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分析论文_张红艳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分析论文_张红艳

(滨海县建筑设计院,江苏盐城224500)

摘要:为了使供能系统优化设计得以实现,使建筑能源消耗得以减少,新型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非常必要。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分析

前言

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贯彻落实开展建筑节能设计。

1建筑节能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建筑施工需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及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无论建筑节能设计还是在详细的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因地制宜,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增加资源利用率,节约建筑成本。

1.2结合环保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处理不好将可能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废渣、废水,污染空气,并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有环保和节能的意识,防止施工作业对水源、土壤以及空气产生污染。

1.3结合使用功能原则

建筑节能应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提升建筑功能和环境品质。提倡有节制地使用能源,同时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尽可能使用回收建筑材料,减少材料浪费。

1.4以人为本原则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困扰。同时要立足长远,为居民未来居住环境做出长远安排。

2建筑节能影响因素

2.1环境因素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要利用建筑周边所处的具体环境,如气流、地形、湖泊、绿地等来创造良好的室内微环境,以降低对建筑设备的依赖。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合理选择建筑地址和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方法为: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包括建筑体量和建筑朝向的确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合理的建筑形体设计是充分利用建筑室外环境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的关键部分,主要通过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得以实现。

2.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日照、降水以及空气流通三个方面。日照会对住户的居住舒适度造成较大影响,过度日照与缺少阳光都会导致房屋温度过高或过低。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地域,由南向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给季风气候带来的影响就更明显,光照不足或者是阳光过于强烈,都会引起人体的不适。虽然可以通过使用空调或者风扇等气温调节方式,但是过度使用这些设备将消耗大量的电能。降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水源的利用上,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是建筑节能必须重视的问题。空气流通主要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影响能源的消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式会造成空气流动的不同性能,高度相似的建筑物如果建于街道两边就会形成漏风现象,提高风速,进而加快了建筑物的热消耗。

2.3工艺因素

节能材料有隔热和蓄能两种。隔热一般是通过使物体表面的热转移和固体导热系数降低,隔热材料则是指表面热转移以及固体导热系数比较低的材料。使用隔热材料能够使室内外的热量传递降低,进而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使室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降低各种空气调节设备的使用,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蓄能材料指的是延缓日照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减少室内温度随着室外较大温差而产生的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节能具体分析

3.1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利用

建筑南北向布置,冬暖夏凉,对节约能源有利;房间尽可能使用两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对夏季降温有利,使空调能耗降低;适当的窗墙比、良好的建筑朝向对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有利;建筑设计中使用简单规整的板式建筑体形,尽量减小建筑体形系数等,都是建筑节能的可靠办法。

3.2地面节能设计

在实施地面节能设计活动中,设计者需要重点做好地面基层的处理工作。这就需要地面基层的施工流程一定要与施工设计的标准相符。在节能材料的选用时,设计人员需要依据房屋建筑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标准,充分考虑所选节能材料的质量和属性,包括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做好被封闭处的材料粘结、厚度以及隔热桥的严格验收工作。设计人员在对地面节能设计项目实施检查验收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实施验收,主要是检查各层间的粘结情况,假如不够牢固,需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员,并及时做好处理。

3.3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节能设计所涉及到的设计工艺主要包括了保温板、保温砂浆。在实施房屋墙体节能设计时,选取高质量的隔热保温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如此能够减少能源消耗。保温材料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实施分层设计,还应该保证各层牢固的黏结在一起。墙体节能设计要求配备图标以及文字说明以便于验收工作的实施。砌筑时使用空心砖,做到错缝相搭。砌筑完成后,及时清理砖缝中的杂物。为了有效增加墙体的砌筑质量,还需要规范化的管理设计现场,保证做好现场施工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实施。

3.4门窗节能设计

建筑自然通风指的是建筑开口位置由于有压力差存在造成空气发生流动的情况,根据压力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风压、热压、风压热压相结合以及机械辅助四种通风方式。由于不同地域的温度、封堵和太阳辐射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自然通风上有不一样的要求。在我国北方的建筑要求有良好的保温性和气密性。自然通风主要是实现室内空气最低程度的换气,因此很多情况使用的是热压通风方式实施换气。我国南方由于处于高温热湿地带,所以蒸发制冷是实现自然通风的最好办法,因此大部分建筑使用的是开放扩大风量的通风设计方法,同时还会使用多片板玻璃,实施分离和密封处理,使得玻璃之间形成一个干燥的气体空间,进而能够防止水气在外层玻璃上形成雾气,达到增加门窗透明度和保温隔热的效果。

3.5房顶保温隔热设计

在房顶的设计中,要加强房顶的保温隔热构造,根据具体情况安置保温隔热层。还能够在建筑顶部种植合适的植物,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此外,在建设施工时,需要在混凝土强外侧表面上预埋铁件时应该做好防锈工作;在檐口的构造过程中,要确保屋顶保温层可以搭过墙身,并和外墙的保温层橡胶结合,防止房屋顶棚发生结露的情况。

3.6地源热泵设计

低能耗的地源热泵供冷供暖系统是一种利用清洁能源的新技术,能够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供冷或者供暖,进而满足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同时,系统使用的是地源热泵技术供应24小时生活热水。空调系统的地源热泵寻呼机能够使用热回收技术,将夏天制冷排出的热气实施回收,用来加热生活用水,如此就能够不用增加额外费用。机组内要求使用内置独立的热回收回路来实施独立加热热水,冬季的地源热泵主机能够提取地下的能量。通过研究数据,地源热泵主机消耗1kw的能量,住户能够得到3kw的能量,这种节能方式还是非常经济合算的。

3.7新能源利用

新能源一般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近几年,伴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太阳能发电技术已越来越成熟,现在,己有很多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加上太阳热水器技术发展很早,已拥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得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节能领域获得十分广泛的应用,其设计技术也相对十分成熟。在利用地热能时,一方面可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地热能。风能发电在多风海岸线山区和易引起强风的高层建筑中使用。

4结语

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节能设计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筑设计人员只有进行节能设计方法的深入研究,才能做好节能设计,才可以真正减少建筑运行损耗,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娜.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2013(7)

[2]张忠.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相关问题的分析[J].研究探讨,2012(8)

论文作者:张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分析论文_张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