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蒋玉民

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蒋玉民

蒋玉民

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山人民医院 154105

【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包炎的药物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心包炎患者,将其药物治疗情况,总结用药方法。结果: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全部患者症状得以改善,其中18例Ⅱ级转为Ⅰ级;12例Ⅲ级转为Ⅱ级;2例Ⅳ级转为Ⅲ级。结论:心包炎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因此在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是成功治疗心包炎疾病的关键。急性心包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包炎;药物;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drug therapy and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acute pericarditis.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32 patients with acute pericarditis admitted in -12 month in January 2017,and summarize their medication. Results:after rational drug treatment,the symptom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improved,18 of which were grade I to grade I,12 in grade III to grade II,and 2 in grade IV to grade III. Conclusion:pericard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refore,taking correspon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clinic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ericarditi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te pericarditis is better,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acute pericarditis;drugs;treatment.

引言

急性心包炎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发的。患者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疲劳乏力等,心脏听诊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检查出现一系列心电异常变化。该病的病因较多,有的是心包自身的疾病,有的是全身疾病引起的心包病变,因此急性心包炎的治疗需对原发疾病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解除和缓解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本文就32例心包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总结分析如下:患者必须住院观察、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必要时可使用吗啡类药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急性心包炎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在12~76岁之间,病程为2~31个月。按照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2例。全部患者不同程度的胸痛。有的剧痛、刀割样痛,有的是钝痛或压迫样感。部分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气急、心悸、胀痛、疲劳、食欲不佳。个别患者伴有水肿、颈动脉怒张等。

1.2方法

32例患者进行住院观察治疗。首先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镇痛药物治疗。疼痛严重的患者给予吗啡类药物治疗。吲哚美辛是消炎痛药物,口服首剂25---50mg,一日三次,以后减量,每次25mg至疼痛缓解后可停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阿司匹林每次0.3---0.6g,一日三次,必要可没隔4小时服用一次。对于疼痛严重无法忍受的患者可给予吗啡类药物如杜冷丁。口服每次50~100mg。极量:每次150mg,每日600mg。皮下注射或肌注:每次25~100mg,极量:每次150mg,每日600mg。2次用药间隔不宜少于4小时。心包炎患者止痛的同时需进行病因治疗。风湿性心包炎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风湿治疗。口服泼尼松,每次15~20mg,每日2~3次。2~3周取得满意疗效后后逐渐减量,总疗程6~8周。结核性心包炎者,采用相应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成人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按体重每日口服5mg/kg,最高0.3g;小儿按体重10—20mg/kg,每日不超过0.3g,顿服。2如果肌内注射治疗剂量同上。重症病例需静脉滴注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释后静滴,一日0.3—0.6g(注射多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抗结核治疗药物还有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等。急性心包压塞时,行心包穿刺抽液。心包穿刺抽液是解除压迫症状的有效措施之一。

1.3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Ⅰ级:有心脏病,平日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导致疲劳过度、心悸等。

Ⅱ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引发过度疲劳、心悸等。

Ⅲ级: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就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等。

Ⅳ级:患者不体力活动完全受限。无任何活动时也出现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2结果

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全部患者症状得以改善,其中18例Ⅱ级转为Ⅰ级;12例Ⅲ级转为Ⅱ级;2例Ⅳ级转为Ⅲ级。

3讨论

心包炎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胸骨后、心前区疼痛是急性心包炎的主要特征。

急性心包炎疼痛部位为胸骨后、心前区,疼痛主要出现在纤维蛋白渗出阶段。疼痛常因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等等而加剧。当患者坐位或前倾位时疼痛减轻。因此心包炎患者治疗时需卧床休息,尽量不要活动,以减轻和缓解疼痛。吲哚美辛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不宜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盐同时应用,不能增加疗效,而肠胃道副作用明显增多,并可增加出血倾向。异肼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生物膜穿透性好,由于疗效佳、毒性小、价廉、口服方便,故被列为首选抗结核药。主要用于各型肺结核的进展期、溶解播散期、吸收好转期,尚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等。该品常需和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克服耐药菌。泼尼松,中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等作用,与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炎、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作用。

急性心包炎的实验室诊断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化验、心脏CT或心脏MR。临床治疗前,需借助相应的诊断确诊心包炎的病因,方可对症诊疗。积极控制结核病和HIV的流行能显著减少心包炎发病率;积极治疗各种肾脏疾病,防止发展成终末型肾病是减少尿毒症性心包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各种疾病一旦出现急性心包炎,尚无有效措施预防其发展成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因此心包炎的预防很重要。总之,在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是成功治疗心包炎疾病的关键。急性心包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莉.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0):81-82.

[2]张文博,徐文香,李翠香,等.急性心包炎诊断治疗的新近观点[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1):29-32.

[3]陈凤君.急性心包炎治疗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7):206-207.

论文作者:蒋玉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探讨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蒋玉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