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研究论文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研究论文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研究

刘幸满

(浙江美能电气有限公司,浙江 安吉 313300)

摘 要: 本文对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精准定位全面预算管理、树立岗位责任制,提高执行力、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全面预算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措施,旨在制造型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渗透到财务管理中,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其长远发展。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风险防控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型区域的财务内控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制造型企业重要的生产销售手段,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完善制造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一、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的常见问题

1.财务内控缺乏科学的工作指标

由于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的发展速度一度停滞不前,利润出现大幅度下降,因此企业在注重市场环境变化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内部管理的建设。但就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建立相关的内控体系,但对于财务工作的管理效用不大,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内部的岗位责任及工作指标不够明确,进而导致制造型企业的财务内控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且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财务内控执行力不强,管理环境差

制造型企业的管理环境是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基本,但由于企业受到传统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其管理环境较差。在财务部门内部,由于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大部分的会计师没有做到持证上岗,管理人员只注重生产效益,而轻视内控管理,导致财务内控的执行力不强,对于各个部门的管控没有落到实处,对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缺乏规范化的管理,相应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也不够完善,进而导致财务内控执行力不强[1]

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课堂环境中的两个动态因素,构成了英语教学学习的内因和外因。英语学习的有效性一般取决于学习者本身,为了让学生按建构主义的主张来学习以实现知识合作建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和发展能力。教师A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反思的比较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学到知识。

3.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

在制造型企业的财务内控工作中,应当将考核工作从定性走向定量,进一步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员工的绩效考评中。但就大多数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实际的财务内控工作中,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容易导致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发生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及管理者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

4.缺乏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

在制造型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要想全面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通过各个部门与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将财务内控工作作为企业整体性的活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内部的沟通。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从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入手,要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管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与管理效率,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控制企业的成本投入与支出。员工要明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与战略性发展目标,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进而为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2]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了交通系统智能化的研究工作。其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注重体系框架和相关标准的构建工作,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都居于国际前列。

二、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1.精准定位全面预算管理

财务内控的目的就是要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但在实际的财务管控过程中,企业内部普遍存在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的现象,甚至有些制造型企业调用会计人员来进行风险防范的工作,不仅从根本上影响风险防控的效率,还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在涉及到企业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没有对投资方的负责情况及盈利水平进行预先调查,进而导致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不稳定性。对于风险系数较大的项目,没有指定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由此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对制造型企业的战略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执行力

1.2.1 云南稻作分区 对云南省128个县(市、区)的气候和稻作类型进行分区。气候类型划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北温带共7个气候带。稻作分区:A滇中一季粳稻、籼稻区;B滇南单、双季籼稻区;C南部边缘水、陆稻区;D滇东北高原粳稻区;E滇西北高寒粳稻区。

制造型企业的管理,主要由资金管理、人力管理及风险管理几个部分组成,在财务内控管理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与财务工作的执行力会对企业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要明确责任制,做好人力管理的工作,将企业的工作合理的分配给员工,使员工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在财务风险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员,并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将制造型企业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务必做到职责清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另外,要结合市场环境及需求的变化,将财务预算工作及审查工作进一步纳入到岗位规划中。

3.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全面预算资金管理

制造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要想进一步适应市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就要从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入手,加强风险控制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结合制造型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与经营状况,对生产产品的市场进行分析,注重市场调研工作,根据企业各个产品的销售利润及市场需求,进行全面的预算编制工作,将风险防范工作做在事前,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同时注重事中的延伸管控与事后的监督工作,对于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负债情况进行探究,注重对于融资及投资工作的风险管控,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不断建立财务风险防控机制,进而避免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发生[3]

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

在制造型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财务内控意识。因此,企业应该在内部成立相应的监督部门,对于整个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流程进行监督,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及软件,对整个财务内控工作进行实时监控,进而从根本上避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同时对基层员工及管理人员起到约束的作用。另外,针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结果,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差异,制定不同的考核模式与内容,保证考核数据库的真实性、准确性,将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与员工的实际利益挂钩,进而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自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造型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势在必行。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从提高自身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入手,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让企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建设中,有效落实财务内控工作,为各项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惠明.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设计及实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8,(34):219-220.

[2]郭晖.制造型企业成本管控方法之探究[J].纳税,2018,12(34):275-276.

[3]封安军.关于标准成本法在制造型企业运用的实践与探讨[J].经贸实践,2018,(22):163.

[4]江君其.试析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全流程成本费用管理模式[J].财会学习,2018,(31):89,91.

标签:;  ;  ;  ;  ;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内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