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分析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分析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金花 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摘要: 田径项目作为当今体育教育中的重点科目之一。针对田径体育课缺乏乐趣、教育方法不科学等弊端。本文首先提出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田径教育质量,贯彻“终身运动”思想。

关键词: 学校体育;田径项目;问题;对策

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实际开展田径课过程中,需要在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实际课程内容明确教育目标,采用田径运动展开技能学习、身体锻炼、体育健康教育,这也是田径运动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一系列重要文件的下发,全国各地学校都掀起了运动浪潮,如何保障田径运动教育的科学性、趣味性已经成为了重点关注问题。但是在田径课程开展当中也出现了些许问题,不利于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这就需要针对现有问题采用相应的解决对策,充分发挥田径体育的效益。

一、学校田径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

大体上来看,相比文化课,体育课程依然不受重视,体育教材内容几年不变,项目内容与教育要求单一,除了一些传统体育课程外,创新内容十分单一。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更多是单纯的跑步或60/100m折返接力跑,缺乏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程丧失了兴趣,甚至是将体育课作为“放松课”。

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都有规范的动作要领,体育老师在动作示范时,大多要借助体育器材进行精准演示,老师凭借优秀的专业水平让学生直观地观看自己标准的动作示范,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对于一些动作快难度大的体育项目,为确保演示出动作的力量,速度和幅度来,体育老师可选择轻便的示范器械来代替实操器械,让自己的示范演示一气呵成。

(二)缺乏实质性作用

由于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所以无法充分发挥田径体育教育的实质性作用,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不肥胖就不用锻炼,还有些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就好。对于田径来说,很多学生、教师认为田径就是跑步,但是跑步只是一种形式,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才能够起到实质性作用,只是简单的跑步与田径运动效能相差甚远。此外,当今学生都是娇生惯养,认为田径运动太累、太苦,不配合老师下达的任务,从而导致田径课程丧气了其价值。

(三)无法充分发挥硬件设施作用

专业的田径训练对场地、器械的要求较高。在田径训练当中,要求有平整、弹性的训练场地,学校体育场中的塑胶田径场通常能够满足日常训练要求。但是大部分学校虽然设置了塑胶跑道,但是没有完全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田径教学通常以热身为主,真正的田径系统化训练较少,虽然少部分练习也可以起到田径运动作用,但是难以保证发挥田径运动的作用,无法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部分学生因为在跑步中摔倒而请假,或以容易伤病为借口拒绝跑步。再加上系统化田径教育需要有吊带训练、瑞士球、平衡棒等,这些都是容易被忽视的辅助硬件。

二、改善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的对策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当今大部分学校田径体育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能够全面发挥田径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兴趣培养、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其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兴趣培养

观察组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田径运动作为严重高负荷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意识。而实现这些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田径学习当中。培养田径运动的兴趣,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内心特点,根据田径运动所衍生出的游戏,如折返跑接力、球类运动热身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做好充足的热身,提高整个课程的娱乐性。笔者在教学当中,通常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这是由于小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部分不爱运动的学生也会在小组中尽可能尽一份力,为了能够提高田径教育的趣味性,每两节课就会换一次田径运动方法,第一次是初期比赛并确定成绩,第二次是“复仇赛”给学生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在网络时代下,新型田径教育法非常多,笔者也时常借鉴网络上的方法,并结合班级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保证运动项目不重复、有趣味。

(二)改善训练条件

体育训练条件还是需要以学校现有资源为主,按常理上说田径运动需要具备有弹性、平整的训练场地,也就是塑胶跑道。塑胶跑道由于具有弹性、摩擦性,因此要求学生尽可能穿耐磨性、耐滑行好的运动鞋。并配备一些瑞士球、吊带用于辅助练习等。通过改善训练条件即可展开更加科学的训练,包括原地跑、跨步跳、连续跑等,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关节型训练,这样才能够减少学生的受伤几率。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智能手机拍摄学生跑步的过程,对动作错误的进行回放、演示,包括手臂摆动频率、形态、角度等。再者,笔者发现当今智能手机有慢动作录像功能,可以更好的向学生展示正确或错误的动作,将不合理的动作纠正过来,还可以为完善田径教学提供素材。

(三)科学的训练方法

想要提高学生的田径能力还需要保证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田径教学,充分发挥田径教学的效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循序渐进。在制定田径教学计划时,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以年度计划作为教育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个人爱好等,将每节课的田径训练划分为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如在田径基础训练当中,除了一些跳绳、原地跑等热身训练或游戏外,还采用了双人摆臂联系、原地弓步摆臂练习、慢跑摆臂联系等,矫正学生错误的动作,确保田径运动中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学生在感受踝关节、膝关节放松时如何正确摆动,并形成肌肉记忆。进阶性练习中,包括专门的加速跑练习、站立式起跑、60-80m短跑大跨步练习,这些练习需要学生注重手臂、躯干、臀部与腿部的协调,在神经系统、肌肉不紧张的前提下,采用反复中速跑联系方法,从而掌握田径技术,实现进阶性训练。此外,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确保田径动作的标准性,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与兴趣,还需要避免动作过于泛化,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训练,切勿追求高强度,而是让学生树立标准化观念,这样即可全面提高训练质量,为学生养成良好身体、树立“终身运动”意识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学校田径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要针对田径教育现有问题,针对性采取相对措施。其首要条件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接受田径知识和技能,之后再采用科学的方法、完善的硬件设备,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在长期的田径训练当中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树立“终身运动”的思想,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田径体育的效能。

四要创新集体土地利用制度,研究农村移民承包地和宅基地资源资产化措施,推进承包地和宅基地市场化运作,让土地成为移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伟.浅析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4 (29):525-526.

[2]刘红波.浅析体育中等职业学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外交流,2018 (31):88-89.

[3]陈虹宇.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2015 (25):274-275.

标签:;  ;  ;  ;  ;  

分析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