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探究论文_黄凤兰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探究论文_黄凤兰

黄凤兰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四初级中学 547000

摘 要:Listening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skills in English learning.

关键词:听力理解 听力技能 学习方法

语言学家认为,听力理解在语言学习中是一项根本而重要的技能。此技能又是一项实用技能,是我们进行社会交际、思想沟通、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活动最根本的技能保障,因此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对大家来说都不言而喻。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普通中学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英语听力是学生学习最薄弱的四个技能之一。长期以来他们对听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相应的设施,也忽略了必要的听力训练,甚至部分学生打算放弃学习听力,而专攻其他英语知识学习,致使许多学生英语听力差,听力考试成绩差,英语总成绩偏低。

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不爱学、不愿学听力,存在“难学——羞学——厌学——更难学”的非良性学习怪圈。一些学生在英语听力考试中更是采用如掷币等数学概率的方法,或在答题时从头至尾选择某一字母选项,靠碰运气得分,或跟着感觉走地乱填,失去了听力考试的原汁原味。因此,如何克服学生学习英语听力的困难,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英语教师要解决的最迫切、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在积极探讨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困难的原因,发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条件有限,学生英语基础差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大都生活在偏远的山村里,大山给了他们豪情和灵气,也延缓了信息交流。一些农村的教学点,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师资不足,没有完整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到初中才第一次接触到英语。由于起点低,学生的基础极差,即使这些学生上到初中,由于课时有限,便没有考虑安排专门的听力课,教师只能随机地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见缝插针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听力训练,不仅收效不大,还可能增加学生学习听力的恐惧感,无意中扼杀了学生听力训练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听力学习的兴趣。

二、缺乏自信心,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平时都处于地方方言或汉语的语言环境中,初学者较难适应英语语言。由于基础差,对听力产生了较重的心理负担,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容易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因带着这种恐惧心理,他们往往会觉得听力非常难,一听就怕,他们就会很难理解或听懂内容,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听的兴趣。对他们而言,英语听力训练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辨别语音的能力差

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英语的标准发音,或他们自身的英语发音与标准发音差距大,导致在听的过程中分辨不出听到的是哪一个词或者分不清词与词的界限,有时即使听到已学过的单词,也会误听为其他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在理解上步入歧途。特别是壮族地区的学生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他们很难辨别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发音,特别是〔p〕与〔b〕、〔k〕与〔g〕、〔t〕与〔d〕等。这是因为壮族语言中没有爆破音,他们基本上把〔p〕发成〔b〕、把〔k〕发成〔g〕,也就是把清辅音发成浊辅音。如:I keep a pig pet.他们会理解成:I give a big bed.另外把平舌音发成翘舌音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如:I’m doing shopping in a shop.他们会读成:I’m doing a sopping in a sop.再者,辨别一些弱读、重读、连读的能力依然很低。因而在听力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误差。

四、缺乏听力技巧

听力好不好也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些听力技巧。很多学生在开考前不知道提前浏览听力题目并预测听力内容,没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导致心理紧张。带着紧张的心情去听材料,当听到陌生的单词时,脑子总是去猜这个词的意思,而错过了后边的内容。关键内容没有听明白,答题的错误率就高。

五、缺少足够的听力训练

由于长期处于汉语言和地方方言的环境中,缺少足够的英语环境,没有日常实践,以致听力学习收效不大。

作为农村地区英语教师,深感责任艰辛。在教学中,我在努力地探索提高学生听力的策略,下面浅谈一些方法:

1.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对大多农村学生来说,他们觉得初中英语往往既陌生又新鲜。我们就应该抓住其新鲜感与好奇心,培养他们愿听爱说的好习惯,使学生从学习英语开始就逐步养成愿意与别人说英语的习惯。作为英语教师,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而且应尽可能少用母语,尽量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简单的单词或借助手势、表情和暗示来处理一些问题,力求用简单的英语解析较难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旧、推陈出新。他们听多了,不仅能听得懂,而且又能说几句,既满足了其好奇心,又能树立其自信心,并产生说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必然会带给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听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2.扎实的基础训练

作为一线老师都知道辨别单词的清浊辅音以及长短元音是消除语音障碍必要条件之一。我们要让学生多接触语音、语调的听力练习。如教师可选定几组单词用正常语速读一遍或放录音,让学生快速做出正确的判读。一般人总是以为听得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不可否认,多听的确是提高听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是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听力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是一切英语训练的基础,没有它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扩大词汇量是每个学生必须做的首要事情。初中毕业生要学会使用至少1500左右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

3.特色的课堂训练

坚持有特色的教学——课前值日报告。我从进教室起就坚持课前3分钟进行简单的free talk,让全班轮流作简单的值日报告。这个报告内容从刚开始的浅易、短小逐步过渡到深难、广丰。随着单词、句型知识背景的增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能动性,做出各式各样的值日报告,其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讲故事、编对话,或针对近来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等。学生可以随意增添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并针对该生的报告内容向全班学生提两到三个问题。这样做不仅能使作报告的学生认真地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来读英语,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还能使听报告的学生认真努力,试图地去听懂这个报告的内容,以至能正确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简单的英语报告尽管只占几分钟,但它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我们所谓的听说训练相结合。

4.掌握听力技巧

平时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我一直强调,我们一定要放松心情去享受听力材料内容,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如果我们精神高度紧张,心跳加快地去听,反而弄巧成拙,听不懂。情绪不佳时,学生不妨自己做深呼吸,放松心情,使自己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如果某个词或句子听得不够明白,应该敢于舍弃。抓住关键词,抓住线索,抓住整体,就足够了,以免影响后面听的内容。教师也要以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最基本、奏效最快的方法——整体浏览所设问题及选项,预测话题和答案。学生要利用听录音前的短短几分钟时间,迅速浏览听力材料,捕捉每个小题题前所提供的信息,预测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听录音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5.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技能培训,同时协助学生在课后自愿组织英语学习小组,举行英语演讲比赛、开展英语角活动等来加强英语听说练习,在浓厚的英语环境中提高英语听力。

总之,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能找出其困难病因所在,对症下药,相信在正确的方法、积极的引导下,学生的听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金发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之我所见[M].出版社,2005,206。

[2]意华清 克服困难,提高听力[M]。

[3]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

论文作者:黄凤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学习探究论文_黄凤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