质的飞跃。

因此,本方案为珠海市的一个快速发展方案。

重大合作建设项目:

机场:澳门提出加强双方机场间的合作,珠海机场以内地航线(多于香港)为主,澳门机场以对外航线(多于广州)为主,各具特色。开辟两机场之间的直通旅客专用通道,设直通中巴、直通码头,对过境转机旅客豁免签证。两机场海上相距不足11海里,快船11—15分钟,比经陆路交通50公里,约1小时车程快几倍。

同时,建立两机场之间的协调机构,在对方机场互设服务点。

旅游:澳门政府旅游司提出在路环与横琴的对接地带“一河两岸”建设“中西文化交汇的主题公园”,珠海市在横琴建中国文化景观;澳门在路环一侧营造葡国/西方文化景观,向包括经横琴方向来的所有中国内地游客开放。

工业:珠海市建议两地实行科技合作,提高工业水平,澳门建议两地实行劳资互补,舒缓澳门工业技术劳力不足的困难。

澳门建议在靠近横琴的地段设工业区,利用自由港优势,实行封闭管理,工人和技术人员生活在横琴,工作在澳门,生产区的产品100 %为澳门产品,符合欧美市场配额优惠方面的要求。

珠海市经济学会田忠敏提出建立“横琴——路环经济协作区,作为推动珠海与澳门经济合作的突破口。

限制因素

政策:本方案的实施需要国家授权珠海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需要海关适当调整政策。因此,本方案的实施主动权并不在珠海市政府手中。

宣传:珠海与澳门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目前还处于创意阶段,要想获得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澳门政府的认同,珠海与澳门市民的首肯,还需进行长期、广泛的宣传。

四方协作:珠海、深圳、澳门、香港四方政府的认同将是十分关键的,一定要将四方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协作关系。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如果不能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广东和香港、澳门的衰落将不可避免。

基础设施:加速横琴岛的开发,目前,横琴与澳门的陆路对外交通很不顺畅,成为制约二者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通过道路建设,将澳门道路与广珠高速公路顺畅地衔接,在珠海市区与横琴之间建立通畅的出入通道。

通关设施需要改造。建立公共开放地区的海关设施。

标签:;  ;  ;  ;  ;  ;  ;  ;  ;  ;  

从竞争到合作:珠海与澳门协调发展研究_横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