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业的新使命:国际旅游联合会第64届大会记述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事业的新使命:国际旅游联合会第64届大会记述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事业的新使命——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记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联大论文,使命论文,图书馆论文,事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于1998年8月16-2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RAI国际展览和会议中心召开,这是国际图联大会第三次在荷兰举行(第一次是1939年的第12届大会在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第二次是1966年的第32届大会在海牙)。

本届大会与会代表来自120个国家,共3328人(包括正式代表、陪同人员、一日注册者、参展商和志愿者)。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杜克、孙蓓欣、谭祥金和吴慰慈为正副团长的中国文化部代表团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首都图书馆代表团、上海图书馆代表团以及由荷兰发展援助部、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提供赞助的大陆代表,还有港、台地区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国际图联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该会成立于1927年,迄今已有71年历史,现拥有146个国家和地区(85个属发展中国家)的1566个会员、准会员和顾问资格机构。其中有155个协会会员(17个国际协会会员,138个国家协会会员),1113个机构会员,284个个人会员和14个顾问资格机构。另外还有13位国际图联前任主席获名誉主席的称号,16位对图书馆事业或国际图联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获名誉会员称号。

该会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级顾问资格(最高级别),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准会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国际标准组织(ISO)观察员;同时和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FID)、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以及其它世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1大会主题、副主题概析

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荷兰组织委员会对主题、副主题作出如下简洁的分析: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信息和文化面临重大抉择(On Crossroads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c),图书馆和信息专业正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赖以交流信息、事实和数据、思想以及学术知识的媒介——书写文字正让位于多媒体时代,而历来作为保存一个国家书写文化遗产的场所——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正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如何继续发挥其社会、经济与教育功能目前还不太清楚。具备读写能力固然是基本要求,然而这还远远不够,那些仍然保持口头和视觉交流的传统文化有不少东西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在信息时代,存储和传递大量数据资料以及创造性表达媒介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只有极少数人能应付,更不要说专业人员了。因此,在这新的十字路口,图书馆已成为重要的路标。荷兰图书馆历来有与他人合作的好传统,近来这种合作正扩大至信息链中其他伙伴那里。在阿姆斯特丹,大家能够目睹这种合作的结果,如各级各类图书馆如何携手合作迎接多元文化和多语种社区的挑战;作为信息专业人员如何在本地区致力于消除信息贫富之间的障碍;而公共图书馆又如何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而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作用。

第64届大会还有7个副主题:

(1)图书馆充当保护区

在人生道路上,人们需要指导,需要信息,也需要文化保护。各个年龄段、各种肤色的人们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汲取营养。在图书馆这个保护区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可以随意利用藏书,并且从中得到安慰与启迪。图书馆员如何提供最佳服务来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

(2)信息权利和责任处在十字路口

必须制订一些规则,使信息供需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得到公正平衡。图书馆如何为信息和文化交流充当必备的‘自由’空间?

(3)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新道路

媒体技术和智力开发面临新技术形势,必须改善图书馆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具有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为图书馆工作和服务创造最佳环境和条件,同时要深刻了解新媒体广泛利用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读者。

(4)如何处理信息传递‘快’而加工‘慢’的矛盾

信息的存储、传递、检索和选择采用新技术,意味着图书馆服务和文献传递速度要加快,而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处理好‘快’和‘慢’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5)图书馆服务的新方向

除了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外,也要考虑到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各种各样的图书馆有关合作项目表明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新方向。

(6)图书馆处在通衢大道与人行小径的交汇点

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文化交汇在十字路口,图书馆毫无疑问地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提供服务。

(7)在复杂的社会里图书馆为读者指示获取所需信息的简便方法

生活在愈来愈复杂的社会中,读者群由各种各样文化层次的人构成,图书馆具有这样的社会职责:使读者在复杂环境中找到获取其所需要信息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对信息资源进行去粗取精。

2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鹿特丹市公共图书馆前任馆长皮特·舒茨(Piet Schoots)主持。国际图联主席克里斯廷·德钱普斯(Christine Deschamps)宣布开幕,阿姆斯特丹市副市长、高级市政官拉德·格朗德(Ruud Grondel)致辞欢迎各国代表;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部长里克·范·德·普勒格发言,他说,目前全世界图书馆的变化很大,但是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事实:(1)信息是主要生产力因素;(2)每个人必须检索信息;(3)我们必须创造多媒体时代。克里斯廷·德钱普主席作了题为“世界图书馆界信息交流策略”的报告,提出了国际图联当前三项工作要点:教育、交流自由和标准化。她指出,教育具有广泛的涵义,各种各样的培训也十分重要;就交流自由而言,目前国际图联“信息存取自由和言论自由委员会”(FAIFE)正在着手研究;谈到标准化问题时,她指出:标准化不仅是一份遗产,而且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可以肯定,如果标准化不是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下执行的话,那么最终是要采用标准化的,如果现在不执行,到将来执行的话,肯定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现在世界上有两个组织机构从事图书馆和文献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这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图联。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第46届技术委员会和国际图联书目控制委员 会都致力于这项工作。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菲利普·奎奥(Phillppe Queau)发言,他强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长期、持续的合作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的宣言,他还提及本周在阿姆斯特丹市公共图书馆举行的“书是为人利用”项目实施25周年的庆典活动。国际图联第一副主席伊克塔里娜·格宁娃(Ekatarina Genieva)代表国际图书委员会授予来自葡萄牙的玛丽亚·何塞·蒙拉(Maria Jose Moura)女士1998年度国际图书奖,表彰她创办公共图书馆活动并获得很大的成功。开幕式开始时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之后几千个彩色毛线球在大会的自愿者们与代表们之间互相抛甩,欢乐声中,大家一下子意识到信息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3学术研讨

在本届国际图联大会召开之前,召开了数次卫星会议,主要有8月12-1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议会图书馆》、8月12-14日在荷兰挪德维克召开的《作为通向信息社会之路的公共图书馆:国际图联关于公共图书馆方针的修订》、8月12-14日在挪威特罗姆瑟召开的《为土著民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特征人们服务》和在荷兰科恼召开的《网络技术影响下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联合》等。

从8月14-21日,大会专业委员会按照8个专业部、34个专业组和11个圆桌会议分类,共安排了210个研讨会,提供会上交流的论文有194篇,另外还有34篇张贴论文。内容主要涉及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图书馆自动化和虚拟图书馆、教育与培训、善本、手稿及保护工作、声像和多媒体、为残疾人服务、妇女问题、管理与市场、政府信息和官方出版物、图书馆史、阅读、专业杂志编辑、图书馆建筑与设备、分类与标引、信息技术、书目控制、采访与交换和连续出版物等等。本届大会共精选97篇论文编入论文集,其中英文87篇,占89.7%,法文6篇,占6.1%,西班牙文4篇,占4.1%。在大会两次主要论文宣读的10篇论文之中有我国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缪其浩同志撰写的论文《公共图书馆与全球知识革命》。该同志经中国图书馆学会推荐、文化部领导批准出任国际图联“信息存取和言论自由特别委员会(CFAIFE)”委员。

4大会展览会

展览会于8月16-19日在阿姆斯特丹RAI国际会展中心的展览大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01个公司和机构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服务项目,内容主要有:各种数据库、计算机软件、CD-ROM、文献提供存储系统、联机检索服务、因特网、多媒体、视听设备与材料、家具设备、图书扫描仪、图书期刊装订机和图书期刊等,荷兰埃塞维尔出版社、SWETS公司、德国卡格·索出版公司、瑞士公共图书馆协会BTJ公司、美国OCLC、XEROX文献开发公司等单位不仅赞助了本次大会,而且还派出了较大的参展阵容。在展厅的一角设置了因特网咖啡屋,有几十台计算机,并设立了临时电子邮件地址,供与会代表自由使用,浏览因特网,作网上交流。每个展台产品形式多样,琳琅满目。有些公司还在展厅举办多场新技术报告会,几乎座无虚席。

5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

8月19日举行了第25次国家图书馆馆长会议,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图书馆馆长到会。会议主要就图书馆立法、出版物的呈缴、文化遗产的保护、书目数据库、电子出版物以及新信息技术的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我国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孙蓓欣参加会议并发言。会议还讨论了一些计划,目的在于帮助国家图书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新技术形势,并在发展信息设施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6参观访问

会议期间,大会安排与会代表分赴荷兰(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和比利时18所图书馆参观、交流。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还应德国国家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邀请分别顺访了这两馆。这些图书馆的建筑格局、现代化设施、管理方式和服务态度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访问中,代表们深深感受到“读者第一”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尽力满足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是图书馆员的目标,对于读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图书馆员都会彬彬有礼地尽自己所能热情地回答;如果读者所需要的资料本馆没有收藏,图书馆员可通过馆际互借、全文传递或者以镜像服务器等方式向他们提供。另外,读者还可以打电话办理预约借阅手续,或者通过互联网络访问图书馆的数据库。值得一提的是对身体残疾的读者,尽可能地给予特殊照顾并提供特殊的服务;在建筑设施方面有专供残疾读者行走的道路和使用的卫生间;在阅览区配置了供盲人阅读的计算机,盲人可用盲人键盘操作将文字信息转变成语音信息,这样,盲人也可以“看书看报”了。

7大会闭幕式

在大会闭幕式上,国际图联执委、专业委员会主席西赛尔·尼尔森(Sissel Nilsen)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专业评估并做了专业活动报告;第64届国际图联大会荷兰组织委员会主席鲁迪·范·德·维德(Rudi Van Der Velde)致闭幕辞。

第65届国际图联理事会和大会将于1999年8月20-2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主题为“作为通向文明世界之路的图书馆”,第66届国际图联大会将于2000年8月13-18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主题为“共同的信息:塑造未来的全球图书馆”,泰国和以色列两国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到会发言,欢迎大家前往参会。国际图联第二副主席南希·约翰(Nancy John)宣布第69届国际图联理事会和大会将于2003年在德国柏林举行。

国际图联执委凯·拉舍卡(Kay Raseroka)作了关于国际图联的基金和研究奖金执行情况的报告。

国际图联秘书长利奥·伏格特(Leo Voogt)报告了关于新的国际图联网络镜像库的情况。

8体会

这次赴会,总的体会是,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重大转变和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和信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在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将发生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图书馆的许多方面,如馆藏发展、文献加工、建库及联合编目、通过网络的用户服务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传统的图书馆需要重新思考其使命、宗旨,重新规划图书馆发展的蓝图。

在本届大会学术交流中,许多代表肯定了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是当今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一说法,因特网的使用使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共享,同时通过网络也增加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来源,把图书馆推向无障碍的电子化图书馆时代。有代表指出,关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至今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但都同意数字化图书馆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并可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访问外部信息资源的图书馆的观点。而数字化图书馆的趋势是虚拟图书馆,它是当代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和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近20年来,世界上有许多著名专家纷纷著书立说,认为随着数字化信息大量增加,现代高新技术正迫使图书馆改变信息处理、传递和利用的方式,他们预计在不久的未来,图书馆将要被取代、消亡。在研讨中,大家从实际经验出发,肯定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许多新技术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事物的被取代和消亡。事实证明:在过去的几年中,整个世界的纸张消费在成倍增加,纸质载体仍然是基本的信息载体,印刷资料仍呈有增无减的趋势,而图书馆建筑面积在不断增加,德国、丹麦、法国和英国国家图书馆新馆陆续 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通过参观,看到了西欧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成果、好经验,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的成功典型事例;还有这些现代化图书馆建筑风格、布局和图书馆员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涵养、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扎实的敬业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标签:;  ;  

图书馆事业的新使命:国际旅游联合会第64届大会记述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