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论文_徐果

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论文_徐果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论文摘要:

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执行者、裁判长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当然,这是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智慧的,我们不仅要爱学生,更要具备爱的能力,通过科学的观察、分析、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培养正确的情绪和意志。因此,今天的讲座也启示我,应当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加大心理学方面理论的学习力度,做一个在专业上能“站立起来”的合格教师。

关键词:

心灵、导师

有这样一个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时,校园里开了一朵极大的玫瑰。一天早晨,他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四岁大的孩子摘下那朵玫瑰花,正急急忙忙地往外走。他蹲下身子,关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玫瑰送给谁呢?能告诉我吗?”小孩羞怯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她说话,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奶奶就是不信。我把它摘下来给奶奶看,看过了就把它送回来。”听了小孩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任何责备,而是牵着小孩的手又回到花园里,摘下两朵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动。更引导我怎样做好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导师。

一、以平等的新对待学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宽容的心理去对待那些幼小的还未成熟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多份宽容,多分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有可能点燃他们追求进步的希望之火。当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孩子们一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要用“发展中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用爱来融化孩子心中的冰块,促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直以来,我学陶师陶,把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实践到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以平等的爱才能温润学生的心灵;以真挚的爱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学生的伤痛。同时,以自己爱的言行感召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也拥有一颗爱心。

二、以奉献之心对学生

师爱,是无私的奉献。你可曾记得,有一个人,当5.12大地震突然袭来的一瞬间,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却定格为永恒……当他最亲爱的妻子跪着整理他的遗体,正要给他擦去手臂上的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她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怎么能不让我们为之震撼、落泪呢?谭老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有一位普通教师的话语更体现了他们奉献精神的伟大: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奉献;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物质和金钱,因为我们怕世俗的物欲污染了我们纯洁的心灵;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称号,因为我们只喜欢两个字“老师”,人之为人在于我们拥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精神和灵魂。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是他们把无知的人们带进了具有高尚精神的社会大家庭,是他们促进了人类社会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步伐。对教师的职业,人们有着数不清的赞誉:“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铺路石,粉碎自己,平坦人生”,“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等等。教师有一个充满关爱、热情大度的胸怀。他们把奉献作为自己的快乐,把给予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教师像太阳一样为学生播洒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努力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师爱是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学生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她作为教育的纽带,加起来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影响教师道德修养的差异。

三、以相信学生为宗旨,实施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系。

开放民主的管理是让学生人人都当小干部,在自我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锻炼才能,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成才者,班主任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管理潜能和协作才能,激活学生个体活力,激发班级的整体进取精神,为创设和谐班级提供良好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教育是提倡学生自治的教育”,“从学校方面来说,就是为了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一个人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向,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尽量的发展。

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执行者、裁判长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自由、民主、宽松、和谐营造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用经验来激活知识、用思维建构知识、用情感丰富知识、用智慧评判知识、用心灵感悟知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求知和成长的快乐。耐心说服是一种教育,精心指导是一种培养,而心与心的交流更是一种爱的投入。有了这拳拳爱心,我们的集体就会充满理解与宽容,充满欢乐和希望;有了这拳拳爱心,我们教师就可以从容教学,达到教学目的,促进教学效果。长路漫漫,让充满爱的玫瑰永远在我们的心灵、语言和行为中散发馨香吧!当老师就一定要爱学生,爱就要一生奉献,就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论文作者:徐果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论文_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