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光辉的足迹向前-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论文

沿着光辉的足迹向前-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论文

沿着光辉的足迹向前
——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

文/黄 晨

从1840 年鸦片战争, 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境地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中艰难生活, 在苦难中顽强抗争。1949 年4 月23 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国民党“总统府”的那一刻,中国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此迈入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历史新纪元,南京也因此成为“英雄之城”、“胜利之都”。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的意义, 正如中共中央为南京解放所发的贺电中所指出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从此宣告灭亡,江南千百万人民迅即重见天日,全国欢腾,环球鼓舞。”

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传输渠道和方式单一,因此企业以内部财务管理数据信息和同一行业财务管理数据信息为主体。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它为企业获取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不再受时间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一个更加完整的信息资源财务管理系统,获得准确的企业管理决策过程的费率和可靠信息。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回望历史,弘扬渡江胜利精神,我们不妨重温70 年前烽火中一个个历久弥新的革命故事,并沿着这些光辉的足迹向前,自觉且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我送亲人过大江

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历史照片, 是时任渡江战役随军摄影记者邹健东拍摄的,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我”指的是照片中只留下美丽背影的大辫子姑娘, 更是代表了参加渡江战役支前作战的320 万民工。照片从一个侧面,栩栩如生地记录和反映了70 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简陋木壳帆船, 在千里江防线上横渡长江天堑取得完胜的壮举。照片上:辽阔的江面上,人民解放军正在渡江。船尾一位扎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在奋力摇橹,美丽的背影生动而有力,邹健东情不自禁的按下了快门。很快这张照片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姑娘瘦小却极具爆发力的背影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大家都为这位勇敢坚强的小姑娘而感动,都想知道她是谁? 因为是在江面采访中抓取的镜头,所以邹健东并不知道她是谁,只记得是在扬州宝应采访时拍摄的。寻找的难度极大,但邹健东没有放弃,几经周转,多方寻找,其间得到了很多部门很多同志的帮助,但是都没有找到。直到1999 年4 月27日晚,江苏卫视播放了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片子渐入高潮,当画面推出了这张50 年前的历史照片时,坐在电视机前的颜红英的二女儿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这张照片。她发现那位只留下背影的姑娘正是自己的母亲。于是,她立即赶回吴江家中告诉了母亲颜红英。时年69 岁的颜红英随女儿来到南京。当她从电视片中看到那张照片时,久远的历史仿佛立即被拉回到现实中,她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激动地说:“那就是我!”后来,在多方的帮助下,1999 年5 月中旬,已经84 岁的邹健东和69 岁的颜红英以及颜红英的妹妹在北京相见了, 三位老人的手紧紧相握,相互回忆着渡江战役中难忘的情景。原来,当年颜红英一家三口都在这条船上冒死运送亲人解放军过江。父亲颜健发在船头掌舵,17 岁的妹妹坐在颜红英前面,随时准备替姐姐摇橹。当时19岁的颜红英脸上还有伤,是4天前运送解放军过江训练时遭遇了国民党飞机轰炸负的伤,颜红英的听力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但是她轻伤不下火线, 发誓要把亲人解放军送过长江去消灭敌人。听了姐妹俩的回忆, 邹健东激动地说:“当年如果不是你们这样的船工奋不顾身地支援前线, 百万大军是过不了长江的, 人们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 渡江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全力支持,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颜红英一样的支前群众的全力支持, 人民解放军最终才能顺利渡过长江天堑,解放南京。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是人民的胜利!

裹军毯的树

这张珍贵历史照片记录的不是惊心动魄的战斗画面, 却因为一名战士的细心举动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张照片也是摄影记者邹健东跟随渡江作战部队林中行 军途中拍摄的。画面上:一名负责照顾部队马匹的战士正在给战马喂食,战士在两棵树之间系了两根绳子,然后兜起两块毡布当成“食槽”,再放进草料,6匹战马把头伸进“食槽”里吃草料。为了防止马儿啃食树皮, 细心的战士特意用自己的军毯把两棵树的树干包裹得严严实实。邹老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在扬中快步行军到夹江时, 我看到一位饲养员为了保护树木不被战马啃伤,小心地在树干上包上军毯……我隔着水渠选了一个角度, 拍下照片后跑步赶上部队。多年以后,我看到一些地方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立刻又想起当年那位饲养员的行动,深深为之感动。那位饲养员在给树包军毯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过‘环保’之类的问题,他长得什么模样我已经记不清了,但那‘穿’着军毯的树却始终令我难以忘怀。军爱民,民拥军,渡江战役的胜利归根结底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当年,参加渡江战役的部队是100 多万人, 支前民工却达到了320 多万人。”也就是说,每一个战士背后都有3 个老百姓。从开战前的筹集粮秣,准备渡船,疏河开坝,到战役打响后的随军服务,军民团结一条心,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船有船。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援,弥补了解放军武器装备的劣势, 军民鱼水情也成了夺取胜利的关键。这张照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

新婚棉被盖伤员

朱达应老人是我在2015 年6 月做口述史访谈时结识的渡江战役亲历者,1949年渡江战役时朱老是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第二十九军军部医疗队一名大队长。老人讲述了一个至今都难以忘怀的故事,讲述中朱老眼眶里闪着泪花。那是1949 年的4月,虽已暮春但气温异常的低。朱达应所在的医疗队共有40 多位医务人员和10 多位勤杂人员。医疗队的配备非常匮乏,除了极少的医药用品, 另外只有夜间照明使用的手电筒。医疗队到达石牌港后,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用的灯具等都是由当地老百姓提供的。4 月21 日,渡江作战已经进行了一天。从4 月22 日中午12 点到下午5 点多,医疗队已经接收了130 多个伤员。战斗还在继续,晚上伤员陆陆续续又送来了。医疗队地方有限,伤员安置不下了,老百姓听说了,抢着把伤员接进自己家里,主动承担起照顾伤员的职责。伤员失血多经不起寒冷,老百姓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被给伤员们保暖。其中有一对结婚没几天的年轻新婚夫妇,新房里还洋溢着新婚的喜庆氛围,小夫妻俩也抢着接伤员。医疗队的同志说,你们小两口刚刚新婚,伤员进新房会不好的。小两口不干了,找到了医疗队大队长朱达应。朱老说他没答应,因为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他不希望打扰到小两口的新婚。看到大家都不同意,小两口急了,看到又送来一位血肉模糊的重伤员, 就急忙抢着往自己的新房里抬。家中没有多余的床,他们便毫不介意地把伤员安置在自己的喜床上,又给伤员盖上簇新的新婚棉被。这床新婚棉被是年轻的新媳妇日夜赶工、数个夜晚不眠不休缝制的唯一嫁妆,是家里最珍贵的物品。红色的新婚棉被盖在血迹斑斑的伤员身上,殷红的鲜血染红了被里,却温暖了受伤的战士,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医疗队员。时年22 岁的朱达应,看到这个场面深受感动,很多伤员也都感动地哭了,时隔60多年, 朱老还会常常回想起这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我就是死了,你们把我抬也要抬到南京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里陈列着这样一件珍贵文物——带血的公文包。 公文包的主人名叫张兴儒,1949 年渡江战役时任35 军104 师312 团2 营副营长。张兴儒同志在解放南京的战役——三浦战役中身负重伤,牺牲前他对战友说:“我就是死了,你们把我抬也要抬到南京去。”公文包上的血迹是张兴儒留下的。每每回忆起这些,张兴儒的战友龚继先都要落泪。牺牲前,张兴儒强忍住痛苦,努力伸出手,摸向自己的公文包,这里面存放着重要的文件, 必须要妥善保管。就这样,他将公文包交给自己的战友2营教导员龚继先后,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之后龚继先一直妥善保存着这个公文包,直到捐赠给渡江胜利纪念馆。张兴儒的故事诠释了革命前仆后继、为了胜利坚持到底、视死如归的精神。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国,夺取全国人民的解放和自由, 战士们宁愿做胜利前的最后一位牺牲者。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串联起真实的过去,让我们再次重温70 年前烽火岁月里的革命精神,再次感受信仰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再次有机会致敬革命先辈! 致敬英雄! 这是我们民族必须代代相传的优秀红色基因,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讲好革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活”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5.2 加大产学研开发力度 加大激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力度,使研发的新技术及时的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企业先进的加工设备、批量生产能力与科研院所积累的技术、试验数据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规范合作流程与管理办法,创造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加强在交叉学科间的技术积累,在加工工艺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方法,在材料的耐磨性等方面寻求外界合作。

标签:;  ;  ;  ;  ;  

沿着光辉的足迹向前-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