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博

杨博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85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处红肿、行动受限、疼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骨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骨科;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302-02

为探寻人性化护理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择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我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共收治85例骨折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6±2.3)岁,骨折类型中四肢骨折30例,锁骨骨折5例,肩关节脱位2例,肋骨骨折7例,其他2例,骨折原因中暴力击打伤13例,车祸17例,高空坠落14例,平均住院时间(26.4±2.9)d,对照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8±2.7)岁,骨折类型中四肢骨折25例,锁骨骨折3例,肩关节脱位1例,肋骨骨折8例,其他3例,骨折原因中暴力击打伤10例,车祸15例,高空坠落12例,平均住院时间(22.7±2.8)d,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住院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基础,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主动积极沟通,交流过程中注意语气缓和、态度和蔼,让患者能够充分信任护理人员[1];心理护理,骨折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告知其疾病的可治愈性,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督促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锻炼;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对行动不便患者给予细微的生活照顾,帮助患者多换床单、被褥、衣物,保持病房通风及适宜的温湿度;并发症护理,骨折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因此易并发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院内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定期翻身,按摩长期受压部位,指导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及含有粗纤维食物,定期对病房进行空间消毒,病情好转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必要的功能锻炼[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骨折患者治疗后康复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患处疼痛、红肿、活动障碍,根据每项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计1、3、5分,临床症状积分越高说明患者术后恢复越差,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便秘、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切口感染等,临床疗效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行动受限程度进行评价,治愈即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行动与骨折前无异,显效即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无效指临床症状和行动受限程度无改善,将治愈和显效视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患处红肿、行动受限及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3933.4(13/39)48.7(19/39)17.9(7/39)82.1(32/39)

观察组4667.4(31/46)30.4(14/46) 2.2(1/46) 97.8(45/46)

x2/5.9155.9746.2195.769

P/0.0410.0400.0350.046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便秘2例,院内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对照组住院期间发生便秘4例,院内感染3例,压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9/3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文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术后功能锻炼,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人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彬.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5):247.

[2]陈娟.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36-37.

论文作者:杨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浅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杨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