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吴 佳 林玮玮

摘 要: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与职业健康的交叉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是一个较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学科,但在目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分析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本文探讨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及途径,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最初形成于美国,并在欧洲许多国家逐渐受到关注。本课程主要侧重于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措施,解决劳动者在生产与职业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此提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健康水平。随着现代工作环境中劳动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心理风险的增大,如职业倦怠、家庭工作的冲突等问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权益问题,许多高校已将职业健康心理学纳入教学范围。但在教学中出现了偏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差,学生就业时难以应对社会的新变化、新趋势,因此在职业健康心理学教学当中亟待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对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一、职业心理健康学的界定

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简称 OHP)是美国心理学家 Jonathan S.Raymond1990年提出的,是心理学应用到职业健康领域的分支,主要包括健康心理学、社会与环境心理学和工作组织心理学(杨红荃,黄雅茹,2015)。在国际上,目前达成的共识是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对职业健康的贡献”,这是国内外对职业健康心理学达成的共识,也是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认可。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职业健康专业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其涵盖心理学、公共卫生学、组织科学及其他很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因此,职业健康心理学被定义为:心理学和职业健康科学的专业人员的跨学科的合作团体,追求改善职业生涯的质量和促进从事任何职业的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和幸福(职业健康心理学协会,2008)。

二、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职业健康心理学的逐渐发展与兴盛,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将职业健康心理学纳入教学范围,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将来工作中可能会面对的诸如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增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冲突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存在很多问题,教学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关于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计划是关于一门课程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了课程在管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要求及所占比例,因此,如何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和规划时间教学体系,这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实践效果(祝新,2008)。与其他专业相比,很多高校开设的职业心理健康课在课程安排上,实践课程远远少于理论课程,很显然,高校对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现在的课程安排基本上是以理论课为基础,而基本忽略了将实践课程放在教学计划之内。即使有安排实践课程的高校,教学内容也大多由任课教师凭借授课经验自己来安排,教学计划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就很难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晚明官箴书直接掺杂与行政相关的法律、公文与法医学知识文本,反应了晚明官员在行政中对此的迫切需要。晚明官员读物《官常政要》,将“从政经验型”式的官箴书与法律、公文、法医等相关知识文本收录在一起,刊刻成为一部丛书,即为最好的例证。此外,与面面俱到、全面铺开不同,晚明有一类官箴书所涉内容只局限于某一领域,如司法诉讼或礼仪规范。《牧民政要》与《新官到任仪注》即为此类,前者所述内容有关捕、打、监、罚等刑罚领域,后者则有关进贺、庆贺、乡饮、祭祀等礼仪规范。《新官到任仪注》所述内容大多系朝廷颁布的礼仪知识,亦为“知识型”的官箴书。

5.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通常以考核学生的理论成绩为主,而忽略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而且大多数教师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设计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李攀艺,2014)。再加上教学大纲中对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没有专门的对于实践课程考核的相关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考核与评价,这也同时影响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对问题能力。

2.在理论教学中正确引导。对于大学生来讲,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明显比初高中生下降,因此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理论课授课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引入实践活动的个体案例,提升教学趣味性,增强实践教学的存在。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下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开展实践调研,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与热爱,认识到理论教学是基础,而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的加强与升华。以此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纠正学生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认真对待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而不是敷衍了事。

康心理学课程目前实践教学的不足与欠缺之处,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目标,以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同时要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改良教学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并提升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例如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组织广泛的社会调查,组成不同类别的实践小组进行活动等实践活动,以此来促进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将式(17)~式(20)带入式(16)中,再将式(16)带入式(15)中即可得到目标的位置估计和速度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

4.合作的实践单位较少。职业健康心理学是一门重在理解和体验的课程,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体验感受的经历,学生则很难透彻的理解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相关理论知识。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未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或者缺少可以合作的实践单位,大多数需要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消极的同学甚至会放弃。即使有合作的实践单位或者实训基地,但也因为管理疏松、资金不够等原因缺乏稳定性,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实践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这一年,我一个人去大连看海,那是我们第一次相识的地方,也是我们,告别的地方。很多时候我在想,当时我们祈盼着的永远,竟是这样的永远。一个人从此就这样消失,无影无踪。死是很突然的事情,也是安详的,大痛大悲之后,终究要归于宁静。而我,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让自己能活得快乐一点,再快乐一点。

三、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方法。若要改善职业健

3.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目前人文社科方面的高校教师,普遍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大多数教师基本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或者换到另一所高校,缺乏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验,实践经验方面相对薄弱。因此,实践教学部分多数情况下是靠经验和想象,在整个教学中,很难根据显现实情况制定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实践课程,这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2.学生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对于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来说,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实习单位相对比较难找,学校和任课教师通常比较偏重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大多数是以课程论文或者实践报告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会逐渐影响学生对实践课程或者要求的学习态度,认为参加校内实践就是“写论文”。而对于要求严格的任课教师来讲,则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校外实践,并且要有实习单位的证明,通常情况下学生参加校外实践会成为实习单位的“免费劳动力”(常宇靖,2015),实习证明也只是实习单位的一个简单盖公章而已。因此,大多数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实践课程最后只是成为一个空架子,流于形式,严重影响课程实践教学,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应对工作中潜在风险能力的提高。

MDA-MB-231细胞在高糖DMEM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及100 U/L青霉素和100 μg/L链霉素),37 ℃,5% 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每2天更换培养液,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对数生长的细胞用于后续试验。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较强,针对目前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学校要重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增强自身实践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训,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增强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技能;其次,学校应多鼓励以及为教师多提供校外培训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战经验;第三,学校可以聘请校外企业的资深专家进行讲座,辅助校内教师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对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引领力。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来促使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4.建设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实践出真知,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融会贯通。但目前很多高校缺少专业的实习基地或者稳定的实习单位。因此这就要求学校联合企事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学校以企事业单位为载体,选送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实习。这样既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也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体验以及工作中的人际交往等方面深刻领悟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问题,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改善课程考核制度,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监督和反馈基本局限于学生的汇报或者流于形式的单位盖公章,因此欲保证上述的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应改善这种课程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首先,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能放手不管,而要对学生的实践进行定期的实践调查和评价,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以及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指导,以保证实践的效果。其次,在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单位进行回访,结合学生的汇报、实习单位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另外,对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课给予相应的报酬,以激励教师把实践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目前教学中出现了偏重理论、课程目标不明确、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问题,这将导致学生与实践结合能力较差,学生就业时难以应对社会的新变化、新趋势。因此,必须对目前职业健康教学心理学的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在今后创业就业中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局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促进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细玉.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2]常宇靖.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高等教育,2015

[3]李攀艺.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4]李永鑫,务 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5]李永鑫,李艺敏.职业健康心理学:一个新兴的应用心理学领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王志兵,张小林.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

[7]杨红荃,黄雅茹.职业健康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

[8]钟暗华,许 波.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最新展现[J].心理研究,2015

[9]祝 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3-0188

(本文系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编号:57-JY180313)

作者简介: 吴佳(1985—),女,河南汤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林玮玮(1980—),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  ;  ;  ;  

职业健康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