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置效果观察论文_邱琳,蔡志云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置效果观察论文_邱琳,蔡志云

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苏镇江 2120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处置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5月之间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的是急诊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手段,通过回顾性分析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20例(86.95%)患儿基本痊愈,21例(91.3%)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对照组14例(60.86%)患儿基本痊愈,15例(65.21%)患者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病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观察对比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是由高热不退引起的,一般0~5岁的儿童容易患此病。如果没有合理的治疗,惊厥症状就会持续出现,导致患儿大脑缺氧,影响其智力和语言能力。因此,我院对2016年1月~5月之间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护理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期收治的4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类,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10例,年龄0.1~3.8岁,平均年龄(2.15±0.43)岁;对照组23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0.9~4.2岁,平均年龄(2.56±0.4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包括改善呼吸、及时供氧等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急诊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呼吸道护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

1.2.1 控制惊厥 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和症状,对其进行选择性的静脉注射,直到患儿不再出现惊厥症状为止。如果在注射过程中,患儿出现了呼吸障碍或者是其他不适状况,医护人员应该适当的为其提供水合氯醛联合生理盐水,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应该另外注射苯巴比妥药物,以上药物均使用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

1.2.2 呼吸道护理 当患儿出现惊厥症状时,医护人员应该松解其衣物,使患儿平卧,尽可能多的排出口中分泌物,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维持安静的病房环境,动作轻柔,减少客观因素对患儿的刺激。

1.2.3 快速创建静脉通道 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选择静脉血管为患儿创建静脉通道[1],这个过程对速度要求很高。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急诊的相关标准,使用静滴的方式将20%浓度的甘露醇输送到患儿体内。

1.2.4 控制高热 观察组患儿在服用常规降温药物的基础上,应该使用冰袋或者是冷毛巾进行物理降温,医护人员应该将这些降温物体放到患儿的前额或者是大血管的地方,冰袋温度控制在20℃左右[2],具体冷敷时间应根据患儿的相关反应而定。

1.2.5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 医护人员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在进行急诊护理之前解释好相关的步骤和环节,减少家属的疑惑,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医疗环境应该整洁卫生,定期消毒,及时记录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保证其口腔卫生,避免细菌滋生造成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过程完成后,观察组患儿中有20例(86.95%)基本痊愈,3例(13.04%)高热的惊厥等病症有了明显改善,21例(91.3%)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2例(8.69%)基本满意;对照组患儿中有14例(60.86%)基本痊愈,6例(26.08%)症状有了明显的减轻,3例(13.04%)患儿症状变化不明显,15例(65.21%)对护理过程非常满意,3例(13.04%)基本满意,5例(21.73%)不满意。另外,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惊厥症状停止发作时间平均为41.2s,对照组患儿平均时间为64.9s。结果显示,急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两组所得相关数据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在5.3%~8.6%之间[3],患儿如果持续高烧不退且没有合理的治疗,就会引发此疾病。目前,医学上对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并没有完全确定此病是影响患儿大脑发育的主要因素,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儿高热惊厥疾病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动作、语言和智力。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革新常规护理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选择科学的护理方式,适当增加对患儿的血压、呼吸、心脏、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检测频率[3],及时将患儿情况反映给负责的医生。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和交流,耐心的解释家属提出的问题,避免产生矛盾冲突,造成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根据本文的相关护理效果数据可以得出,急诊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症,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慧,杨莉.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A].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1.

[2]郁林倩.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5,314:248-249.

[3]王红霞.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与护理干预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9:212-213.

论文作者:邱琳,蔡志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置效果观察论文_邱琳,蔡志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