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张乐乐 欧明煜,刘芬(通讯作者)

张家界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张乐乐 欧明煜,刘芬(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 目的:在竞技电子日益发展的时代,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其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针对张家界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展开调查与研究,从其结果分析原因,深刻认识留守儿童对我们国家社会的重要性,加强其管理与教育。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1、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中心完小附近村镇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本队调研组成员对当地的28户村民家进行了走访调查,对该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等做了深入的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监护不力,疏于照顾

根据我们的调查得出:200位留守儿童中属于父母任一方外出有64人,占32%;属于父母双方同时外出有136人,占68%。其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占86%,被托付给亲戚朋友占11%,3%为无人监护。由此可看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祖辈对孩子多为溺爱,观念保守,教育又简单,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加上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对孩子的照顾力不从心。而托付在亲戚朋友家,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内向、沉闷的性格。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护,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和外界滋扰。留守儿童大多胆小孤僻,社会上的“混混”常把他们作为猎物,有的伺机敲诈钱物(大多为吸毒者所为),有的教唆甚至逼迫他们寻衅滋事,还有的社会青年对留守女童实施性骚扰,性侵犯的事件发生在留守女童身上的并不是少数。

2.2忽视学习,意识浅薄

根据我们的调查得出:200位留守儿童中认为读书无用,只要能挣钱,还不如早点出去做事的有90人,占45%;觉得上学读书只是纯粹为了报答父母的有65人,占32.5%;而真正觉得读书能改变命运,想要拥有更好的未来的仅有45人,占2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村许多外出挣钱的父母本身学历不高,加上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生活艰难,因此常给孩子灌输“读书能读就读,读不了就出来打工”的思想,使得许多年幼的孩子从小就不重视学习,更有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哭诉,怨天尤人,使孩子们过早地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读书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由此忽视学习真正的意义。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低下,加上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更加导致其产生厌烦情绪,丧失学习的信心,从而使得其偏科率、迟到率、缺课率、失学率屡屡升高。“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他们在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2.3教育不当,心理扭曲

根据我们的调查得出:200位留守儿童中感到情绪低落时,找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倾诉的有41人,占20.5%;与朋友倾诉的有78人,占39%;自己独自发泄的有71人,占35.5%;无法解脱的有10人,占5%。长期在外打工,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多数留守儿童则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给予的多,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不当或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祖辈由于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甚至是文盲,他们即使想对孙辈的学习给予帮助,但难免也要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泥潭。在学校,长期留守的儿童由于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导致他们上课思想抛锚,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3、讨论

3.1、注重家庭教育,转变老旧的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的责任不仅仅是简单提供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孩子情感的诉求也应得到满足。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保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尽量避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注意回家的频率,定期与子女通过电话、信件交流和沟通,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听取孩子汇报的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在外情况,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加强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夫妻双方都在外打工的家长在监护人选定问题上应优先将孩子寄放在教育氛围较好、责任心较强的家庭中。

3.2、增加社会关爱,开展公益活动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对于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留守儿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把我们的目光多瞄向他们一些。首先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其次多开展公益活动,呼吁社会爱心人士一同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公益活动应从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提供援助,缩小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距。更加可以组织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去贫困地区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免费进行支医支教活动。我们此次三下乡团队针对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家馆的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孤单的心理,组织了许多志愿者教他们唱歌、跳舞,学习简单的乐器,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帮助留守儿童减少孤僻性格的养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成长,并且结合自己的医学专业,为留守儿童检查视力、测量身高、检查口腔卫生健康情况以及宣传口腔保健知识。

3.3、完善帮扶制度,提高政府职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建设的投人,尽量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基层去,尤其是处于偏远的农村地区,那里条件艰苦,地区偏僻,留守儿童多,师资力量又缺乏。其次需完善帮扶制度,可以建立一个帮扶小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6

[2]冯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导致性格孤僻[N].人民日报,2010.12

[3]赵苗苗,李慧,李军,等.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1):60-63.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论文作者:张乐乐 欧明煜,刘芬(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张家界市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_张乐乐 欧明煜,刘芬(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