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研究论文_安琪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研究论文_安琪

摘要:小学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情感艺术学科,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运用情感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期,个性特征鲜明,表现欲望较强。小学美术老师进行教学时,要把美术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好的情感相融合,在讲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学生再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名家作品的赏析之中、融入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之中。通过美术教学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知力、感悟力和欣赏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健康成长。

2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使得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与情感教育理念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社会情感价值,有利于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指引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具有文化以及社会道德,同时能够提升个人素质。教师要有效运用情感教育,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在情感教育的不断渗透中使学生能够怀揣感恩的心面对世界,并了解到相关事物存在所具有的本身价值。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与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美术作品创作中所需要的情感色彩也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品德,加深对于美术知识内容的认知,丰富自身的情感,因此使得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3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原则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情感教育的渗透,要遵循示范引导、潜移默化、内外结合的原则。教学中,教师应对自身示范作用加以注意,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的基本素质、言谈举止等,都要渗透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应当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将情感教育和其它教育相融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通过所学美术知识,获得情感教育,在生活中良好融入,以达到更好的情感发展效果。情感教育不但要在美术课堂上完成,也要与其它资源相配合,对课外资源积极利用,进而使情感教育得到强化。

4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4.1 运用多样的情感教学方式

小学美术情感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因此,老师在进行情感教学时应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情感教学方式,提高情感教学效果。可以借助一些具有代表性富含情感的教学实例进行情感教学,通过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教学案例,对学生的情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情感教育。比如,在进行“感恩”情感教育时,教师就可以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通过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内涵和创作情绪。学生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真实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声和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感恩”这一情感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反思,找出成功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加以改进和落实。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情感渗透,切实有效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要想将高中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并拉进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氛围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美术内容,并针对美术课程做好计划安排。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真正意义。比如:在素描教学中,如果仅从一种角度来分析并进行绘画,很难抓住绘画本身的意义,需要学生强化对美术绘画的感知能力。用心体会美术作品本身,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们营造感官效应,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

4.3 建设良好的作画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质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更加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教学素质,只有这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建设良好的作画环境,在美术实践中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在良好的作画环境和亲身实践中对美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通过作画,学生赋予作品以灵魂和情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知能力,为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地开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4.4 对情感素材加以合理的使用

小学教师在进行美术学科的情感教学中,要对情感教学素材加以合理使用,为学生建立起情感教育的基础,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提升情感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情感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基于课本教学内容,对相关的情感素材进行总结以及归纳,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加以重点讲解,对有意义以及有价值的美术作品,教师应进行当重点讲解,将其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生活态度向学生做出传达,体现美术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相关内容的欣赏中,可以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得提升,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欣赏以及自我反思,同时能够在美术作品中学会自我评价,使得情感教育能够在学生成长发展阶段中呈现出积极的影响意义。

4.5 提升教师素养

美术教学,看重教师的自身知识含量与教学技巧的实践,同时也看重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与精神品质。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素养,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以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教学风格为学生创造良好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国诚信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精神都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教师要尽量弘扬这些精神,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道德领域。在很多情况下,情感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给予学生良好的启发和感染,才能使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并加以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促进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5 结束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课程改革和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需要。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情感修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情感教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敏.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高新区,2018(14):119.

[2] 谢庆洁.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157.

[3] 罗晓斌.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4] 曾筱晶.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53.

[5] 白音吉力根.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安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研究论文_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