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舒乾刚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舒乾刚

舒乾刚(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是体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这种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67-01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不断席卷,我国教育界开始实施如火如荼的改革。时间的推移使得各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教育教学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方法的影响,特别是高考内容的影响,我们只重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训练,忽视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造成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普遍缺少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现象。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我们急需解决这些问题,而探究性实践教学模式的设立,能起到这一作用。本文主要谈谈探究性实践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1 关于探究性实践教学

所谓探究性实践教学,是指教师为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实践学习所作的教学安排和设计。在探究性实践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真正地自主探究,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必须按教师设计好的环节一环一环地来“表演”。探究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改变长期让学生偏重于浅层理解、机械记忆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并改革一直恪守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输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性实践教学时,学生将处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

第二,改变以课本为中心的做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三,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通过社会和学校的互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第四,学校教育中的探究性实践教学多半是学生在共同参与、集体协作的情况下开展的。例如,就共同的问题发表意见、共同探讨;就某一活动有的学生动手做实验、有的学生记录数据。这些都需要学生间的共同合作,才能最终完成。这种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今后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开设探究性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它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大作用,必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探究性实践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应用探究性实践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探究性实践教学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所以,在探究性实践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不要将物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通过实践或语言(如说、写、画图等)等方式交流各种信息、表达各自的想法;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其中,直接、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思维水平。通过学生相互间的讨论、探究活动,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敞开的思维“窗口”,捕捉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径迹”。通过了解学生说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表达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了解学生的思维认识能达到怎样一个水平。进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物理能力。

2.2 引导学生逐渐解决物理问题

探究性实践教学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是在一切空白的基础上来进行,而是要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可能会是怎样的猜想或者说是假说。那么这种假说是不是正确呢?这就要想办法或者是实验、或者是收集证据等来证明这种假说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最后经过对假说不断地验证和修正,建立起符合实际、能解释前面提出的问题的物理理论。这样不断地按探究式的方法来学习,学生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就会逐步地建立起来。比如,在教授《动量守恒定律》时,上课时候,笔者就试着提出质疑的问题:冲量可以改变物体的动量,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没有合外力的冲量,则物体的动量不变,那么两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是不是也这样呢?这时学生会提出用实验来研究。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做这个实验?要运用到哪些器材?实验的方案和步骤如何安排?那么在方案比较完善后,完成这个演示实验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里,具体的课堂操作不能事先定得死死的,一定要灵活机动,但探究的总体思路是事先可以设计的。

2.3 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

探究性实践教学一般由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实验、交流与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组成,所以探究需要时间,尤其是课堂探究式教学,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探究式教学就会流行于形式,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由于要控制的变量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也多(有小车的质量、沙桶的质量、纸带上的一系列数据及其处理),而且需要多次实验,仅纸带就有十多条,可以说,这个实验仅数据处理就需要45分钟以上。又例如,在如何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探究活动中,不同的实验条件(条形磁铁在线圈中相对运动,原、副线圈的相对运动,直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可得到十多种符合本实验条件的结论,这个探究活动的实验现象是明显的,结论是众多的,如何将各式各样的结论统一起来,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甚至是争论,这一切都要有充分的时间。为确保有充分的探究时间,对于一个完整的探究,建议用连堂的方式来设计探究性实践教学。

总之,探究性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合理采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君甫.“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学周刊,2011,(5).

[2]彩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论文作者:舒乾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论文_舒乾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