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_刘凤艳

(青岛市黄岛区灵山中心卫生院 山东青岛 266427)【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00名本地区老年人作为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及运动锻炼行为调查,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居住地均是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论:提高老年人群的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能够促进老年人群运动锻炼行为及运动锻炼频率的提高。【关键词】健康素养水平;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运动锻炼频率【中图分类号】R446 .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303-01
随着当前全世界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老年人运动频率的影响行为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更为广泛的、可干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心理动机等方面的研究较小[1]。为探究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本次试验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00名本地区老年人作为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及运动锻炼行为调查,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详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000名本地区老年人作为对象进行健康素养水平及运动锻炼行为调查,抽样标准[2]:在本地区年龄不低于60岁的户籍居民或居住时间不低于1年的居民。本次试验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80份,回收了98.00%。1.2方法调查问卷设计涉及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中的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共12题,每题2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共9题,每题2分;基本技能素养2题,每题2分,问卷调查由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并收回。1.3观察指标将运动锻炼频率设定划分为“经常”、“偶尔”与“从不”[3]。其中“经常”代表被调查者每周进行的活动锻炼不少于3次,且每次时间不低于30min,持续时间至少1年;“偶尔”代表被调查者每周进行的活动锻炼介于1-3次,每次时间不低于30min;“从不”代表被调查者每周进行的持续30min以上的活动锻炼为0。1.4统计学分析试验涉及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处理软件为SPSS21.00统计学信息软件,输入数据后,计数资料与检验方式分别为“x2”、“%”;计量资料与检验方式分别为“()”、“t”,p值表示组间数据的差异性,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其运动锻炼行为的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居住地均是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见下表1:
表1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其运动锻炼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因素 人数 运动锻炼参加人数 x2 p 运动锻炼频率 x2 p 从不 偶尔 经常 性别 男 480(48.98%) 350(72.92) 6.8411 0.0089 120(25.00%) 240(50.00%) 120(25.00%) 5.1437 0.0237 女 500(51.02%) 400(80.00%) 95(19.00%) 326(65.20%) 79(15.80%) 文化程度 小学 470(47.96%) 340(72.34%) 10.5741 0.0014 126(26.81%) 263(55.96%) 81(17.23%) 16.3514 0.0023 初中 295(30.10%) 258(87.46%) 38(12.88%) 190(64.41%) 67(22.71%) 高中 148(15.10%) 119(80.41%) 30(20.27%) 86(50.11%) 32(21.62%) 大学及以上 67(6.84%) 57(85.07%) 21(31.34%) 27(40.30%) 19(28.36%) 经济收入(元/月) 低于1000 394(40.20%) 288(73.09%) 7.7364 0.0072 93(23.60%) 218(55.33%) 76(19.29%) 14.0425 0.0021 1000-2000 234(23.87%) 183(78.21%) 49(20.94%) 148(63.25%) 38(16.24%) 2000-3000 108(11.02%) 68(62.96%) 40(37.04%) 45(41.67%) 26(24.07%) 3000以上 244(24.90%) 210(86.07%) 33(13.52%) 155(63.52%) 59(24.18%) 居住地 农村 568(57.96%) 404(71.13%) 7.6841 0.0534 149(26.23%) 315(55.46%) 100(17.61%) 12.6941 0.0412 城镇 412(42.04%) 355(86.17%) 66(16.02%) 251(60.92%) 99(24.03%)
3 讨论在本次研究中: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居住地均是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根据结果分析[4],具备基本的知识水平及理念素养的老年更参与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以及运动锻炼频率可能更高。也有想过文献支持了这一观点[5]: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个体能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健康生活方式的收益上,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其个体能够更为主动地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次结果提示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维持更多地应该从基本知识与健康理念素养入手,促进老年人运动锻炼水平的提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是身体没事,平时静养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越是迟暮之年,我们就越要注意身体健康情况。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适度的锻炼身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我们的寿命,在锻炼过程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重视的:①心肺提升:45岁上的人,是高发各种疾病各种癌症的阶段,尤其是经常吸烟喝酒的老人,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成为潜在的健康威胁,虽然在段短时间内,身体可以承受,但积累的时间越长,对健康的危害也就越严重。而锻炼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心肺功能的好办法,对于老年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你做有氧运动已经非常吃力了;②在做完的第二天,还容易出现腿脚酸软、容易抽筋等情况,一是你的运动方式有问题,二是因为你运动过度导致的情况,对于无法做更多有氧运动的老人,你就可以做下锻炼肌肉的力量训练。在一项统计上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更容易出现摔伤,从而导致身体受伤。那么我们可以做些踮脚尖、接脚尖等动作。每天做上几个回合,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掌握平衡感,避免日后出现摔伤的情况;③增强肌肉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对于上了岁数的60岁以上人群,通常情况下,会以身体1.5%的速度让肌肉萎缩。这时候身体的反应速度变慢、腿脚灵活度变差、骨密度下降等等,都给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有的老人出现驼背的现象,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原因。如果锻炼自己的肌肉,也是老年人不能缺少的一部分。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一个是做力量锻炼,另一个是可以爬爬山,晚上的时候还可以跟自己的老伴或者是其他的人跳跳舞,也都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式。如果你身体承受的能力比较强,每天还可以做几组举杠铃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肌肉萎缩的速度, 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了。综上,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以及居住地均是影响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及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提高老年人群的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能够促进老年人群运动锻炼行为及运动锻炼频率的提高。参考文献 [1]李眩眩,张秀敏,吴方园, 等.吉林省60~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458-461. [2]唐丽红,毛树存,马华禹, 等.2017年河南省许昌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4):359-362,370. [3]孙晓宇,张云策,刘维伟, 等.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2):4143-4146,4155. [4]张兆明,李丹,陈宇航, 等.山东省中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7):88-93. [5]朱春磊,赵雅宁.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3):231-236.

论文作者:刘凤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_刘凤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