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调查与分析_版面费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评价的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成果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期刊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2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有了很大进展,然而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这些期刊的质量如何,数量是否恰当,对教学、科研的重要性怎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版面费和研究生拿学位必须在期刊上发文的规定是否合理,学术期刊评价和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有哪些,哪些是最重要的指标,同行专家评价、引文及影响因子评价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学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具体了解人文社科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提高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的水平,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于2005年10—2006年2月联合开展了一次全国性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的评价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完成,调查对象主要是部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及高校老师。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为73%。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学术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两个方面,涉及19个问题,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和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汇总

(一)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重要性的认识

问题1:人文社科期刊对于您的教学、科研工作是( )

A.非常重要B.重要C.一般D.不重要

被调查者中,认为非常重要的有70个人,占总体的64%,认为重要的34人,占31%,二者相加达到95%。认为一般的5人,占4.5%,认为不重要的1人,占0.9%。这说明文科学者比20年前更加重视学术期刊。

问题2:您认为学术集刊是否应该纳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信息检索与评价体系( )

A 早该纳入但与期刊库分开B 学术集刊不属期刊C 无需纳入

D 学术集刊发行量太小,无法纳入

调查显示,26%的被调查者(29人)认为早该纳入但与期刊库分开;45%的人(49人)认为学术集刊不属期刊;3.6%的人(4人)认为集刊无需纳入;25%的人(28人)认为学术集刊发行量太小,无法纳入。

问题3:您认为有否必要为目前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质量区分等级( )

A 非常有必要B 有必要C 可有可无D 没有必要

108人回答了此问题,其中有26%的被调查者(28人)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74%的人(80人)认为质量区分等级可有可无。

问题4:在您从事的学科领域,您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数量是:( )

A 太多了B 正合适C 可以适当再增加一些

结果显示,84%的人(92人)认为所从事学科领域的期刊数量太多,只有7%的人(9人)认为正合适,另有7%的人(9人)认为可以适当再增加一些。

问题5:您认为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其结果见表1。

〔*〕注:上面数据有效统计总数为108份。选择人数可多项选择,故人数超过108。

问题6:您对目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收取版面费的态度:( )

A 版面费导致了太多的垃圾文章,应该禁止B 版面费可以适当调节目前期刊资源紧缺的情况C 版面费没错,错在编辑部因版面费而放松了对论文要求D 无所谓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者(91人)认为版面费应该禁止;15%的被调查者(17人)认为版面费没错,错在编辑部因版面费而放松了对论文要求;2%的被调查者(2人)认为版面费可以适当调节目前期刊资源紧缺的情况。

问题7: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前主要是原创性期刊、少量是检索类期刊(如题录性期刊和文摘类期刊),微量评论性期刊,您对这三类期刊的态度是( )

A 大量发展原创性期刊B 大量发展检索类期刊C 重点发展评论性期刊

在108人中,73%的被调查者(79人)认为应该大量发展原创性期刊;22%的被调查者(24人)认为应该重点发展评论性期刊;4.6%被调查者(5人)认为要大量发展检索类期刊。

问题8:您认为以下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的重要程度:( )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标准是这次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调查表中列出了学术期刊评价的10个常用指标让被调查者来选择(可多项选择,选择的人数有微小变化),其结果见表2。

(二)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认识

问题9:您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看法是:( )

A 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评价,得依靠时间和实践去检验B 虽然现在很难评价,但为了激励学者和管理,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C 说不清楚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其评价非常复杂。调查显示,有56%的人(62人)认为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38%被调查者(42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评价,得依靠时间和实践去检验;只有6%的人(6人)觉得说不清楚。

问题10:目前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提倡分类分层评价,您的看法是( )

A 按一级学科分类,再按成果类型分类B 按二级学科分类,再按成果类型分类C 专家可根据评价的易操作性,临时分类

在107人中,有28%的被调查者(30人)认为按一级学科分类,再按成果类型分类;44%的被调查者(47人)认为按二级学科分类,再按成果类型分类;28%的被调查者(30人)认为专家可根据评价的易操作性,临时分类。

问题11:您认为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宜采用(可多选)( )

A 专家定性评价B 同行被引用情况评价C 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评价D 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评价E 定性定量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以定性或定量为主评价,并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来测量

从表3看,53%的被调查者认为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以定性或定量为主评价,并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来测量;45%的人认为宜采用专家定性评价;35%的人认为宜采用同行被引用情况评价;28%人的认为宜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评价;9%人的认为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评价。

注:上面数据有效统计总数为109份。

问题12.您认为下列指标能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指标( )

A 被引次数B 获奖次数C 被有评价作用的二、三次文献(检索期刊、评论期刊)收录和被评论次数D 被有关部门采用次数E 被利用次数(复印率、点击率、下载率、转载率)F 科学性 G 创新性 H 规范性 I 前沿性J 复杂性K 难度性L 价值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可多选)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指标很多,调查表中一共给出了12个指标让被调查者选择。其结果见表4。

从上表可见,在A—E的5个定量指标中,A被引次数选择的人最多,占65.7%,C被有评价作用的二、三次文献(检索期刊、评论期刊)收录和被评论次数次之,占41.9%,D被有关部门采用次数列第3,占29.5%,B获奖次数列第4,占28.6%,E被利用次数列末席,占24.8%。在F—L的7个质量指标中,G创新性居首席,占66.7%,F科学性次之,占55.2%,I前沿性列第3,占47.6%,L价值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列第4,占38.1%,H规范性和K难度性并列第5,占24.8%,J复杂性列最后,占9.5%。

问题13:在以上指标之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有哪几个(请列出序号)( )。调查结果见表5。

定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A 被引次数、D 被有关部门采用次数、B 获奖次数、E 被利用次数和C 被有评价作用的二、三次文献(检索期刊、评论期刊)收录和被评论次数。这与问题12有些不同。

定性指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G 创新性、F 科学性、I 前沿性、L 价值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H 规范性、K 难度性和J 复杂性。这与问题12大体相同。

问题14:您是否认为过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投入与产出)会影响成果的创新( )

A 影响很大B 关系一般C 基本没有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101人中,51%的被调查者(52人)认为影响很大;40%(40人)认为关系一般;9%(9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

问题15:有学者认为“一些优秀论文很少被引用,而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论文却被广泛引用。”您认为该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否普遍存在?( )

A 普遍存在B 少量存在C 不存在

在106份答卷调查中,有48%的被调查者(51人)认为这种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普遍存在;49%的被调查者(52人)认为少量存在;只有2%的被调查者(3人)认为这种现象不存在。

问题16:您认为一个学者平均每年正式发表几篇论文为宜:( )

A、1篇B、2篇C、3篇D、4篇E、5篇以上

在102位被调查者当中,认为平均每年正式发表论文2篇的占49%,3篇的占34%,1篇的占15%;5篇以上的占3%。

问题17:您认为撰写一篇论文(从选题、调研文献、构思、写作)一般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

A、1个月之内B、2-3个月C、3-5个月D、6-8个月

E、9-10月F、11个月以上

在108位被调查者中,46%的调查者认为需要花费的时间是3到5个月;25%的人是6到8个月;2%的人是1个月以内;3%的人是在9到10个月。

问题18:您对高校研究生获取学位前必须公开发表论文的态度是( )

A、赞成(至少一篇 至少两篇 至少三篇)B、中立C、反对

D、要写论文,但不要规定硬性发表

在回答提问的96位被调查者中,56%的被调查者(54人)认为高校研究生获取学位前要写论文,但不要规定硬性发表;30%的人(29人)认为至少要发一篇;9%的人对此持反对意见;4%的人保持中立。还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硕士要鼓励发表,不强行规定必须发表,但博士至少要发表两篇;有一个调查者反对要求硕士生发表论文,但主张博士生应至少发2篇。

问题19:您在本学科及社科领域有广泛影响力,您是否愿意被中国社科研究评价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或评审专家,共同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而努力。( )

A、同意B、暂不考虑

在回答此提问的104人中,70%的被调查者(74人)愿意被聘请;30%的被调查者(30人)表示暂不考虑。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学术期刊及其评价的分析

根据笔者与课题组对2005年新闻出版署具有CN号的9812种期刊(包括年鉴等年度出版物)的调查与统计,最终认定2005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共计2773种(包括学术性与工作指导性融为一体的半学术性、准学术性期刊,不包括检索期刊、翻译期刊、非汉语期刊、非学术期刊)。各一级学科的期刊种数见表6。

从调查情况看,9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术期刊对于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是非常重要和重要,说明人文社科研究者已认可期刊在传递学术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注重吸收他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已改变从以往主要依靠图书的状况,这对提高中国人文社科教学、研究水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学术期刊及各个领域的期刊是多是少,主要发展哪些期刊,从质量上区分等级是否必要?从调查看,84%的人认为所从事学科领域的期刊数量太多,但有7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大量发展原创性(一次文献)期刊;22%的被调查者(24人)认为应该重点发展评论性期刊;4.6%被调查者(5人)认为要大量发展检索类期刊。可见,目前各学科类的学术期刊太多,主要指内容雷同的太多,如经济学450种、教育学341种、政治学326、管理学204种,四类一共有1321种,占总体的47.64%,综合性社科和高校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类也很多,共536种。但从期刊总体种数上看,大多数人认为一次文献的原创性期刊还应大量发展,这似乎暗示着学术期刊总量还不够,或质量高的原创期刊不够,尤其是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评论性期刊发展不够。笔者曾对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的种数有“过多的重复和缺漏同时存在”的判断,这与多数调查者的意见似有相通之处。

目前2773种期刊,良莠不齐,但只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进行等级区分,74%的人认为质量区分等级可有可无。尽管“可有可无”,但并不等于“不要区分”,但从中可以分析出,可能多数人认为目前从质量上来评估学术期刊的等级的条件尚未成熟,比如,目前学术期刊独立性很差,依附性重,许多期刊没有国际通行的学术期刊必须遵行的“同行评审制”,评价的标准、指标和办法还有待完善等。笔者认为,26%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没有一人坚决反对区分,说明区分还是可以的,但要在评价区分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

那么,哪些评价指标最重要呢?调查显示,本领域专家评价,即小同行专家评价最重要,占73%,被同行评论,即大同行评价次之,占64%,影响因子居第3,占43%,总被引频次和编辑规范化并列第4,占39%。如果加上“重要”的选项,则位次有些许变化,即1)本领域专家评价,即小同行专家评价,占99%;2)被同行评论,即大同行评价次之,占95%;3)编辑规范化,占87%;4)影响因子,占79%;总被引频次,占70%。而参考文献数占72%,被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也占70%,笔者认为,目前评价学术期刊质量,主要依靠小同行专家评价,也可与大同行专家结合起来。同时,期刊的编辑出版规范化,诸如,准时出版、有专家审稿制度、有必要的书目信息、作者信息等要作为重要指标。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都是引文指标,既包含同行评价,亦可以定量评价,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

(二)学术评价的分析

自然科学需要学术评价已得到共识,但人文社科是否需要学术评价似乎有不同意见。调查表明,多数学者赞成相对的学术评价,目前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但亦有相当的学者认为人文社科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评价,得依靠长时间和实践去检验。这说明,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与完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但要清醒地看到,这种评价具有相对性,还必须接受时间和实践的反复检验。人文社科,尤其是人文学,其研究和评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应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评价,而不应以这些特点否认评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调查表明,多数专家主张按二级学科分类,再按成果类型分类进行评价。这说明分类一定要切实、可靠和可行,否则很难得到较公正的结果。

评价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关键环节,方法的选择与其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科学有直接的关系。从调查结果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已基本形成共识。多数调查者认为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以定性或定量为主评价,并根据各指标的权重来测量。

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的12个指标中,前5个是定量指标,得票最多的依次为被引次数、被有评价作用的二、三次文献(检索期刊、评论期刊)收录和被评论次数、被有关部门采用次数、获奖次数和被利用次数。指标的最重要性排序则有些许变化,依次为被引次数、被有关部门采用次数、获奖次数、被利用次数和被有评价作用的二、三次文献(检索期刊、评论期刊)收录和被评论次数。可见,在定量指标中,相对说来在没有更好的指标出现之前,被引次数是最不错的。在7个质量指标中,得票最多的依次为创新性、科学性、前沿性、价值性(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规范性、难度性和复杂性。指标的最重要性排序与此排序相同。

得票最多且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创新性和被引次数,二者有一定关联性。众所周知,所谓创新,是“有中生新”,必须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有新发现。引用别人的成果,既能承认别人的成果,包括创新成果,也能突显作者自己的创新成果。因此,可以说,引文指标与创新指标有密切的联系。

51%的被调查者认为过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绩效(投入与产出)会很大影响成果的创新,说明一半多的学者主张做学问不能仅追求短期效益,近期目标与学术的真谛——创新很难统一。近一半学者认为二者并非水火不容,说明绩效与创新也有可能兼顾。只有9%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影响,二者可以统一。笔者认为,学术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只要是创新,则不论近期还是长期都能产生绩效。当二者不能兼顾时,应首先强调创新,不能因近期绩效而牺牲创新。

自然科学中“一些优秀论文很少被引用,而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论文却被广泛引用。”4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普遍存在;49%的调查者认为少量存在;只有2%的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不存在。这说明论著被引用与论著的优秀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被引用越多,说明其影响越大,但并不能说其越优秀,尽管影响大与优秀有一定联系。

目前高校和科研单位往往要求教师、学者每年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每人每年发表几篇论文合适?调查显示,多数人撰写一篇论文(从选题、调研文献、构思、写作)一般需要花费3到5个月的时间,平均每年正式发表论文2.5篇左右。笔者建议,为了落实提高文科研究质量、淡化数量的要求,可以按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规定工作要求,如对于刚参加研究工作的年轻学人,要求相对严些,可以有质和量的要求;而对于已献身于学术的专家、学者,则要求应宽松,只强调质量的要求,淡化数量要求,每1-2年发表1篇高质量的论文也可。

(三)学术集刊、版面费、研究生发文的分析

学术集刊是具有统一题名,有年、月、卷、期等序号,按月、季、半年、年度出版,具有ISBN,而没有CN号的连续出版物,俗称“以书代刊”。由于新闻出版署近年来对刊号的审批极为严格,一般很难申请到新刊号,故许多学术机构转而申请书号出版。目前中国的集刊约有500多种。不把集刊纳入引文系统,不能反映论文发表的全面情况;但纳入期刊系统,又不确切,因为它与期刊毕竟有所不同。从调查结果看,多数人不主张与期刊库合为一个库,相当的人主张纳入但与期刊库分开。有鉴于此,目前本课题组已单独建立了学术集刊引文库(试行)。此举在学界、期刊界等引起较大反响。

近据报载,科技期刊收版面费是国际惯例,匿名评审确保收费文章质量不下降①。但人文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不同,大多数文章没有科研经费资助,且许多期刊没有实行匿名评审,因此对版面费问题学者的意见较为一致。调查结果显示,83%的被调查者认为版面费导致了太多的垃圾文章,应该禁止。笔者认为,对有科研经费支持的论文,在评审合格的前提下,可以酌收版面费,否则不应收取,更不能出现不问质量只要交钱就发表的情况。

近年来,有关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在规定的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否合理的争论已引起高教界、期刊界、学界、科研管理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据文献调研,发现对这一规定目前存在赞成、反对和折中(部分赞成或反对)的三种意见。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高校研究生获取学位前要写论文,但不要规定硬性发表。笔者认为,授予学位的根据是看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要求而不是看其他外在的情况。将写论文与发文分开,将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要求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写好学位论文,并鼓励将有关科研成果及时公开发表,但硬性发文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即使对博士生亦如此。目前各校明知规定硬性发表不合理而不主动取消此规定,与宏观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密切关系,笔者有专文论述,在此不赘述。

最后一个调查问题是“您在本学科及社科领域有广泛影响力,您是否愿意被中国社科研究评价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或评审专家,共同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而努力。”多数被调查者愿意被聘请,说明许多学者十分关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关注CSSCI的发展。相信在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和学术评价工作一定能发挥其应有的导引和激励作用,繁荣和加快发展人文社科研究事业。

郑德俊、魏瑞斌、宋歌等在调查表发放、统计中提供了许多帮助,特此致谢!

注释:

①李晋悦《科技期刊收版面费是国际惯例,匿名评审确保收费文章质量不下降》,《中华读书报》,2007-03-28(1)

标签:;  ;  ;  ;  ;  ;  

学术期刊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调查与分析_版面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