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农村幼儿安全体系论文_王陆平

构筑农村幼儿安全体系论文_王陆平

◆ 王陆平 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乡幼儿园 251900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本文阐述了农村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加之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对幼儿缺少必要的教育,幼儿安全意识淡薄,幼儿生命安全容易受到直接的威胁;并立足农村实际,结合幼儿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构筑 农村 幼儿 安全体系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所以意外事故较多。而农村由于特殊的环境,有别于城市,存在着不同于城市的安全隐患。

一、农村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特殊的生活环境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有许多废弃闲置的房屋、坑塘等,而农村很少有可供幼儿娱乐的设施,幼儿的好奇、好动及无知使这些地方成为幼儿嬉戏玩耍的常去之处,也使这些地方成为多发事故之处。再者,农村很少有专门存放农具、农药、种子等生产用具的库房,幼儿能随手接触到这些物品,在农村常能听闻幼儿被锋利的农具划伤或误服农药中毒的惨剧发生。

2.特殊的意外事故安全隐患。农村树木、柴草多,雨季道路泥泞,幼儿没有安全、危险意识,也缺乏判断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所以摔伤、玩火烧烫伤或从高处跳下致伤多有发生,让人防不胜防;农村牲畜多,幼儿被牲畜咬伤或踢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和乐观。

二、减少农村幼儿伤害事故的对策

农村特殊的环境及特点决定了必须立足农村实际,从幼儿自身的特点出发,来构筑农村幼儿安全体系。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

1.熟悉周围环境,发现不安全因素。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幼儿意外事故多发生在家庭、游戏场所和道路上。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家长和老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让幼儿熟悉和了解这些场所中常见物体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2.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由意识逐步转化为个人认知,逐步形成相应的观念、态度,并且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来。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游玩、讲故事、读儿歌、看图画、看电视、录像等帮助幼儿熟悉周围环境,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树立自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安全技能,教育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首先,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是维护幼儿安全的最佳方法,这不仅是提高孩子安全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孩子应付突发意外、逃离危险的必备能力。其次,要树立安全的行为榜样。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模仿性极强,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时刻注意为幼儿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例如教师使用工具、餐具、电器时要小心翼翼。教师和家长要给幼儿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幼儿进行操作,掌握安全技能。再次,可开展模拟演习活动,使幼儿从中学习安全防护措施。如:为了预防火伤,要告诫幼儿,万一衣服着火,不要惊慌、到处乱跑,而要做好三步曲——“停步——倒地——翻滚”,然后让幼儿逐一演习。最后,要加强幼儿的体能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响幼儿自护能力从而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

4.幼儿园、家庭密切配合,保障幼儿安全。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仅靠教师在幼儿园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是远远达不到教育目标的,因此,全社会都应重视幼儿安全,不断健全法制,提高全民安全法律素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重视幼儿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首先,要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安全意识差,然而,相当多的安全隐患存在于家庭中,教师不便进行指导。因此,可通过开展家长课堂等活动,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在平常的生产生活中,从自我做起,生产用具要专门存放,废弃房屋、坑塘要及时处理防护,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在家中有许多危险物品,像炉子、农具、剪刀等,不能因危险就设置各种禁区,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父母不在家,幼儿独自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其次,要建立健全家长接送制度。在农村大部分幼儿无人接送,可通过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建立家长接送制度,要求家长在有紧急事情时可由爷爷奶奶或可靠的邻居代接。这样,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园一致教育,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健康、安全地成长。

总之,我们要以对国家、对家长、对幼儿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幼教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高度重视幼儿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加倍防范、长抓不懈、确保平安,让幼儿时时、处处、事事把安全放在首位,让每个孩子都安然无恙地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平安、快乐、健康地成长。

论文作者:王陆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  ;  ;  ;  ;  ;  ;  ;  

构筑农村幼儿安全体系论文_王陆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