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直肠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钱立庭[1]2004年在《直肠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研究 1.直肠癌的预后因素和失败模式—附327例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直肠癌的病期、病理、辅助治疗方法等对预后的影响和治疗失败模式,为今后更为准确判断直肠癌的预后和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直肠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搜集1994年1月到1997年10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的327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男177例,女150例,年龄19~85岁,中位年56岁。根据UICC 1997年制定的分期标准分期:Ⅰ期48例,Ⅱ期121例,Ⅲ期150例,Ⅳ期8例。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171例,经腹直肠切除吻合术(Dixon术)136例,经腹直肠切除、结肠造瘘术(Hartmman术)15例,其他5例。根治或接近根治手术320例,占97.9%,其余7例为姑息性手术。247例手术后2周~4月接受术后放射治疗,剂量范围32~62Gy,中位剂量50Gy。随访5~105个月,中位随访65个月。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相关因素等对生存期的影响用Log-rank方法检验。结果: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6%、73.1%、61.5%。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75.2%、45.3%和0。将Ⅲ期例按N1和N2分为两组,其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0%和28.6%。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预后有非常显着的关系。肿瘤部位、术式、年龄、性别、是否接受术后放射治疗对生存率无显着影响。总复发率为17.4%,最易出现局部复发的部位是骶前区,其次是髂内血管旁。总转移率为32.7%,远地血行转移中,肝脏、肺、骨和脑部转移率分别居第1、2、3和4位。T和N分期晚、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癌复发转移率高。结论: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直肠癌术后最易出现区域复发的部位是骶前区和髂内血管旁;最易远地转移的部位是肝和肺。Ⅲ期应该按N状况进一步划分早晚。

佚名[2]2007年在《《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年第19卷主题词索引》文中指出说明:(1)本索引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3)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

郑瑞鹏[3]2012年在《直肠癌术后放疗的剂量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直肠癌的发病率很高,每年新发病例数约为14万,每年死亡例数约5.5万,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叁位。据我国1985年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为第五位,女性的发病率为第六位。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模式也由叁野常规照射向叁野叁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转变。随着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正常组织保护和肿瘤剂量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直肠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膀胱和小肠的照射剂量一直受到放疗医师的关注。但是,由于小肠在腹腔内的活动度大,因此,对于小肠的靶区勾画和评价尚未有统一标准。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当膀胱充盈时,是否会因盆腔内容物体积的增加而使降至盆腔的小肠体积减少,从而减少小肠在直肠癌放射治疗中受照体积?本文通过对不同治疗体位、膀胱充盈状态及3种照射方式对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评估各种条件下的急性及远期毒副反应,以期获得最优的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模式。观察不同治疗体位、膀胱充盈状态及照射方式对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的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剂量分布的影响,比较各种情况下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 DVH),评估各种放射治疗技术下的急性及远期毒副反应,以期将最优化的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模式呈现出来,从而减轻直肠癌术后放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选择直肠癌(ⅡA、ⅡB)经腹会阴根治(Mile’s)术后患者6例,分别于俯卧位、仰卧位及膀胱充盈、排空时行CT扫描,并在CT模拟定位下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CTV包括术后瘤床、直肠系膜区、骶前软组织、髂内血管周围淋巴引流区、坐骨直肠窝及会阴手术瘢痕;正常组织有小肠和膀胱。应用不同的照射技术:3野常规照射;3野叁维适形照射(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5野调强照射(intensitymodulation radiotherapy, IMRT),并对不同体位、不同膀胱充盈状态及照射技术在剂量分布上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照射技术相同时,即使体位及膀胱充盈状态不同,剂量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之间仍然无明显差别;但照射技术不同时,CI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IIMRT>CI3D-CRT>CI3F。剂量不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与体位及膀胱充盈状态无关,p值>0.7,仅与照射技术相关,5F-IMRT及3F-3D-CRT优于3F-2D,但5F-IMRT与3F-3D-CR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膀胱、小肠的保护5F-IMRT明显好3F-3D-CRT和3F-2D,p<0.05。膀胱充盈时,3种不同照射技术均对膀胱、小肠的保护更好,受照体积低于膀胱排空时,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充盈状态下,俯卧位时膀胱受照体积优于仰卧位时,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适形指数仅与照射技术关系密切,与体位和膀胱充盈状态无关,以5F-IMRT适形度最佳,3F-3D-CRT次之;且采用IMRT时,膀胱、小肠的高剂量受照体积最小。膀胱充盈状态下,膀胱及小肠的受照体积较膀胱排空时小。直肠癌放射治疗在俯卧位配合膀胱充盈,采用IMRT技术可获得最佳治疗增益。

佚名[4]2006年在《《现代肿瘤医学》14卷(2006)总目录》文中研究表明□专题专稿□日本进展期胃癌临床研究进展(二)………………………………………………………姚德茂Takashi Aikou潘承恩(1)肿瘤叁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石梅(513)日本早期胃癌临床研

陈晓[5]2013年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估及肠道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占第叁位[1],据统计,2008年全球新发病例数超过120万,死亡人数高达60万[2]。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肺、胃、肝癌,高居第四位,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近几年,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目前对于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治疗日臻完善与规范。由于结直肠癌极易发生肝转移,而对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的选择却存较大争议[3],有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发现并根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目前肝转移病灶的局部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射频消融等。其中随着放疗设备的改善,定位技术的提高,放疗方案的精进,放疗效果的显着,放疗毒性的降低,使得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放射治疗逐渐被人们所接受,2011年《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新增款目,指出对于肝脏或者肺转移病灶数目不多者,应该将放射治疗考虑在内,并推荐使用叁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技术(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治疗结直肠癌全身转移病灶国内外均有报道,Ernst-Stecken[4]、Rusthoven等人[5-8]采用SBRT治疗肺转移癌在降低肺放射性损伤的同时提高了局控率和生存率,Chawla et al.2009[9]使用SBRT治疗肾上腺转移瘤在良好疗效的同时未见2级或以上毒性。Kang[10]使用中位剂量42Gy治疗结直肠癌单器官转移病灶,3-5年局控率达到66%和24%急性1-2级毒性反应59例中发生24例,晚期4级毒性反应发生2例(3%)。与2001年Herfarth[11]等人报道的疗效和毒性相比,2010年斯坦福大学的Goodman[12]等人采用SBRT技术将26例肝肿瘤患者的40个病灶(19例为肝转移病灶)治疗起始剂量18Gy,以4Gy递增至30Gy,中位随访时间17月,局部控制率77%,2年存活率50.4%,无1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中9例出现1级急性反应,1例2级急性毒性反应,2例晚期胃肠道毒性,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反应。可见SBRT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好,毒性低。体部伽马刀属中国自主研发产品,极具中国特色,是一种填充式叁维适形放疗技术,放大镜原理聚焦射线后在肿瘤中心形成高剂量区域,根据肿瘤深度和大小调整高剂量区域位置并决策单靶点/多靶点拟合,形成环环递增的高剂量靶区,其剂量分布有梯度大,衰减快的显着特点,使得正常组织受量较少[13],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如射频消融、冰冻、介入栓塞等局部治疗手段的报道层出不穷,但利用体部伽马刀实现SBRT(γ-SBRT)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报道尚不多见,我们已使用这种技术治疗转移病灶多年,本文意在评估利用体部伽马刀治疗系统实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疗效及毒性,进一步深入认识这种治疗手段的优劣,希望为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的临床策略。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国内外相关治疗方法中放射性肠损伤是放射治疗常见制约性因素之一,特别在胰腺癌、肝门部肿瘤这些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以根治的肿瘤行SBRT治疗时十二指肠等小肠损伤在所难免,有些甚至因此中断治疗,造成肿瘤治疗失败,专程求治的放射性肠炎患者也屡见不鲜,我们采用祖国医药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方效果良好,有关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肠道放射性损伤的基础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进一步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其对肠损伤修复的机制,为放射性肠道损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通过分析体部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该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性,为临床提供一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损伤模型,探讨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放射性肠道损伤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局控率、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材料与方法:一、临床部分:1、收集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其原发肿瘤中直肠癌14例,结肠癌26例,共计66个可见肝转移病灶,患者经外科会诊无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要求接受放射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利用体部伽马刀实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SBRT)肝转移病灶,剂量分割模式采用3-5Gy/f,1f/d,5f/w,全程10-17f,50%剂量线定义处方剂量,治疗计划要求50%剂量线覆盖100%PTV,70%剂量线覆盖80%以上GTV,治疗结束后1、3、6、12、18、24、36个月行CT/MRI等检查评估,分析其疗效及治疗毒性。随访结果通过电话或通信获得,随访时间至2013年3月止,随访时间3-61月,无病例失访。2、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中位生存及总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P值为双侧,检验水准α=0.05。二、动物实验部分:1、根据Williams J P[14]等人的研究,采用与体部伽马刀同源的60CO射线单纯腹部照射,参考放射性肠炎模型建模标准[15]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损伤模型。为了评价辐射对小鼠健康的影响,采用四个客观标准[16]:活动度(活跃或静止),姿势(正常或蜷缩),脱水(不脱水或脱水)和皮毛/毛发(顺滑或粗糙),健康评分包括4分(健康小鼠)和0分(病态小鼠)。每日测量小鼠体重,描记体重变化曲线。探讨IL-6、IL-1β、TNF-α在放射性肠炎中的表达变化。病理大体标本观察后取材切片,HE染色重点观察小鼠十二指肠组织损伤变化。并取小鼠脾、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分别提取脾与肠系膜淋巴结总RNA,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IL-6、IL-1β、TNFα在放射性十二指肠炎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外周血提取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2、预设空白组的同时将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干预组。干预主要为中药制剂(六君子汤合左金丸)。3、通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分析损伤发生机制及评价干预疗效。结果:一、临床部分:肝转移病灶治疗后近期(1-3月)完全缓解率(CR)16.7%(11/66),部分缓解率(PR)68.2%(45/66),总有效率(CR+PR)84.8%(56/66),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30/40)、37.5%(15/40)、20%(8/40);急性放射性损伤多表现消化系统以及血液学毒性,未见一例发生肝功能超过正常值上限或Ⅲ级以上其他急性放射反应,除1例出现胃出血外无其他晚期放射反应。二、动物实验部分:1、按照放射性肠炎模型建模标准,成功建立小鼠放射性十二指肠损伤模型。2、单纯照射组小鼠出现体重下降,厌食、少饮、稀便,偶有粘液血便,精神差,皮毛不光整、少动、弓背等表现。药物干预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单纯照射组有所好转。3、病理学结果(HE染色):单纯照射组较空白组出现肠黏膜变薄、萎缩,上皮细胞脱落,肠绒毛短,隐窝结构不清,细胞有丝分裂象减少,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粘膜淋巴管扩张,粘膜下血管充血扩张等表现。照射干预组较单纯照射组粘膜有所修复。使用改良的Chiu氏法评分(详见附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子生物学方法:IL-6、IL-1β、TNF-α mRNA在放射性肠炎小鼠模型脾、肠系膜淋巴结中表达升高;外周血血清中IL-6、IL-1β、TNF-α在放射性肠炎模型中高含量。干预组较模型组炎性因子表达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空白组。结论:1、γ-SBRT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疗效肯定,但有一定治疗毒性,急性反应在消化系统方面表现相对明显,晚期放射毒性少见,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可实现多病灶的同步治疗,此时选择合适的剂量模式成为关键。2、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建立提示损伤小鼠的外周血及免疫器官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通过干预可使其降低。病理结果提示该肠损伤可通过有效干预得到部分修复。3、中药制剂六君子汤和左金丸治疗放射性肠损伤除能调节机体免疫、抑制急性损伤外,还具有抗辐射晚期肠道纤维化等不良反应的治疗潜力。4、综上可见体部伽马刀实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疗效肯定,治疗常见肠道毒性可防可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安勤[6]2013年在《功能解剖影像PET/CT在肿瘤诊断相关常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监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寻找原发灶以及18F-FDG PET/CT'‘假阳性”摄取、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预测、放射治疗后肿瘤内FDG高摄取区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等是肿瘤临床常见的有代表性的与诊断相关的问题,通过功能解剖影像PET/CT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研究,探讨其在肿瘤定位、定性诊断及放射治疗相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6例结/直肠癌术后临床可疑复发或转移患者、12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显像与同期增强CT为主的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研究,根据病理诊断和临床随访结果,探讨18F-FDG 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18F-FDG PET/CT "假阳性”摄取的常见原因是由炎症造成的。解决18F-FDG PET/CT“假阳性”摄取的方法之一就是研发新的PET示踪剂。18-FL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通过食管癌ECa109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F-FLT PET/CT在肿瘤诊断、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放射治疗后肿瘤内FDG高摄取区的临床病理学意义。①食管癌ECa109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和炎症小鼠模型各20只分别随机分为18F-FDG和18F-FLT组,每组10只,各行18F-FDG及18F-FLT PET/CT显像研究,对比研究F-FLT 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40只食管癌ECa109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均分为18F-FDG组和18F-FLT组,IOGy6MV-X线单次照射右后肢移植瘤,分别于放射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10天行FLT及FDG PET/CT显像,每次显像每组随机抽取4只。测量肿瘤/非肿瘤组织放射性比值(T/N),各组每次取平均值绘制时间变化曲线;FLT PFT显像T/N值与相应移植瘤免疫组化所测的Ki-67指数作相关性分析;放射治疗后移植瘤FDG高摄取区细针穿刺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测增殖动力学参数Ki-67、乏氧标志物HIF-1α。对比分析放射治疗后FDG高摄取区的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8F-FDG PET/CT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0%、94.87%,同期增强CT分别为70.37%、87.18%;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5%、82.61%,同期增强CT分别为61.9%、75.00%。半定量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复发灶(变化区间4.16-22.00,平均值±标准差8.06±4.30)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区间1.18-6.25,平均值±标准差2.82±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20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18F-FDG PET/CT准确检测出原发灶54例,检出率42.5%。原发灶位于头颈部17例,肺19例,乳腺2例,食管1例,胃2例,胆管1例,胰腺3例,结肠3例,卵巢2例,前列腺1例,其他部位3例。18F-FD G PET/CT诊断出现假阳性9例(7.5%):头颈部3例,肺1例,胃1例,结肠2例,卵巢1例,前列腺1例。18F-FDG PET/CT未检出原发灶的66例患者在平均32个月(12-45个月)的临床随访中,仅5例找到原发灶,具体为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输尿管癌各1例。18F-FDG PET/CT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患者中定位原发灶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5%,85.2%和88.3%。(3)成功制作食管癌ECa109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和炎症小鼠模型,并成功合成18F-FLT。187F-FDG及18F-FLT PET组均表现为移植瘤放射性摄取增高,T/N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73±1.34和3.68±1.08,t检验示t=1.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炎性组织,18F-FDG PET组放射性摄取增高,T/N平均值±标准差为2.74±0.64,18F-FLT PET组则无放射性摄取增高,T/N平均值±标准差为1.15±0.14,t检验示t=6.79,p<0.O1。FLT PET T/N在移植瘤放射治疗后第1天即出现明显下降,第3天降到最低;而FDG PET则于移植瘤放射治疗后缓慢下降,3天后出现明显下降至放射治疗后第5天降至最低。T/N的下降程度FLT组与FDG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53.15±9.22%vs45.62±11.08%,t=2.34,p<0.05)。放射治疗后移植瘤Ki-67表达指数下降,FLT摄取与Ki-67表达指数有显着相关性(r=0.828)。放射治疗后移植瘤FDG高摄取区的Ki-67、HIF-1α等指标均高于瘤内其他区域。结论:1.与以CT为代表的常规影像学相比,功能解剖融合影像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监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寻找原发灶等肿瘤临床常见问题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均表现出更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肿瘤诊断及分期、优化治疗方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8F-FLT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的PET示踪剂,在炎症组织中无放射性摄取,比FDG具有更高的肿瘤诊断特异性。3.18F-FLT和F-FDG PET均可用于食管癌放射治疗敏感性预测,18F-FLT更为灵敏,放射治疗后肿瘤放射性摄取较早出现下降,与Ki-67表达指数有显着相关性。放射治疗后肿瘤内FDG高摄取区的增殖和乏氧指标均高于肿瘤内其他区域,可能对放射治疗剂量生物调强、个体化放射治疗提供帮助,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直肠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钱立庭.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2].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年第19卷主题词索引[J]. 佚名.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7

[3]. 直肠癌术后放疗的剂量学优化研究[D]. 郑瑞鹏. 吉林大学. 2012

[4]. 《现代肿瘤医学》14卷(2006)总目录[J]. 佚名. 现代肿瘤医学. 2006

[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评估及肠道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D]. 陈晓.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6]. 功能解剖影像PET/CT在肿瘤诊断相关常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 韩安勤. 山东大学. 2013

标签:;  ;  ;  ;  ;  ;  

直肠癌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