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_李群仿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_李群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经常性地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活动,是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必须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开展并实施管理创新活动后,其创新效果究竟如何,则需要开展效果评价,但目前尚无此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轨道交通;综合运输;管理系统

1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管理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变得更为安全和快捷,从而在更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内确保货物能够安全的到达指定目的地。第二,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管理可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就代表着效率低下,而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加强管理既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又能提高其经济效益。第三,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加强管理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健康发展并且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的局限性,才能为城市轨道交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

2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落后的信息管理模式

落后的信息管理模式使得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差错率很高,所以这就导致就算客户能够实时了解货物在途中的运行位置也不能从本质上提高顾客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满意度,所以这个问题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带来了十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在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信息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信息化投入的力度不够致使硬件设施的不足,其二是其软实力不足造成其发展缓慢。

2.2僵化的营销管理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供求关系完全失去平衡,再加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相关企业不思进取,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营销管理模式不加以重视,客户的来源也多是通过被动的形式,基本上不会主动地去吸引顾客,所以这些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营销管理僵化的导火索。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僵化的营销管理表现大致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没有建立完整的价格浮动体系,无论是在任何时期价格的变化不大甚至是毫无变化,因为价格是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一手段的话,相应的功效也就不能发挥出来。其二是服务态度的问题,顾客普遍反映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上得不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模式长期疏于管理,所以也不会有人或者是有条令来对他们进行约束,所以就导致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越来越差,以上两点都展示出城市轨道交通营销管理模式的僵化以及给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3粗放的员工管理模式

对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进行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进行管理,那是因为员工是管理环节中的动因,他们能够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这基础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向。如果员工管理没有做到位的话,那么员工将会失去工作热情,并且给自身和相关部门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这就启示着我们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员工管理模式的粗放性,而要改变的话就要抓住关键的问题。现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粗放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制度管理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条令来约束员工的行为;第二,不完善的激励机制,没有激励措施的推动作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大幅度减弱;第三,绩效评价还不够健全,绩效评价对引导员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高绩效的引导,员工将会逐渐丢失自己的方向。

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效果评价机制

3.1评价目标选取

科学地选取评价目标是实施管理创新效果评价的起点。任何企业活动都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形式和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会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的连锁反应。为了让企业适应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进行管理创新,使企业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亦是如此。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创新活动进行评价,最终的目标就是有效衡量管理创新的效果,探索提高创新效果的方法。

3.2评价对象确定

确定评价对象是开展管理创新效果评价的基础。管理创新效果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抽象和难以明确界定的概念,衡量指标较多,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来说,根据数年来关于评价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经验,选取创新性、实用性和课题报告质量作为评价对象。

3.3评价方法选取

我们选取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效果评价的方法。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通过可测变量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可测变量之间所隐藏的潜变量及几个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性统计方法,它可以解决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多样化且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管理创新效果评价中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课题报告质量都是无法直接测量的,符合运用结构方程的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1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介绍

结构方程模型通常包括三个矩阵方程式:

x=Λxξ+δ(1)

y=Λyη+ε(2)

η=βη+Γξ+ζ(3)

其中,方程(1)和方程(2)被称之为测量模型,方程(3)则是结构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过程有三个主要步骤,即构建模型、估计模型参数和模型评价。

3.3.2构建模型

从模型(1)、(2)、(3)可以得出,为了能够构建方程模型,必须根据理论或以往管理创新效果影响要素,构建潜变量和显变量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即设定初始模型。

本研究是根据近年来管理创新工作中研究成果的评价进行探索性分析的结果,得出影响管理创新效果的评价对象。以此提出假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创新效果的基本评价对象由创新性、实用性和课题报告质量三个相互独立的基本维度组成,影响创新效果的评价对象包括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人员工作经验、领导重视程度、创新环境、基层职工工作氛围等五个相互独立的基本维度,也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其中,ηi(i=1,2,3)是模型的内生潜变量,分别表示创新性、实用性和课题报告质量。ξj(j=1,2,3,4,5)是模型的外生潜变量,代表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人员工作经验、领导重视程度、创新环境、基层职工工作氛围。建立如下假设关系:

A1:“创新性”对“实用性”具有正向影响;A2:“创新性”对“课题报告质量”具有正向影响;A3:“实用性”对“课题报告质量”具有正向影响;A4:“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对“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A5:“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对“实用性”具有正向影响;A6:“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对“课题报告质量”具有正向影响;A7:“人员工作经验”对“创新性”具有负向影响;A8:“人员工作经验”对“实用性”具有正向影响;A9:“领导重视程度”对“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A10:“领导重视程度”对“实用性”具有正向影响;A11:“领导重视程度”对“课题报告质量”具有正向影响;A12:“创新环境”对“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A13:“基层职工工作氛围”对“实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根据初始模型,可以建立公式(3)的结构模型,反映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各评价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测量模型(1)、(2)的建立,需要确定与每一个潜变量有关的可测变量。通常,一个潜变量会对应不少于2个可测变量。当潜变量和可测变量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毕,形成初始模型。本研究中,对内生潜变量设定11个可测变量;对外生潜变量设定18个可测变量。

3.3.3模型评价

模型评价就是评价以模型参数再生可测变量的协方差矩阵∑与可测变量方差协方差矩阵S的拟合程度。如果模型正确,∑=S的各个元素越接近于0,表明模型越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所建模型越有效。模型评价之后,如果模型拟合效果不佳,则可以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正、调试来提高模型拟合效果。通过验证模型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衡量所建立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课题报告质量的评价机制模型。信度、效度越高,说明对观测对象的量化方法越客观有效,反之,说明量化方式有调整优化的空间。

4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化策略

4.1加快信息建设

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之中,信息化是运输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高水平的信息化对应的就是高效率的运输,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那么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在早期建立起来的优势就会消失殆尽。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又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它的广泛关注,因为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是完全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的,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信息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来进行整改。在硬件层面上,需要采购更多更优质的信息设备,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起运输信息中心,使得硬件设备能够存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软件层面上出发,要及时剔除那些老旧的信息系统,而是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自身情况来建立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4.2完善员工管理制度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运转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辛勤付出,他们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所以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相关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践。首先要制定完整的管理员工制度,通过制度来使员工的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员工外在的约束力,可以让员工少犯一些主观上的错误。其次是要建立激励员工的相关机制,将多种激励方式结合起来激活员工的热情,使得激励的效果最大化。最后是要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评价模式,让员工的绩效水平与工资直接挂钩,这样一来,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员工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

结论:运输是我们国家发展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交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早期,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我国交通体系的主力军,在交通体系逐渐完善,交通方式逐渐多元化的现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所以面对现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问题,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之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要直面危机,运用自己的新型管理方式来获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舒昌俊.企业管理创新评价机制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0(2):120-123.

[2]王晓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11):104-107.

论文作者:李群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_李群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