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银行论文

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指央行放松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使利率能够准确、灵活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过程。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商业银行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协商确定各类金融产品定价。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冲击是存贷利差承压,定价能力亟待提升,风险管理面临挑战。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模式发生的趋势性变化和结构性调整,探究其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所蕴含的风险,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提供启示。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理论分析

      针对利率市场化的现有研究一般认为,利率市场化给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带来冲击,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富特色的经营策略、调整业务结构加以应对,同时也刺激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发展,从而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

      (一)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率和利差的影响

      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多数国家的存贷款利率出现了显著上升[1]。从世界范围来看,二战后世界各国实施利率管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通过压低利率鼓励投资和生产发展、资本积累;二是避免金融机构过度竞争盲目提高利率,从而增大金融风险。因此,管制下的利率普遍低于市场自发决定的均衡利率水平。由此带来的市场扭曲包括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银行实施信贷配给,以及体制外的民间借贷盛行和金融脱媒。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并向市场均衡水平回归。

      存贷款利率均存在上升动力的同时,由于来自金融市场以及银行同业的竞争,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大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会在短期内出现收窄[2]。这一趋势将影响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银行过去单纯依靠规模粗放扩张赚取利差收入的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分析也表明,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银行利差大幅下降,从长期来看,利差可能维持平稳甚至出现上升[3-4],这主要得益于银行提升特色服务和议价能力,具体将在下一部分业务结构调整部分进行分析。

      (二)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业务结构的影响

      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多以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提高为背景。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往往伴随着存贷款增速的放缓和结构调整。

      存款在银行负债中所占的比重将趋于下降[5],与此同时,无息支票存款占比下降、付息存款占比上升[6],这种结构调整直接导致银行存款业务的资金成本上升。

      贷款方面,出于对高风险溢价业务的追求,银行贷款业务的重点将由大企业转向中小企业以及消费贷款[7]。与此同时,银行会通过在某一地区深度经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而增强客户的粘性,以提高议价能力。一般认为,中小银行的组织结构更加灵活,比大银行更贴近客户,因而在争取高收益贷款方面更具优势。基于上述判断,从理论上来讲,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会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得到缓解,从而有利于创新创业以及经济增长。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赖于银行业务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并应当加强监管,以防范银行过度投机危害经济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利率市场化对表外业务创新的影响

      在传统存贷款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的情况下,一些大银行会借助自身在业务领域、资源方面的优势进行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服务[4]。其优点在于:一方面有助于稳固客户关系,通过交叉销售形成不同业务之间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降低单一业务的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有助于银行更好地应对经济形势的波动,获得稳定的财务绩效。

      (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早期的研究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中间业务以及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和分散风险[8],与此同时,原先为了规避利率管制而开展的部分表外业务可能回归表内,也降低了银行业的风险。

      然而,现实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赋予银行业务自主定价权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剧烈的利率波动和利率风险的增大[9],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破产、重组的概率大大增加。美国、日本、韩国等众多国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银行业危机[10-11]。

      除了外部竞争环境之外,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银行对风险的偏好增加。银行对高风险高收益业务的追求,过度依赖非利息收入、靠存款以外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12]。近年来,美国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加,相关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泛滥,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为各国敲响了加强监管的警钟。

      综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冲击着商业银行旧有的运营模式,而商业银行的变革和应对方式不仅影响着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也关乎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一般认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主要策略包括两方面:第一,在传统存贷款业务方面,通过特色和差异化经营,增强议价能力;第二,进行业务创新,拓展表外业务收入来源,增强银行财务稳健性。

      三、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与概况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与进程

      美国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后,加强了金融监管,颁布了对利率进行管制的“Q条例”——美联储的会员银行不得为活期存款付息,并且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设定了上限。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对储户失去了吸引力;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货币基金的兴起,导致存款大量流失,美国的银行业出现了严重的“脱媒”现象。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始于1970年,到1986年基本结束。其改革进程遵循着从大额到小额、从长期到短期的原则逐步推进。首先放松的是对于大额定期存单的利率管制;其后逐渐允许金融机构引入各种创新型的存款账户,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等;与此同时,不断放松直至废除各种存款账户的利率上限,Q条例完全终结。

      (二)金融监管及技术环境变化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一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市场迅速发展,金融管制放松,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均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重要影响。

      首先,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经历多次重大调整后,美国证券市场的规范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逐渐发展成熟,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上的主导,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日益受到重视。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极大竞争,存贷款业务流失、金融“脱媒”现象迫使商业银行寻求新的利润来源,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趋于多元化。

      其次,金融监管的放松拓宽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外,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里格—尼尔银行跨州经营及设立分行效率法》,取消了对银行跨州经营的管制,极大地刺激了美国银行的收购、兼并重组;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打破了长达60多年之久的分业经营体制,普通的商业银行也可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参与保险和证券等业务。

      最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丰富了银行的业务渠道,也带来了银行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的变革。自动柜员机、网络银行的引入使得银行可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服务;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和复杂计量模型的风险管理方法使得银行的管理运营更加高效、精准;而衍生工具的创新则为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压缩。然而从长期来看,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业务结构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后美国银行业调整风险偏好,提高贷存比和高收益贷款比重,促进了净利差的稳定和提高。

      (一)传统业务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可以使用净利差指标衡量(净利差=净利息收入/总资产)。美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走势如图1所示。

      

      图1 美国商业银行净利差

      数据来源:根据FDIC网站数据整理。

      在1970-1986年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美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并没有因为失去政策保护而持续下降,反而迅速调整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反映出商业银行在获得了定价能力后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管理和定价提升了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具体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刚刚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出现短暂下降,从1974年开始便稳步上升,并在1992年达到最高的3.8%;此后随着银行总资产(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大幅增加而有所下降,直至2008年达到最低点2.6%。

      (二)贷款业务结构

      美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可以大体划分为如下几类:(1)房地产抵押贷款;(2)向存款机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3)农业贷款;(4)工商业贷款;(5)个人贷款;(6)政府部门贷款;(7)其他贷款。其中,比重较大的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工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这三类贷款所占比重的变化,存在如下几个趋势(见图2)。

      

      图2 美国商业银行贷款结构

      数据来源:根据FDIC网站数据整理。

      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美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比重出现明显上升。究其原因:一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具有抵押物,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比较安全,而且这一时期美国房地产价格处于上涨周期。二是美国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导向和对“两房”的支持,导致高风险溢价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衍生产品快速增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对高风险业务的追逐。房地产抵押贷款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一直持续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才出现逆转。

      第二,美国商业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的贷款所占比重和绝对金额均出现大幅下降。这一方面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企业融资活动产生的分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美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制造业的空心化有关。

      第三,美国商业银行向个人发放的(消费)贷款占比在20%左右,近年来比较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房地产贷款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挤压。

      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伴随着资本市场的竞争分流,美国商业银行将贷款业务的重心由工商企业贷款转向房地产抵押贷款。从表面上来看,银行获得了安全而高回报的业务,然而房地产抵押贷款期限长、风险大,且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的累积。

      (三)存款业务结构

      美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自于吸收存款、拆入资金、次级债券,以及其他负债。其中,存款在负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1960年高达97%;之后随着竞争性金融产品的出现,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存款比重不断下降,至2008年前后降至最低,仅为72.5%;近年来这一比重有所回升,至2014年底存款占比约为85%。

      与此同时,美国商业银行的(国内)存款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如图3所示,美国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所占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呈上升态势,且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了更大幅度的攀升;定期存款占比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大幅上升,之后逐步下降;活期存款占比一直稳步下降,在2007年达到最低点,之后略有回升。

      造成这种走势的原因可能包括:

      首先,美国低储蓄率和较高的储蓄存款占比并存,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居民收入的分化。收入不同的美国家庭在储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中能做到有所结余并储蓄的不足七成,而5万到10万美元的家庭中超过八成都能有储蓄。

      其次,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重的下降主要源于其他金融资产的竞争,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对美国居民的吸引力较高。有统计显示,最近十年,投资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获得的平均收益,要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个百分点以上。而电子支付方式的兴起,也给活期存款带来较大冲击。

      活期存款比重的下降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利息成本大幅上升,而定期存款比重的下降则不利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这一时期美国商业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长期贷款增加,容易形成期限错配。

      

      图3 美国商业银行吸收国内存款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FDIC网站数据整理。

      

      图4 美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根据FDIC网站数据整理。

      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一)非利息收入占比

      利率市场化后,美国银行业通过综合化经营,调整业务结构,提高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增强核心竞争力。图4所示: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开始,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从最初不足20%持续攀升,至2003年达到最高点44%。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一比重有所回落,2014年约为3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危机后美国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业务的回归。

      美国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定位和经营战略,开拓中间业务的能力也不同。根据2014年年底的数据,美国商业银行中,资产大于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约为38%;而其他中小银行这一比例约为21%。

      (二)非利息收入结构

      按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监管要求,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分为四个类别:(1)托管业务收入;(2)存款账户服务收入;(3)交易账户盈亏;(4)其他非利息收入。根据2014年年底的数据,四部分的大体结构如表1所示,其中,第4项“其他非利息收入”占比最大。

      

      从2001年起,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占比最大的“其他非利息收入”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包括7项[13]:投资银行收入、风险投资收入、资产服务收入、证券化资产交易净收入、保险业务收入、资产销售盈亏、其他非利息收入。

      为了了解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的动态调整,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后(2006年、201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如图5所示。

      

      图5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具体构成

      数据来源:根据FDIC网站数据整理。

      一方面,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始终是“其他收入”,包括比较传统的中间业务,如支票、汇票及本票费,保管箱与自动柜员机使用费,自有物业出租收入等,且这部分收入所占比重在危机后有大幅上升;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交易收入占比在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大幅下降。

      由此带来的启示在于,银行表外业务应以服务客户为主,更为安全和多元化,高风险的表外业务不应当成为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收入来源。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从传统业务和非利息收入业务两方面分析了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的经营趋势和结构性的调整。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在传统业务方面,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存款成本上升而贷款业务遭遇竞争出现“脱媒”,可能在短期内给银行以较大的不利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代表传统存贷款业务盈利能力的下降,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和应对。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增加高收益贷款比重,则传统业务的净利差可能不降反升。另一方面,传统业务净利息收入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过度追求高风险溢价业务,可能导致银行贷款投向期限长、风险较高的房地产领域,导致期限错配和市场、信用风险增大,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不利于金融稳定。

      其次,在非利息收入业务方面,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收入来源多元化有助于风险对冲和维持经营业绩的稳健。其中,资产证券化交易收入占比在次贷危机后出现了大幅下降,而传统的无风险中间业务占比大幅上升。由此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表外业务应以服务客户为主,更为安全和多元化,高风险的表外业务不应当成为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收入来源。

      七、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日益要求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来提高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避免由于利率管制带来的金融扭曲及其风险。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被寄予了诸多期望,包括:通过创新活跃金融市场,提高银行竞争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为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等。然而,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是逐利的,在更大自主定价权和更大竞争生存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可能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承担过高的风险甚至投机,扩大金融业不稳定因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应当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避免风险的积累。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经营转型,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加快建立存款贷款模式、市场交易模式、价值管理模式三种模式并重的新型经营体系,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格局。商业银行应借鉴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业务的经验,培养客户忠诚度,围绕核心客户深挖价值,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商业银行不仅要获取资金的风险对价收益,还应注重服务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增值服务收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调整风险偏好,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将更多的信贷资源投向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和消费领域。建立完善、高效的风险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落实适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大银行具有规模大、网点多、综合能力强等优势,应向综合化、全能型、国际化大型银行方向发展,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中型银行应走与自身经营特色和业务优势相匹配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差异化特色,不同类型的中型银行可选择在某项业务方面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小型银行应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作为其核心客户,形成特定的客户群。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可通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境外商业银行开展合作从而实现对客户的综合化及跨境金融服务。

      其次,在利率市场化、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要加强金融监管的统筹协调。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利差收窄、盈利下降的挑战,短期内部分商业银行可能会通过价格手段争夺市场,引发过度竞争。为消化高成本存款,部分银行的风险偏好会上升,可能导致高风险领域的信贷膨胀,经营风险增加,综合经营可能带来跨市场风险传播。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应重点加强对综合经营所带来的跨市场风险传播的风险检测和监管,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促进其规范发展,营造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存贷款业务和高风险的投行业务之间建立一定的风险隔离。同时要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银行的自我约束,避免道德风险。

      再次,要警惕房地产贷款的过快增长以及房价泡沫所引发的风险。近年来,由于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各种表外信托业务将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等,一旦房价走势出现逆转其中隐藏的风险值得警惕。

      最后,要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以吸引更多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往往伴随着企业风险过高,抑制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银行持有过剩的流动性转而通过各种渠道追逐高风险的房地产市场、股市,投机性增强,不利于整个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只有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品质,才能逐步营造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良性的互动。

标签:;  ;  ;  ;  ;  ;  ;  ;  ;  ;  

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启示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