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的原因论文_王少龙

王少龙

(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200)

摘要:在火电厂中,超超临界机组的应用比较普遍,满足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但机组运行期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首先介绍了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事件的概况,然后对失效泄漏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原因

引言

在超超临界机组中,水冷壁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垂直布置在炉膛内壁四周,上端连接上锅筒,下端连接下集箱,共同构成水循环系统。在机组运行期间,水冷壁管可以吸收高温烟气带来的热量,减轻烟气、熔渣对炉墙造成的损坏,具有保护炉墙的作用。相关调查显示,在锅炉设备事故中,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壁管故障占比60%以上。由此可见,明确重要部件的泄漏原因,避免或减少泄漏次数,能保证锅炉稳定运行,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1.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事件概况

以国内某电厂为例,其中一个锅炉型号为超超临界660MW直流型锅炉,燃烧采用对冲模式,最大蒸发量为2060t/h,额定蒸汽压为26.2MPa,额定蒸汽温度为605℃。该锅炉在近期调试时,发现左侧水冷壁管的弯曲处泄漏;继续运行3h,停机后可见水冷壁管上有4个裂口,长度范围约1.5m。为了进一步确定泄漏原因,截取一段管道作为样本,分别进行宏观检查、微观检查、硬度测试、能谱分析,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该管道样本的材质是15CrMo,即铬钼珠光体型耐热钢,规格为31.5mm×8.8mm。合金成分包括:①C含量0.15%;②Si含量0.23%;③Mn含量0.61%;④S含量0.004%;⑤P含量0.009%;⑥MO含量0.46%;⑦Mn含量0.61%;⑧Cr含量0.9%。该材料的焊接、加工性能良好,而且耐热性强,因此常作为受热面使用。正常情况下,15CrMo材料是珠光体+铁素体组织,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其组织结构会相应变化:在珠光体组织中,渗碳体会发生分解、球化反应,转化为稳定性更强的碳化物,例如M6C、M23C6、M7C3等。这些物质的生成,会影响15CrMo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继而造成失效、泄漏等问题。

2.失效泄漏的原因分析

2.1 宏观检查

宏观检查显示,裂口位于水冷壁管的向火侧,裂口周围发生胀粗,管壁表面可见氧化膜。经化学清洗后,可见贝纹线,裂纹从外壁向内壁延伸,其长度大小不一。而在向火侧侧面,横向平行裂纹密集分布,且凸显出热疲劳断裂的特点。尺量裂口的长度、宽度为10mm、1mm,最大胀粗部位的直径为40.5mm,胀粗率为28.6%。从裂口的横截面来看,管壁厚度明显减小,两端的椭圆度大,近端管径为34.2mm,最大壁厚为8.7mm,最小壁厚为6.5mm,壁厚差值为2.2mm。远端管径为33.6mm,最大壁厚为8.4mm,最小壁厚为6.9mm,壁厚差值为1.5mm。对比可知,近端和裂口的距离较近,相比于远端的胀粗更明显,最大和最小壁厚的差值更大。

2.2 微观检查

微观检查前,需要对水冷壁管再次切割取样,其中裂口横截面作为1号样本,裂口纵截面作为2号样本,裂口背火侧横截面作为3号样本,裂口远端(相距140mm处)向火侧横截面作为4号样本。切割后,首先精细化镶嵌、打磨、抛光,然后使用浓度为4%的硝酸酒精进行腐蚀,微观检查利用金相显微镜,型号为DMI-3000M。

第一,1号样本显微组织。裂口横截面的晶粒拉伸,方向和管壁变薄的方向一致,金相组织包括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在裂口顶端,可见多个蠕变孔洞连成裂纹,最长裂纹达到110μm,内壁上氧化膜最大厚度为113μm,见图1。

图1:横截面组织和内壁氧化膜

第二,2号样本显微组织。裂口纵截面的组织特点和横截面类似,其晶粒也发生拉伸变形;金相组织也是珠光体、铁素体、贝氏体;可见少量裂纹,内壁上氧化膜最大厚度为210μm,见图2。

(下转第321页)

选择3号样本和4号样本,观察金相组织后,利用维氏硬度计测试样本的显微硬度。依据《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参数设置如下:钢球直径为5mm,载荷为200g,时间为10s,得到显微硬度值后,将其换算为布氏硬度值,见表1。

2.4 能谱分析

对4号样本清洗后,SEM检查可见断面上存在多个裂纹源,不同裂纹源的高度有差异;裂纹断面上,清晰可见圆弧形、平行性的贝纹线,且条纹间距基本一致,和扩展方向相互垂直。在裂纹瞬断区,可见舌状、河流状、扇形花样,凸显出脆性断裂特征。对裂口部位的腐蚀产物进行能谱分析,主要是硫化物、氧化物,可检测到Si、K、Al等元素,可能是吸附烟气中的灰尘后形成的。

2.5 综合分析

结合相关研究成果,锅炉内壁的氧化层厚度,和金属温度、运行时间等因素有关,15CrMo材料可参考公式1:

(公式1)

式中T代表金属温度,x代表氧化层厚度,t代表机组运行时间,a和b代表15CrMo材料常数。

结合检测结果,氧化层厚度为0.21mm,裂口背火侧0.071mm,远端向火侧0.102mm,机组运行时间为500h。将以上数据带入公式1,可得裂口管壁、背火侧、远端向火侧当量金属温度为612℃、597℃、602℃。15CrMo材料的正常运行温度是500-550℃,在此范围内能保持较强的耐热性能。一旦温度超过550℃,其耐热性明显降低。本次检测结果中,水冷壁管存在超温现象,尤其是向火侧超温更加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向火侧在膨胀作用下,胀粗沿管壁向火侧发展。

3.结语:

超超临界机组在火电厂中比较常见,其中水冷壁管是机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文中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水冷壁管弯曲处的失效泄露事件进行探讨,分别开展宏观检查、微观检查、硬度测试、能谱分析,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宏观检查可见裂口位于水冷壁管的向火侧,裂口周围发生胀粗,管壁表面可见氧化膜;(2)微观检查显示裂口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3)硬度测试显示硬度测试值满足规范标准要求;(4)能谱分析显示裂口部位呈现出脆性断裂特征;(5)综合分析认为,是水冷壁管超温现象造成的失效泄露事故,尤其是向火侧超温更加明显。提示工作人员重点关注,做好检修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优福,侯召堂.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原因分析[J].发电设备,2017,31(3):188-192.

[2] 唐海锋,张霞.燃煤机组锅炉“四管泄漏”机理及防治问题的研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3):6-6.

论文作者:王少龙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管弯曲处失效泄漏的原因论文_王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