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论文_付燕,侯云生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论文_付燕,侯云生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患者在急救诊疗期间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以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在急诊留观6~70h,期间通过体检及所需辅助检查确诊,并针对患者病情特点给予急救诊疗和护理措施,1例死亡,8例安全收入专科治疗。结论:加强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干预,对保证患者在急诊诊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继续接受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急救(first aid);护理(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52-0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离[1]。是一种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的心血管急症,病情危重,症状复杂[2]。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在急诊科死亡1例,其余8例收入院治疗。现将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3~83岁。在急诊留观6~70h。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腹或腰背部疼痛。1例患者来诊时血压139/70mmHg,其余8例患者收缩压均>160mmHg。所有患者均有烦躁、出汗症状及双侧肢体血压差别大或一侧肢体无动脉搏动。留观期间,均行超声心动图、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2项。1例患者病情危重,来诊当日死亡。其余8例诊断明确后,转入心胸外科、血管外科治疗。

2 急救护理

2.1 分诊、接诊

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诊时多为不明原因胸、腹、背部剧烈疼痛伴出汗,护士应将其作为1级危重患者立即安排入抢救室,通知医生到场。护士立即给予监护、吸氧、建立静脉液路,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液路。备好抢救器材及药品。并遵医嘱留取标本送检。

2.2 病情观察

接诊后应立即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还应重点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有无转移;测量双上肢血压,比较有无差别过大现象;检查两侧桡动脉或股动脉波动有无明显差异;患者意识状态,有无烦躁、意识障碍以及动态变化;有无出汗及程度;是否有休克症状。

2.3 镇静、止痛

本组患者来诊时7例伴有胸部剧烈疼痛,1例腹部疼痛,1例腰背部疼痛,9例患者均有出汗、烦躁症状。疼痛、烦躁可刺激血压升高、加重主动脉剥离,因此,应积极有效控制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同时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或微量泵持续输入,达到镇静作用,减轻或控制烦躁和躁动。疼痛的程度、部位以及疼痛部位的变化直接反应主动脉剥离的进展情况,疼痛加重说明主动脉剥离在继续。根据疼痛部位的变化,可判断主动脉发生剥离的部位。因此,对疼痛情况的观察,可及时发现和判断病情变化。

2.4 血压、心率监测

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可防止主动脉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目标是使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在60~75次/min [1]。我们在充分止痛、镇静的情况下,持续静脉泵入艾司洛尔0.1~0.2mg/kg·min,加用硝普钠以微量泵持续输入,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逐渐增加剂量至血压满意。降压治疗过程中,开始时5~10min测量血压一次,并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当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且不需调整药物剂量时,可30min测量血压一次。硝普钠每8h更换一次,连续使用>48h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烦躁等副作用。所有患者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心率均控制在60~75次/min,外出做检查前后,心率有所上升,3例患者达90次/min。应注意在搬动、转移患者、外出检查前应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影响患者休息的时间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避免血压、心率长时间波动,尽可能保证在目标范围。

2.5 安全转运

主动脉夹层患者需经超声心动图、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辅助检查方可确诊。因此,患者在急诊科期间不可避免要进行不止一次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本身病情极其凶险,加之转运对血压、心率又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急诊期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安全转运尤为重要。

2.5.1转运前评估 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监护数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预计转运所需时间判断转运风险,根据转运目的综合判断,以决定是否转运。

2.5.2转运前准备 确定转运应做好各项转运准备,包括人员、仪器设备。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运应由一名医生和一名高年资护士陪同,携带监护设备、充足的氧气、简易呼吸器、急救药品,必要时备转运呼吸机。保证静脉液路通畅、固定良好。

2.5.3有效沟通 包括两方面的沟通,一是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说明转运的目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另一方面是与目的地医务人员的沟通,提前做好准备,以尽可能缩短时间、降低风险。

2.5.4转运中的监护 医护人员应相对分工,做好监护。医生主要负责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护;护士主要负责各种管道、静脉液路等的安全。确保转运途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

3 讨论

3.1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低,加强主动脉夹层相关知识培训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分诊、接诊人员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敏感性,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诊,应直接安排入抢救室,作为1级危重患者对待;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2 患者在急诊期间,主要的目的是明确诊断、稳定病情,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和机会。因此,护理上应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正确执行医嘱,并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心率、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尽可能减少各种影响因素。

3.3 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诊疗期间可能需要进行多项检查,以及患者入院,均需对患者进行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血压、心率的控制、镇静、止痛的效果直接影响病情变化。在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而转运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是导致危重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主要因素。周密的计划,合适的转运人员,以及合适的设备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3]。

参考文献:

[1]陈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93-1596.

[2]黄玉玲,张晓娟,杨敏,等,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B):37.

[3]赵伟英,Greaney Brendan,陈三妹,等,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2):220.

论文作者:付燕,侯云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论文_付燕,侯云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