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动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唯物主义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不动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及时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在学习《决议》的过程中我感到,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不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就不可能自觉地、坚定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动摇。因此本文试从基本理论与现实实际的结合上,就这个问题谈点学习体会,有些基本理论本已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确证的真理,但有的人至今还在攻击它,说它“已被证伪”、“完全过时”。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成上学这个重大的是非界限不可不划分清楚。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划清这个重大的是非界限,有些内容属于学术问题和认识问题,但有的也确实属于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因而也是个政治问题。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 223页)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或精神和自然界,“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同上,第224页)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掌握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根本点。各派哲学的根本立场如何,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何在,哲学基本问题就是进行观察和鉴别的试金石。近年来,针对哲学基本路线,冒出一股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我们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自觉地站在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哲学基本问题作为武器,对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进行具体分析,识破和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一)否定哲学基本问题

前几年,有人公开发表文章批判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主张要“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他们玩的一手把戏,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歪曲的解释。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超越性本质”是因为它继承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双方的优点,又克服了双方的缺陷,因而超越了双方的对立而达于统一,它“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因此得出结论:“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引起哲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所在”。学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同志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神秘的“外壳”,把彻底的唯物主义和革命的辩证法内在地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这种变革,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点上进行的,是把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派别推向前进了,这绝对不是什么“超越”唯物唯心的例证。

“超越论”者提出所谓“超越本体论”,还玩了一手把戏,就是把“人化自然”的现象解释歪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自然界,已经不是洪荒时代没有人迹的自然界,而是打上了人的实践印记的自然界,很大部分是经过人的加工改造的自然界。即是说,人的劳动已部分地以物化的形态凝结在客观自然之中,马克思将这种现象升华为一个深刻的命题:“人化自然”。有的人根据“人化自然”的观点,提出所谓“超越本体论”,认为既然在客观自然中也有人的劳动因素,有人的实践的印迹,因此客体中也包含了主体的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界限可以超越了。这种歪曲是不值一驳的。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加工改造过的自然,还是物质的东西。物化劳动是物,属于客体的范畴,并不属于主体的范畴。“超越论”者对这种“人化自然”现象的曲解,同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是以物质决定精神,主体反映客体为前提的,他们则混淆客体和主体、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从而企图抛弃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二)否定客观实在的客观性

列宁给唯物主义的奠基石——“物质”下了著名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0—121页)。列宁在批判“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时,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并作了肯定的回答:“地球不但在人类出现以前而且在一切生物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同上,第62、69页)1988年,金观涛出版了《人的哲学》,以“大无畏的言词”“勇敢地宣布”了他的“重大发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月亮在无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唯物主义今天已经被证伪了!”(《人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7页)看,“月亮在无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金观涛是通过歪曲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关系”,来为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提供“科学基础”的。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微观粒子的研究表明:微观粒子具有一些和宏观物体不相同的特殊性质。如果说对于宏观物体可以用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来描述它的状态的话,那么对微观粒子就将由在空间的位置的某个分布函数或动量的某个分布函数来代替。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将不再具有确定性,而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函数的形式出现。(参见《求是》1989年第23期何祚麻一文)

我们认为,这种电子所具有的“奇怪的行为”,是来自电子的“本性”,在没有使用仪器测量时,电子仍然具有这一“奇怪的行为”,使用仪器对电子进行测量,只不过是发现或测出电子固有的这种“奇怪的行为”罢了。一句话:“测不准”不是因“测量”而“造成”的,而是电子自身客观存在的本性。金观涛否定客观实在的客观性,就是离开了唯物主义的奠基石,因此,他成了贝克莱在20世纪80年代的徒子徒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三)否定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作了最精辟的表述:“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2 卷第664页)

近些年来,反映论(包括能动的反映论)成了一些人攻击的主要目标,而且有的人把目标直指列宁,集中火力批判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经典专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企图用这个论、那个论来取代“反映论”。

所谓“选择论”。有人说:“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认识固有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性,而是选择性。认识不是客体结构和性质在人脑中的反映,而是主体的积极、能动地对客体进行改造和选择的结果。”(《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的理论综述》《哲学研究》1987年第6 期)离开反映谈选择,离开反映的基础谈选择的功能,就是抹煞了认识的客观来源和基础。

所谓“建构论”。有的人很崇拜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它比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对人的认识过程的解释更加科学。这种论断是没有根据的。皮亚杰讲过,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有三种主张:一种主张认识来源于人自身;一种主张来源于客观外界;一种主张来源于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他承认他是主张第三种观点的。看,避开认识的源泉问题,不讲主观和客观归根到底谁决定谁,而抽象地去谈认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这显然是二元论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讲主客观相互作用,但它有一个唯物主义前提,即在肯定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精神的前提下讲主客观的相互作用。

所谓“内宇宙论”。《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和1986年第1期,连载了刘再复一篇45000字的文章《论文学的主体性》。作者认为, 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内宇宙”,即来自作家的内心世界,文艺创作的途径,应该从传统的由外及内改为由内及外,由内宇宙向外宇宙扩展。显然,反对文艺来源于生活,把创作途径从由外及内改为由内及外,这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主张用“由内宇宙向外宇宙的扩展”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来取代“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是一种倒退。

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论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这是坚持了真理论的辩证法。承认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这些年来,在真理论问题上冒出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一)否定真理论的唯物论

承认客观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唯物主义前提。承认客观真理,就得承认真理内容的来源只有一个,即来自客观实在;就得承认人们对同一个客观对象或者同一个客观对象的同一方面、同一层次的认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被实践证明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各种互相对立的认识不能同时都成为真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只有一个,即真理的一元论的真正内涵。

同客观真理论、真理一元论的观点针锋相对,“真理多元论”的观点主张真理是多元的,真理不只是一个,而是有多个;真理的内容是“多源”的,不仅有客观性来源,而且还有主观性来源,认为不同的认识主体,由于物质操作手段和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便可以得到不同的真理。

现代科学中的主体性观念果真使真理内容渗入了主观性吗?真理客观性的原理否定得了吗?否!拿物质操作手段来说,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觉、思维器官的延长和理性认识的物化,对于人能够观察到某种现象,确实具有巨大作用。但这种作用再大,也不能使真理的内容渗入主观性。因为,根据各种物质操作手段所得到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还得通过实践检验它是否符合认识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如果不符合,它就不能作为真理的内容而渗入进来,拿思维方式来说,认识主体的心理、知识素养、思维能力等精神因素和需要、利益、动机、愿望、动力、评价等价值因素,在制作加工客体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得出认识成果的过程中,确实有着巨大的能动的创造作用。但是,思维方式的作用再大,也不能使真理的内容渗入主观性。因为,通过思维方式加工制作出来的认识成果是否具有真理性,思维主体自身决定不了,而必须由实践标准来决定,看它是否与认识对象的客观规律性相符合和符合到什么程度。因此,思维方式的能动作用也不能使真理的内容具有主观性。可见,“真理多元论”者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真理的内容具有主观性,理论上是极其荒谬的,站不住脚的。

(二)否定真理论的辩证法

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包含了客观内容、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来说,就其随着实践的发展日益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和真理性日益完善来说,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绝对真理。就其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对客观对象的一定方面,一定层次,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来说,就其有待于在不断的实践中使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完善来说,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相对真理。

有一种论调,一种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抹煞绝对性、夸大相对性的论调,一种被那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喊得最凶的论调,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即所谓“过时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革命行动的指南,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具有的客观真理性是推不翻的,它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作为指导我们从事革命和建设的方法论,永远具有带根本性的意义。

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并不忌讳“过时”这个字眼,革命导师就不讳言“过时”。问题在于要分清楚什么东西“过时”,什么东西“不过时”。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写德文版序言时,分析了该书问世25年来情况的变化,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地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9页)这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已经过时”了,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基本原理没有过时,“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等一般基本原理是不会过时的。

“过时论”者的失足之外,从真理论来说,正是在于把不过时的、绝对的真理的客观内容当作可能过时的、相对的真理的适用界限。“过时论”者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离开绝对性去谈相对性,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当然就不得不从相对主义陷入绝对怀疑论和主观主义了。

还有一种论调,一种从另一方面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抹煞相对性、夸大绝对性的论调,一种禁锢头脑、窒息真理的论调,就是所谓“两个凡是”。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失足之处,就在于它抹煞相对性、夸大绝对性,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成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的僵死教条。

近年来流行的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方法论根源来说,就是反对辩证法。我们必须划清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界限,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一)所谓“多元论”

这是民主社会主义者鼓吹的一种论调。他们企图通过否定主要矛盾,来否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在各个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拿“政治多元化”来说,有的人鼓吹多党制,主张各个党平起平坐,彼此都是平等竞争合作的伙伴,大家轮流执政,妄图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我们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多党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建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各民主党派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民主监督作用。但是,这种多党合作,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一个党,这是十分明确、半点也不含糊的。

拿“指导思想多元化”来说,有的人攻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搞“精神垄断”,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同众多学派之间没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主张各种政治观点自由竞争,不要“独尊一术”,要“放弃追求一种真理”。这个界限不可不划清楚。我们是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我们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拿“经济多元化”来说,有的人主张搞“混合经济”,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济成分一律平等。其要害是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是主体与补充的关系,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同时,我们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也体现了主体和补充的辩证法。

(二)所谓“变形论”

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鼓吹者攻击毛泽东思想,攻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论调。他们声称:“五四传播的只是传统文化可以接受的、经过了东方农民文化改造的、变了形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农民思想”,是“为中国传统落后意识偷换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里摆着一个严肃的问题:马列主义需不需要中国化、需不需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结合”的结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又开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叫创新,还是叫“变形”?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变了形”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不与各个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它就不能得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一经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不能不具有各个国家的民族的特色。历史上经验主义者和教条主义者背离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都使革命蒙受损失,其方法论根源就在于,他们都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抛弃了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从而从根本上抛弃了辩证法。我们必须掌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坚持从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联结中,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的结合中,去认识中国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方面是我国的具体实际,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果搞片面性,把一方推崇为绝对,或者一讲“中国特色”,就忘记了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忘记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道路;或者一讲“社会主义”,就忘记了中国特色,不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照搬外国模式,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就既没有“社会主义”,也没有“中国特色”,就不可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所谓“割裂论”

这是指通过割裂事物内在统一的两个方面的联系,来改变事物的性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改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两个基本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特定事物内在统一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二者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离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能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离开改革开放讲四项基本原则,不是真正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能是回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老路上去空喊四项基本原则。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两个基本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

什么是唯物史观?什么是唯心史观?二者的划分界限,简单说来,就看人们如何回答下列问题: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承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还是不承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是承认阶级斗争,还是否认阶级斗争?这些年来,在那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唯心史观颇逞时髦。

(一)否定历史决定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所谓“历史决定论”。这些年来,有的人公开把历史决定论当作机械唯物论来批判,说什么停留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抽象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水平上,把社会的物质条件、物质关系当作“主词”,把人类自身活动当作“宾词”,从根本上没有超出机械决定论,实际上是类似于自然决定论的东西。他们攻击唯物史观是机械决定论,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论,它首先坚持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同时也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的反作用;首先坚持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正是基于上述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唯物辩证的理解,我们才提出了改革的任务,才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任务。

(二)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近些年,有人公开出来批判这个基本原理,说这个原理“完全错误”,是“僵死的历史公式”,“不值得苦心加以维护”。他们讲了一个“道理”,说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仅仅是“创造历史的前提”,这种最基础的历史活动,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活动还不算“历史”,人民群众仅仅是“搭戏台者”,而不是“演戏”者。这是十分荒谬的。历史上的奴隶起义,农民起义,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推翻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革命,这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就是对这种谬论的有力驳斥。他们还讲了一个“道理”,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就是“否认了一切高级的科学文化艺术作品的真正创造者——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的贡献”。这也是不值一驳的。我们只要问一句,那些创造精神财富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不是人民群众吗?你们是想把这些知识分子排除在人民群众之外,或者置于人民群众之上吗?这个观点,受到了动乱精英们的青睐,他们正是以这个“家”那个“家”自居,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上,鼓吹精英治国、政治精英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反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人,还提出一个“创见”:“历史是人人的历史,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创造”。这里搅混了一个概念,“创造历史”与“参与历史活动”是不同的。所有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个人,都参与历史活动,但并不都参与历史的创造。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创造历史,是指推动历史前进,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有的阶级、社会集团和个人,他们参与历史活动是阻碍历史前进,是开历史倒车。所以,应当批判“所有阶级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

(三)否定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透过迷离混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当前,国际间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阶级斗争的观点不可丢。在我们国内,虽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因此仍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那些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但是,这此年来,有的人把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当作“过时”、“僵化”的东西而扔掉了。有人鼓吹“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说什么,“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有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加速演变的政治实情证明,在阶级对抗依然存在、两种制度对抗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所谓“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和欺骗罢了,而国际资产阶级势力总是把自己的阶级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有人鼓吹超阶级的“纯粹民主”、“普遍民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首先是指国家制度、国体,即哪个阶级掌权、作主。在阶级社会里,绝没有超阶级的“纯粹民主”、“普遍民主”。有人鼓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这也应当作一点阶级分析,看看是哪个阶级的人的本质才是自私的。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别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人的本质是“大公无私”,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本质内容,自私、个人主义,是私有制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生观,作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相矛盾的,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起破坏作用的。显然,有的人鼓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提出要为“个人主义”正名,说什么“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这是在宣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观。所以,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生观都要进行阶级分析,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自觉地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去战胜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观。

标签:;  ;  ;  ;  ;  ;  ;  ;  ;  ;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