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进行本次研究,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结果:经比较,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G)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对提升患者生活质起到积极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炎;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病又被称为阻塞性肺气肿,这是一种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常易产生心脏病、高血压等并发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1]。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重视治疗却忽视护理的现象,致使患者预后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整个治疗具有积极意义[2]。本文专门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进行本次研究,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3±4.2)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病程为2.5—13.8年,平均病程(8.6±1.3)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6.1±3.9)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病程为2.3—14.0年,平均病程(8.4±1.1)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护理,进行常规饮食护理、药物治疗、运动护理、住院指导等,并在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包括:①人性化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有针对的人性化护理,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引导其情绪,减缓其心理负担,同时让患者家属参加到护理过程中来,这样能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安慰,建立对治疗的信心。②人性化健康宣教:针对不同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使其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③人性化环境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对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定期对病房做好清洁工作,同时注意病房的布置,尽量选择让患者感到放松的布置方式,做好病房内防寒保暖措施。④人性化用药护理: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督,使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患者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告知患者药物的服用要求和注意事项。⑤运动和呼吸训练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呼吸方式和运动方式,这样能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评价指标[3]
采用生命质量测定表(FACT-G)和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FACT-G评分依据患者生活状态、功能状态、情感状态、社会家庭状态四者进行评定。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生活质量维度评分依据患者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五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均数±标准差(x±s)与频数(率)表示,组间对应展开t检验与X²检验,若P<0.05则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干预前与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ACT-G评分比较
经比较,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护理而言,人性化护理注重“以人为本”,一切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4]。常规护理方式已不符合当今时代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无法满足病人对护理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人性化的护理方式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护理措施,充分为患者考虑,坚持以患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不但使患者生活状态、情感状态得到好转,还能显著提高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和患者沟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人性化护理方式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对这种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发扬其优点,解决其问题,将整个护理模式系统化,并进行广泛宣传和应用,争取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人民造福。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受到患者好评,这种护理模式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尘.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5):2772-2773.
[2]李雪萍, 李永燕, 罗琼.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6):26-28.
[3]刘丹.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5, 28(17):170-171.
[4]王江英, 房欣, 李红,等. 人性化护理模式运用于老年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 饮食保健, 2016, 3(20):142-143.
作者简介:姓名:洪玫(1980年3月~),籍贯:昆明,民族:汉族,职业:主管护师,学历:本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岳丽梅(1973年11月),河南,汉,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洪玫,岳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性肺炎论文; 评分论文; 病程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