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分析论文_刘修艳

刘修艳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565100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检查的5000例妇科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临床资料,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5000例患者中,总阳性率为4.40%(220/5000),行宫颈活检674例,液基细胞病理诊断与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总符合率98.52%(664/674)。结论: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价值可靠,可有效筛查高风险人群,使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瘤变患者能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及发病风险;同时也使宫颈炎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诊断;价值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妇科应用最广泛的宫颈疾病变筛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是对传统的巴氏涂片加以改进,使细胞数量与细胞涂片阳性检出率及可读性提高,为一种有效诊断方法[1]。为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500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临床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检查的500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临床资料,年龄21-66岁,平均44.20±9.42岁,受检前24h避免阴道用药、药水冲洗与性生活,以组织学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取材与制片

选择无菌专用的细胞刷置入宫颈管口,侧重于宫颈管口黏膜面鳞状交界处,于适宜压力下朝着同一方向旋转3-5周,后将细胞刷放在保存液瓶内浸泡以保存细胞形态。采用全自动超薄型液基制片仪制作细胞涂片,95%的乙醇固定、巴氏染色、封片及显微镜阅片。

1.2.2细胞学的诊断

按TBS系统的描述性诊断法进行报告,报告分类为:阴性病例:NILM(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阳性病例包括:ASC-US(见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确)、ASC-H(见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SCC(鳞状上皮细胞癌)、AGC(非典型腺细胞)及腺癌。若每张读片可读细胞数超过8000个,则涂片为满意[2]。

1.3观察指标

观察细胞学阳性率:NILM、ASC-US、ASC-H、LSIL、HSIL、SCC、AGC及腺癌各所占百分比;细胞学与宫颈组织学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

2.结果

2.1细胞学诊断情况

5000例患者中,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NILM为95.60%(4780/5000),总阳性率为4.4%(220/5000),其中ASC-US为0.88%(44/5000),ASC-H为1.46%(73/5000), LSIL为0.84%(42/5000), HLIL为 0.92%(46/5000),SCC为0.16%(8/5000), AGC为0.1%(5/5000), 腺癌为0.04%(2/5000)。

2.2阳性涂片和病理诊断结果

5000例患者中,细胞学总阳性率为4.40%(220/5000),细胞学与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52%(664/674),见表1。

3.讨论

子宫颈癌为女性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据报道:随着宫颈癌筛查与诊治水平提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3]。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与临床,是一种将宫颈脱落细胞于保存液中保存,通过全自动超薄层液基细胞制片仪,对细胞予以均匀分散的制片技术,背景较清晰,细胞分布均匀,较少有重叠现象,使细胞数量与细胞涂片阳性检出率及可读性提高,从而使细胞学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与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基本符合。其明显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为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本研究针对本院2014年1月至12月检查的500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病例予以分析。

结果显示:5000例患者中,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总阳性率为4.4%(220/5000),其中有674例(包括阳性病例中的198例和阴性病例中的476例)行宫颈活检,细胞学与组织学活检病理符合率为98.52%(664/674)。细胞学阳性病例(220例)活检的198例中192例细胞学与活检病理诊断一致,符合率为96.97%(192/198);阴性病例(4780)中因宫颈糜烂有476例行宫颈Leep刀切除宫颈组织活检,经对比细胞学只有4例漏诊,其活检结果分别为3例CIN I级和1例CIN II级,细胞学阴性病例中细胞学与活检组织学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9.16%(472/476),即漏诊率为0.84%(4/476)。结果分析:病例中,个别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无临床症状或健康体检人群;而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却为阴性病例;极个别患者可能与宫颈萎缩的老年妇女在取材方面存在困难等因素有关,无法取到宫颈管内鳞柱交界处的细胞予以诊断,易出现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漏诊现象。尤其注意的是AGC患者中只有1例是宫颈腺癌,另外1例活检结果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例为子宫内膜腺癌,所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达到了筛查宫腔肿瘤的目的。

由此可见,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价值显著,可有效筛查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高风险人群,甚至可筛查出宫腔内肿瘤,且可判断病变具体状况,针对高风险人群及时活检、及时明确诊断,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经追踪调查,患者基本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如子宫颈癌及内膜癌已行子宫全切和化疗等后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全切,从而减少了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及发病风险;湿疣及宫颈炎性疾病患者及时对症处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为无创检查,操作简单易行,检查收费适中,便于普查,尤其为基层广大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乐于接受,使一些临床表现不明显而不引起重视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使大多数临床可疑但实际上又不是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患者,免受直接活检带来的创伤和痛苦。所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不失为一种最具实效性的宫颈癌筛查手段。

综上所述,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准确可靠,可有效筛查高风险人群,使宫颈癌、癌前病变及部分宫腔内肿瘤得到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阻止了病情的发展;使宫颈炎、疣状病变等非肿瘤性宫颈病变患者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值得向当地广大适龄女性推广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徐姗,梅金红,韩永良,等.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9):1387-1390.

[2]王建明,慕进勇,殷红阳.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0):51-52.

[3]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802-2804.

[4]叶美华,方庆全,黄红浪,等.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方法比较[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2):115-116,120.

[5]蒋丽英.妇科病普查TCT检查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12,31(16):168.

论文作者:刘修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5000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病理诊断分析论文_刘修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