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_邵建玲

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_邵建玲

邵建玲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学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而如今的独生子女更是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班主任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关键词:与时俱进;班风建设;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杂而又意义重大的工作。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班主任要热衷于本职工作,更需要班主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要求、讲究工作艺术、不断反思创新,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面对当前形势,面对现代学生,新的要求、新的理念也已渐渐的深入人心。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还在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 “我变,故我在”。笔者满怀希望,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已有几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仅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静下心来,从大处着眼,把握班级整体氛围。然后,一点一滴,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

一、从大处着眼,统筹全局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地方,因此,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班主任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工作,来确定班级基本发展方向。当然,这需要每一位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班风建设中来,让他们成为班风建设的主角。

1.班名我做主

新时期的班主任,在营造班风方面应该有新的创意。怎样给班级定主题,就从选班名开始。笔者曾带过的11班学生经过热烈讨论,产生了比较有创意的“筷子班”这样一个班名。为什么选这个班名?有首歌是这样唱的,“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11”这个数字就像是一双筷子,所以我们就成了“筷子班”。“筷子歌”也成了我们班的班歌,我们还为此设计了自己的班旗。学生对自己动脑筋想出的班名感到新鲜自豪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意识到学生的创意是无极限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这一点并善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笔者还带过一个906的毕业班,同样也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想出有意义的班名,很多人写了:“飞扬班”、“六六顺班”、“柳树班”等等。最后,我们结合集体的智慧和毕业班追求梦想的特点,定下班名:“扬柳班”。并在班级中垂吊了很多杨柳枝来体现本班的特色:“让梦想如杨柳般飞扬,冲刺中考,扬六班风采”。这样,学生产生一种自己当家作主的满足感的同时,也更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

2.班委先带头

要建设一个好的班级,就必须培养好的班风,这个班的成绩才能稳步上升。而好的班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班干部。班级的事务不大,但很琐碎,因此,笔者尽量做到让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明确分工,各尽其责。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跟学生在一起,也不可能事事躬亲。因此,组建一支有纪律、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培养班委互相合作、自理自治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主张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因此,笔者要求班干部放开手脚,勇于创新,大胆管理,由班干部自己来组织开展各项班级工作,开展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能动作用。例如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班委设计了一张到校时间登记表,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同学做好时间登记,效果比笔者自己以前天天早到监督要好,班委发挥了小当家的能耐,班级里几乎没人迟到,也没人太早到,防止了补作业或抄作业现象。

其次,发挥班委的榜样作用。笔者常常在班级里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给几个不放心的学生安排好师傅,当然都是认真负责的班委,平时除了检查徒弟的家校联系册,还要监督他们的作业情况,辅导徒弟的学习。这些小老师不但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小组共合作

除了发挥班委的带头作用,笔者还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常常把任教班级分成8个小组,安排组长监督。就以笔者任教的学科为例,英语中有大量的背诵任务,组员必须到组长那里过关,那么如何判断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呢?笔者先做了一个抽签盒,里面有48个学号,用来抽背学生。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方式抽中概率太低,学生容易抱侥幸心理。于是,思虑再三,笔者把抽签盒改成了只有6个号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每个组长自己来抽,6个成员按座位编号,组员背不出,组长也要负责。并在小组间展开竞争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他们交流学习、互相监督。

小组合作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有生活上。例如,每年的社会实践中,每个小组互帮互助,集体行动,并且都会拍一张小组合照来留念。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增进了他们的感情,促进了班级和谐发展,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加速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从小处着手,抓住细节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细节能决定事业的成败。在平凡而复杂的班主任工作中,细节处更能决定教育的质量。因为,教育无小事,只有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把小事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班级管理,善发现,勤思考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细节,及时发现问题,多动脑筋思考,找准方法解决。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笔者动员班级学生细心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我的风采”、“心语星愿”等文化背景墙。抓住这些细节,其实就是抓住了学生们的心灵。

有时小小的一个细节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有一届七年级学生刚入校不久,学校就安排了一场七年级田径对抗赛。这是一场小比赛,但笔者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在运动方面我们班处于劣势。当时,笔者就想,即将开展的校运动会可能没希望获得名次了。可是,笔者担心,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大型全校性活动,如果什么奖都没有拿到,会不会使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受到打击。竞技场上我们没希望,是不是可以在入场式上多动动脑筋。于是我们展开了讨论,学生当即来了精神,纷纷出谋划策,精心准备,积极投入,购置了一批颜色鲜艳的海绵宝宝T恤,并制作了一个“海绵宝宝”吉祥物。这个细节,效果很显著,一举获得了校运动会入场式的一等奖。这大大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这件事情也教会了笔者,平时工作要关注各方面细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

包括后来的一个毕业班,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彩排节目,我们只能从创意上去突破。学生们购置了五四青年装,并准备了横幅,书写着霸气的口号:“群雄逐鹿,决战赛场,打倒列强,六班最强”。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举措也打败了各色花样演出,赢得了满堂喝彩,最终为班级赢得了一等奖的荣誉,学生们各个斗志昂扬,充满了信心。

这些只是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实例,管理需要细节,细节成就事业。“学校无小事,事事都得管。” 大海之浩瀚,在于无数美丽的浪花;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离不开点滴细节。

2.家长交流,常联系、重沟通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支持班级工作。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笔者从平时的细微处发现,家长们在学生教育方面存在着极端现象。太重视学生教育的家长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品质培养。不重视的家长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学习是学生的事,和他们没大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家校间的交流。因此,除了利用传统的校讯通定期发送学生在校的一些情况外,为了多一些思想的互动交流,笔者特意建立了一个家长QQ群,以便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上来,彼此讨论心得。这一个小举措、小细节,大家都收获颇丰,很多家长成为了彼此探讨孩子教育问题的伙伴。大家取长补短,比笔者单独个别交流效果要好得多。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中千变万化,令人疲于应付。但“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真理,对我们班主任工作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在潜移默化中改掉自己的随性,慢慢学着心细如发。这也是一个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总之,班主任工作中不能缺少爱。爱是尊重、是宽容、是责任。教师投入的情感深一些,给予的关爱多一些,学生便会对教师的理解多一些,亲近多一些,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浓一些。 “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才会收获更多惊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2]谌启标,王晞.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中学 315175)

论文作者:邵建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之我见论文_邵建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