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病毒复合检测技术的建立

对虾病毒复合检测技术的建立

袁军法[1]2004年在《对虾病毒复合检测技术的建立》文中提出本文综合介绍了对虾病毒性病原的研究现状和病毒性疾病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同时对应用于对虾病毒性病原的诊断和检测方法做对比分析。根据WSSV,TSV和HPV叁种病毒病原在我国境内流行的现状,建立这叁种重要的对虾病毒复合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分别利用点杂交和PCR-ELISA原理建立了对虾病毒复合核酸点杂交的检测技术和RT-PCR ELISA同时检测WSSV,TSV和HPV的方法。并克隆TSV叁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为后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抗原。本文主要结果如下: 1.复合核酸点杂交检测技术利用不同的修饰基团(地高辛,生物素和荧光素),分别用PCR或随机引物法标记核酸,通过点杂交,选择不同的抗体和底物,利用在硝酸纤维素膜基质上发生的颜色反应来诊断病毒核酸的存在与否。分别建立了同时检测WSSV和TSV,以及WSSV、TSV和HPV的复合点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提纯核酸和感染组织的灵敏度分别为10和100pg。该项检测本技术可以节省检测的成本和时间,为对虾病毒性病原诊断提供更简单快捷的技术 2.复合RT-PCR ELISA在RT-PCR的基础上引入了固相DNA分子杂交步骤,建立复合RT-PCR ELISA同时检测叁种病毒的方法。该体系以提取组织的总核酸粗制品为模板,以通过生物素—链亲和素桥固定在96微孔板上的寡核苷酸作捕获探针,与经PCR标记地高辛的检测探针杂交,通过颜色反应来达到检测病毒核酸的目的,提高RT-PCR检测样品的特异性和核酸杂交的灵敏性。 3.TSV主要结构蛋白原核表达 将TSV叁个主要的结构蛋白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上,导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形成N端融合的融合蛋白,经与标准分子Marker比较,表达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4.2,43和51.4kD,去除融合的氨基酸后的分子量分别为51.7,41.5和21.4kD。表达产物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为后期免疫检测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任聪[2]2008年在《复合荧光PCR同时检测WSSV和IHHNV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水产品。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病毒性病害,给我国大部分对虾养殖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合介绍了对虾病毒性病原的研究现状和病毒性疾病诊断技术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境内目前对虾的两种主要疾病,本研究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复合荧光定量PRC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检测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厦门地区水产品市场抽样虾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得到有效验证。旨在为口岸动物检疫建立一套适合大多数检疫部门实验室使用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试验建立了两重普通PCR反应体系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方法。设计两对针对WSSV及IHHNV特异性的引物,优化了高效多重PCR反应条件,达到同时快速、灵敏地检测WSSV及IHHNV感染对虾的效果。2、建立了TaqMan探针检测对虾白斑病(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标准曲线,能够在病毒检测中进行绝对定量,最低能检测10个病毒,在实际检测运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3、本文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荧光定量PCR体系同时检测对虾白斑病(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选择保守区域同时设计各自的TaqMan探针及其引物。标记多种发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对影响PCR反应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优化,能够在病毒检测中进行相对定量,在实际检测运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刘鸿玲, 刘敏, 闫冬春[3]2011年在《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复合检测》文中研究指明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是常见的2种DNA对虾病毒,在虾类养殖业中经常会出现混合感染。因此,建立这2种病毒的复合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基因库中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了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对这2种病毒PCR复合检测的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退火温度55℃,主要试剂Mg2+终浓度为3mmol/L,dNTP终浓度为0.4 mmol/L,引物终浓度为0.8μmol/L。进一步比较了在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下,检测单种病毒和同时检测这2种病毒的灵敏度差异。

邓应能[4]2011年在《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具有改善水质、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等作用。本论文通过养殖试验,研究了生物絮团在不同养殖系统的形成条件及其最适养殖模式的建立。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具有改善水质、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的作用。本文尝试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凡纳滨对虾试验性封闭养殖系统中,首先以蔗糖为碳源研究了形成生物絮团所需适宜添加量,进一步研究了形成生物絮团所需添加的最适碳源和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凡纳滨对虾的适宜养殖密度。结果表明:用42%蛋白含量的饲料养殖凡纳滨对虾,在密度为150和300尾/m2,每天按饲料量的77%在水体中添加蔗糖的条件下,生物絮团4d即可形成,在84d的养殖期内,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虾成活率在80%以上,取得较好的养殖收获。第二部分是以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无节幼体为养殖对象,研究生物絮团在对虾幼体变态过程中的作用模式。试验以不同浓度的蔗糖为碳源,研究对虾变态存活情况;在蔗糖浓度为20 ppm的碳源下研究育苗水质参数和不同时期培育生物絮团对对虾变态存活的影响差异。叁个实验设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都设置2个平行组。结果表明:第一个条件在养殖中国对虾无节幼体下,20 ppm与40 ppm的蔗糖试验组之间在不同时期变态率差异不显着,分别为13.6%和7.4%,但传统育苗方式与它们相比,具有显着性优势,为35.8%,其它蔗糖浓度最终无转变成仔虾;第二个条件在养殖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下,pH在20 ppm蔗糖浓度下,变化幅度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在生物絮团形成后,pH也趋于稳定在8.05,氨态氮浓度与亚硝酸盐浓度在20 ppm蔗糖浓度下均能得到较好控制,而在传统模式对照组中不断升高;第叁个条件在养殖中国对虾无节幼体条件下,传统育苗、无节幼体放养前两天培育生物絮团、无节幼体放养即培育生物絮团和蚤Ⅲ期开始培育生物絮团最终存活率分别为35.8%、13.6%、23.3%和67.9%,其中无节幼体放养前两天培育生物絮团和无节幼体放养即培育生物絮团的差异不显着,其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最终确定在蚤Ⅲ期开始培育生物絮团为最佳的育苗方式,中国对虾最终存活率达到67.9%,换水量仅为6.25 m~3。因此,生物絮团作为一种改善水质的先进技术,在对虾育苗过程中的合理运用能显着提高对虾育苗成活率,维持水质稳定并大量减少水体交换。第叁部分是以日本对虾为养殖对象,研究生物絮团技术在铺设稻壳工厂化养殖日本对虾过程中的应用。在生物絮团的不同培养方式和不同养殖密度下,研究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效果。试验由于受到日本对虾苗种质量问题的困扰,导致此次试验结果不理想,最终没有养殖出成品虾,但在实验过程中,前期部分水质及生长存活数据表明:直接在养殖水体培育生物絮团与添加发酵菌液培育生物絮团,在前期对虾生长上都能比在工厂内换水养殖日本对虾的作用更显着,而在室内室外不同密度养殖条件下,日本对虾密度为300尾/m~3的室外养殖更具有优势性。第四部分是以大菱鲆为养殖对象,实验在试验桶内进行,对生物絮团技术在大菱鲆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试验,以生物絮团不换水养殖为实验组,传统井水控温养殖为对照组,每组2个平行。结果表明大菱鲆能适应生物絮团的环境,存活率达到70%,并且生物絮团能稳定水体氨态氮与亚硝酸态氮浓度,保持大菱鲆适宜的水质条件,但pH在生物絮团形成过程中存在波动,可用化学试剂进行调节以适合正常养殖。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产品质量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应用生物絮团技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本试验为小水体试验,仅为初步探索,生物絮团在大菱鲆的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需深入研究。

郭银汉[5]2000年在《福州地区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及流行病学》文中提出对虾病毒病的泛滥严重阻碍了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摸清福州地区对虾病害的主要致病病原入手,开展了对主要致病病原的形态、超微病理学、基因组性质以及病害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将该病原与其它地区类似的病原进行了性质比较,探讨了该病原的分类地位,并为其命名。 为了保证病原诊断和病害鉴定的科学性,我们精心培育了6组不同品种的SPF对虾。然后,用这些SPF对虾进行病害致病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了福州地区的对虾病害主要是病毒性病害,其主要致病病原是一种不形成包含体的杆状病毒。该病毒的完整粒体有囊膜,负染观察可见病毒粒体有尾。病毒的直径和长度波动较大,大部分病毒核衣壳长280-320nm左右,直径60-75nm左右,但少数病毒核衣壳的长度和直径变化很大,最长的核衣壳长度超过600nm,最细的核衣壳直径只有40nm。病毒在细胞质中装配成熟,不形成包含体,但有时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病理结构——封入体。该病毒的基因组为ds DNA,大小约在21~24kb之间。该病毒有很强的致病性,高温期间通常一周左右即可造成100%的个体死亡。它能感染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短沟对虾(Penaeussemisulcatus)、长毛对虾(Penaeus pencillatus)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前叁种对虾极易感病,抗病性没有明显差异,但刀额新对虾的抗病性稍强,表现为病程稍长,死亡率稍低。温度对这种病毒的致病性有较大影响,高温促进发病,尚未发现其致病的低温阈值。该病毒可通过苗种和食物传播,但通常不会通过水体和排泄物传播。良好的养殖环境能缓解病害病情、降低对虾死亡率。 福建农林人学附D:学位论义——摘要 PCR结果表明,该病毒与国家海洋叁所在厦门同安地区分离到的 对虾白斑病病毒(PWSBV)不同,但与育岛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山 东分离到的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fr状病毒(HHNBV)和中山大学 在广东分离到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有部分序列同源性。 虽然该病毒在形态、寄主范围、症状等方面与其它地区分离到 的能产生白斑症状的对虾病毒相似,但它在粒体大小、在细胞内的 分小、基因组的大小等方面与其它地区的病毒分离物差异很大,属 不同种的病毒。根据它独特的超微病理学特征——一仅分布工细胞质 中,我们将其命名为“对虾细胞质型杆状病毒”(Pcnaeid cytoplasmlc baculovirus,PCBV)。进而,将这种病毒引发的对出暴 发性病害称为“对虾细胞质型杆状病毒病”(nenaeid cytop!asmic baculovirus disease,PCBVD)。现有的病毒科属尚不能包含这种病 毒,但从病毒的形态和核酸性质来看,PCBV比较接近杆状病毒科 的病毒。 在极少数样品中发现了几种与**SV复合八昆合感染的异种病 毒,这些病毒的数量少,不是病害的优势病毒,目前对对虾养殖危 害还不大。它们形态各异,多为RNA病毒,有的基因组还是多节 段RNA,片段大小在l—skb之间,其病毒性质及致病特性有待进 一步研究。

孟宪红[6]2010年在《中国对虾“黄海2号”对WSSV的抗病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3年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暴发以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受到重创。培育高产、抗病新品种是我国对虾养殖业有望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黄海2号”中国对虾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个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生长快、抗WSSV性能强、养殖存活率高)的对虾养殖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控制了WSSV疾病的危害。本文简介了“黄海2号”良种的培育过程,重点分析了“黄海2号”抗WSSV遗传参数和遗传进展、并与商业苗种进行了性状比对;同时探讨了WSSV在中国对虾体内的扩增模式及基于新一代454规模测序技术的“黄海2号”中国对虾的EST序列特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抗WSSV分子机理、提高中国对虾抗WSSV性能及加快中国对虾抗病选育进展提供理论基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中国对虾“黄海2号”抗WSSV新品种培育选取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即抗98”2个养殖群体和5个自然群体,通过不平衡巢式交配设计方案,建立中国对虾育种基础群体。然后经过家系标准化培育、目标性状测试、遗传参数估计及综合选择指数计算(BLUP法结合REML方法)、最后制定配种方案等环节实现中国对虾各性状的综合选育。依据2007-2009年中国对虾抗WSSV性状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抗WSSV性状的遗传力极低,仅为0.017-0.026,属于低等遗传力;抗WSSV性状每年获得的遗传进展分别为6.38%、9.74%和6.78%。2008年黄海2号”与商品苗种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抗WSSV性状分别比山东昌邑、山东日照和河北商业苗种高12.25%、14.59%和20.70%。2、“黄海2号”感染WSSV后体内病毒定量分析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以人工感染WSSV的“黄海2号”中国对虾为测试对象,对感染早期、高峰期、后期死亡及存活的对虾进行了病毒含量的检测,WSSV含量分别为8.8×104-1.5×105、4.4×105-1.2×106、8.5×105-4.6×106copy/ng DNA,死亡个体的WSSV平均含量为9.5×105copy/ng DNA;存活个体的病毒携带量平均值为2.2×105copy/ng DNA,但个体间差别极大,只有18.2%的个体病毒含量超过10000个拷贝/ng DNA,而52.3%的个体病毒含量低于100 copy/ng DNA。统计结果显示,“黄海2号”中国对虾感染WSSV后的存活时间长,具有较强的抗WSSV能力。3、WSSV感染中国对虾后体内病毒繁殖特征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人工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采集的中国对虾样品进行WSSV含量检测,实时、动态观察感染后的病毒增殖变化。对虾感染后120小时内的8次统计数据显示,对虾体内病毒数量一直呈现上升状态,其趋势与单位时间死亡对虾占存活对虾比例的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当病情稳定、无对虾继续死亡时,存活的中国对虾中超过80%的个体病毒含量均下降到感染初始状态。据此推断出叁种WSSV在对虾体内扩增模式。4、“黄海2号”感染WSSV后的EST差异分析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Roche 454 GS FLX系统对“黄海2号”中国对虾的WSSV抗性和敏感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51,637条高质量序列,平均长度212bp,总碱基数95,583,417 bp。利用CAP3软件对所有高质量序列进行拼装,获得48,681个单基因(Unigene),包括18,560个序列簇(Contig)和30,121条独立序列(Singleton),其中71.23%为新序列。将抗性组与敏感组序列分别拼装后相互比对,在抗性组和敏感组中分别发现16,790和12,573条特异序列,不考虑Singleton情况下,WSSV抗性特异序列中有968个contigs具有蛋白注释,其中427个还具有相应基因功能注释;WSSV敏感序列中有1156个contigs具有蛋白注释,其中465个具有基因功能注释。在18,560个contig中共发现71,724个可能的SNP,位于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SNP分别为53,449和18,275个。编码区同义突变(Same sense)、错义突变(Mis-sense)和无义突变(Nonsense)的SNP分别为17,329、34,642和1,478个。

刘瑞玉, 胡超群, 曹登宫[7]2004年在《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研究进展与存在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说明对虾养殖业是中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居于世界前列,年产量达20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爆发性流行,导致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减产。

徐洪涛, 朴春爱, 王雷, 朱俊萍, 董杰[8]1999年在《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的PCR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PcNOBV) 是中国大陆养殖的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暴发性流行病———白斑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与台湾流行的Pm NOBⅢ、泰国的Pm NOBⅡ及日本的RV- PJ( = PRDV) 有相似的致病特征、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了解PcNOBV 与Pm NOBⅢ两种地域分布邻近的毒株基因水平的关系,并建立早期、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纯化了PcNOBV 核衣壳,根据台湾地区分离的Pm NOBⅢ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从纯化的PcNOBV DNA 及自然发病的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组织DNA中成功地扩增出长为355bp 的目的片段,可检测出3 .4pg 的PcNOBV DNA。从健康对虾组织提取的DNA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扩增片段序列与Pm NOBⅢ相应的基因序列相同。该结果从分子水平证实PcNOBV 与Pm NOBⅢ存在基因同源性,同时表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可以作为检测PcNOBV 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诊断手段。

尹伟力, 张四化, 岳志芹, 郑小龙, 刘荭[9]2014年在《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对虾桃拉病毒和虾黄头病毒的研究》文中指出为建立一种同时检测对虾桃拉病毒、虾黄头病毒的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用DNAStar软件对GenBank中对虾桃拉病毒的CP2基因和虾黄头病毒的N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对虾桃拉病毒、虾黄头病毒特异性引物并标记生物素。探针氨基化修饰,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与对虾桃拉病毒、虾黄头病毒病毒RT-PCR产物杂交反应,用液相芯片仪器检测荧光信号。该检测体系对对虾桃拉病毒、虾黄头病毒病毒核酸检测灵敏度高,其最低检测限为100pg,且与白斑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酸等无交叉反应。该方法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为同时快速检测对虾桃拉病毒、虾黄头病毒提供了简捷快速的技术手段。

李海兵[10]2008年在《对虾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免疫物质活性评价指标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使对虾养殖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识到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的负面影响后,人们己把注意力转移到调动或激活虾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虾的免疫机能与对虾的健康密切相关。免疫增强剂能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促进动物的健康,增强动物的抗病力。因此,对虾高效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和筛选方法的建立便成为了此项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分为5部分:中国对虾各个生长阶段的肠道菌群及其安全性的研究,对虾肠道细菌中病原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益生作用,以上两部分旨在为有突出免疫激活效果益生菌或细菌成分的筛选与组合奠定基础;凡纳滨对虾受病原侵染后某些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旨在建立对虾免疫物质活性评价的敏感指标,同时探讨了克氏原螯虾能否作为一种模式动物来进行对虾免疫增强剂的筛选;最后一部分为牙鲆鳗弧菌疫苗及抗体对中国对虾的保护作用。中国对虾各生长阶段肠道可培养的菌群分析:本试验对中国对虾各个生长阶段的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从卵到成虾到亲虾肠道细菌数量不断增加,其细菌数量在3×107-4×108 cfu/g范围内;细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卵到仔虾的肠道细菌中主要优势菌为芽胞杆菌,该阶段中卵、无节幼体仅含有芽胞杆菌,蚤状幼体时细菌种类开始增多,出现了副溶血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到糠虾幼体又增加了交替假单胞菌和曲挠杆菌,到仔虾期又增加了根瘤菌和哈维氏弧菌;成虾和亲虾则以弧菌和杆菌为优势菌,细菌种类也增加了坎贝尔弧菌、交替假单胞菌、发光杆菌、微小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数种。中国对虾肠道细菌的安全性研究:本试验分别给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注射从健康中国对虾肠道内分离的几株可培养细菌PC070460、PC070461、PC070462、PC070463、PC070368、PC070370、PC070373、PC070374、PC070375和PC070376,计算其累计死亡率,观察它们对中国对虾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菌株PC070461和PC070374对中国对虾有致病性(P<0.05),而低剂量的PC070461和PC070374却使中国对虾的累计死亡率降低,对对虾起到保护作用;菌株PC070462和PC070373对中国对虾有保护作用,能显着提高中国对虾成活率(P<0.05);低剂量的菌株PC070463对中国对虾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而高剂量的却无此作用;菌株PC070376为对虾弱毒菌,该菌对中国对虾有一定的致病性。4株对虾肠道益生菌的分离及筛选:用体外拮抗试验的方法,先从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肠道中分离的96株细菌中筛选出4株对病原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等)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通过固体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确定其拮抗作用,之后进行安全性实验,证明它们对对虾无害。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和细菌鉴定系统测试,并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最终鉴定结果为:LV060806、LV060808为Vibrio natriegens;LV060810、LV060815为Vibrio alginolyticus。WSSV感染过程中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特性分析:以WSSV感染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材料,分别用化学方法、基因定量方法比较了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抗菌肽、溶菌酶等免疫因子在攻毒后各时间段的相对活性。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受病原刺激后,各免疫指标随虾体健康程度改变有明显的应激反应,且变化显着。在受低剂量WSSV感染后,5 d内各组酶活力均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 d后便低于对照组或与对照组处于同一水平。受高剂量WSSV感染后,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均升高,而且显着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直到实验结束;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抗菌肽活力则分别在WSSV感染后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1 d后降至低于对照组水平。由此证实WSSV感染对虾时,其血清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抗菌肽、溶菌酶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的整体趋势是先高后低,但升高维持的时间随着免疫因子的不同,病毒感染剂量的高低有所不同。结果提示以上免疫指标,尤其是溶菌酶和抗菌肽的基因表达可作为WSSV感染的敏感指标,进一步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或作为筛选对虾免疫活性物质的依据。WSSV感染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吞噬和肝胰腺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分析了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 Virus, WSSV)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血细胞吞噬(Phagocytosis),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为WSSV感染与螯虾的免疫防御反应等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着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时间的延长,血细胞吞噬活性,肝胰腺ACP和AKP活性也随之改变,其中血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规律更为明显,可以用于间接指示克氏原螯虾的健康状况指标。而ACP与AKP的变化规律并不十分明显,在不同的感染时间内其变化规律不同。鳗弧菌疫苗对中国对虾鳗弧菌人工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试验分别给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注射鳗弧菌灭活疫苗和鳗弧菌疫苗在牙鲆体内产生的抗血清,之后注射鳗弧菌,计算其累计死亡率与保护率,观察它们对中国对虾的免疫保护情况。结果显示:鳗弧菌疫苗和抗体均对中国对虾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其累计死亡率分别为25.82%、9.09%,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7 d内抗体的保护作用更强一些,其免疫保护率达80.45%。

参考文献:

[1]. 对虾病毒复合检测技术的建立[D]. 袁军法.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2]. 复合荧光PCR同时检测WSSV和IHHNV方法的研究[D]. 任聪. 福建农林大学. 2008

[3]. 肝胰腺细小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复合检测[J]. 刘鸿玲, 刘敏, 闫冬春. 水产科学. 2011

[4]. 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D]. 邓应能. 上海海洋大学. 2011

[5]. 福州地区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及流行病学[D]. 郭银汉. 福建农林大学. 2000

[6]. 中国对虾“黄海2号”对WSSV的抗病性分析[D]. 孟宪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7]. 我国对虾养殖的现状、研究进展与存在的若干问题[C]. 刘瑞玉, 胡超群, 曹登宫. 第四届世界华人虾类养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4

[8]. 检测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的PCR方法的建立[J]. 徐洪涛, 朴春爱, 王雷, 朱俊萍, 董杰. 病毒学报. 1999

[9]. 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对虾桃拉病毒和虾黄头病毒的研究[J]. 尹伟力, 张四化, 岳志芹, 郑小龙, 刘荭. 水产科学. 2014

[10]. 对虾肠道益生菌的筛选与免疫物质活性评价指标的建立[D]. 李海兵. 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标签:;  ;  ;  ;  ;  ;  

对虾病毒复合检测技术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