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104
摘要:地铁施工建设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在、外在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致使地铁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施工项目。因此,使用科学的、完善的监测技术对地铁施工场地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保障地铁项目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不同于一般的公路、建筑等施工,地铁施工不论是在投资成本上,还是在潜在的风险上,都具有着太多的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导致地铁施工项目成为了施工风险的高发场所。为了有效的降低地铁施工中存在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施工风险,也为了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应用相应的监测方式,并结合监测内容,对地铁施工项目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别,从而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及时的防止和预先排除,进而保障地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1监测技术现状及监测目的
目前我国深基坑工程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深基坑监测技术也处于待完善的阶段,目前使用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大多数是引进与之相关的变相测量、岩土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因此,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优化,进一步提高监测方法、技术,为施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从而不危及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监控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间地表沉降等监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并做相应修改实施。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基坑地表的沉降情况,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监视围岩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支护衬砌的设计效果,保证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通过获得的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在施工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工。积累资料,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
2.1支撑轴力监测
通过轴力计量测,钢支撑轴力监测采用钢弦式频率轴力计,安装时将轴力计安装架与钢支撑端头对中并牢固焊接,在拟安装轴力计位置的桩(墙)体钢板上焊接一块250mm×250mm×25mm的加强垫板,以防止钢支撑受力后轴力计陷入钢板。待焊接件冷却后,将轴力计推入安装架并用螺丝固定好。安装过程要注意轴力计和钢支撑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各接触面平整,确保钢支撑受力状态通过轴力计(反力计)正常传递到围护结构上。
2.2三轴地震检波器监测技术
在地面上进行的施工活动会产生振动,对位于工地下方的隧道或地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同样,用于建造新隧道的过程和设备,如爆破或隧道掘进机,可能会对现有的隧道或地铁系统造成损害。这些活动产生地面振动,从地面穿过地下。当新建地铁的施工中振动水平足够高时,它们也会破坏道路,建筑物或地面上的其他结构。类似地,当来自地上建筑物或新隧道的构造的振动水平足够高时,岩石或其他材料可能会脱落并落在隧道中的轨道或道路上。在这些情况下,交通系统可能需要关闭,直到找到碎片并修复出现的损坏。这些损失可能带来高昂的代价,甚至导致项目延误。三轴地震检波器的监控系统记录振动和空气过压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强地铁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管
地铁施工项目作为建筑物,需要满足建筑物应有坚固、耐久等特性,而要想满足这些特性,在地铁施工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安全监管。对地铁施工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中的安全监管。检查地铁施工项目的空间位置及三维属性是否达到了设计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设计标准,最严重的情况需要推倒重建,而要使地铁施工项目工程达到设计的标准,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阅读图纸,多与设计单位沟通,才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施工风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地铁施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涉及多个方面,对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施工中的项目,各地方的隐蔽工程等都需要进行实时的检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在施工人员进行作业时要多交底,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培训,要对新技术、新工艺等施工手段制定保障措施。工程验收中的安全监管。在地铁施工项目的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施工过程中开具的各种施工命令,各项目的检查报告、验收记录等做好整理汇总,在验收过程中,将这些资料连同竣工图纸一起交予验收单位,做好工程验收中的安全监管工作。
3.2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在地铁项目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作业地点就是在施工场地上,只要做好了对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基本可以杜绝80%的安全事故。在地铁项目施工现场显眼的位置可以放置警示物、安全标语等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则按照规定放置包括总平图、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等应有的布置,而围绕施工现场,一定要设置封闭的围栏,同时对于入场工作人员,要求做好安全措施,有安全帽才准入场,进行掘进作业的一定要有安全保护措施,危险岗位持证上岗,加强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地铁项目施工中,很多设备需要供电,要做好防电、防火工作。对施工机械定期送检维修,坚决不用淘汰落后的危险设备进行作业。在按照规定需要作防护处理的洞口、临边等位置施工保护设施一定不能马虎,要实时检查。总之,所有存在于施工现场的设备都要做到安全管理,降低隐患和风险。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在进行地铁项目施工时,所用到的材料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如果不对这些材料进行妥善管理,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材料堆场,并且在材料的存放过程中设置专人管理,对材料分类码放。
3.3加强检测人员技术培训
在地铁施工项目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监测管理体系之后,还应该选拔专人负责监测技术板块。对安全风险的监测管理实施责任制,明确监测负责人权责,提高对安全风险工作的重视度,保障对安全风险的监测在地铁项目的施工工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在地铁施工项目中,风险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就代表了监测过程的效果,要加强对安全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的对安全风险检测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其监测水平,以使监测人员在对安全风险的监测中不会出现漏查、误查的情况。地铁项目组同时更应该要鼓励监测人员自我学习相关知识,为其技术提高提供相应的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地铁工程数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这就对地铁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施工监测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完善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监测技术。施工单位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地铁施工监测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地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华.浅论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及安全风险管理[J].居舍,2017(33):137+164.
[2]张涛.浅论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及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5):214+216.
[3]李聪.论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及其安全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58-159.
[4]王学沛.浅论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及其安全风险管理[J].低碳世界,2016(26):120-121.
[5]梁希福,徐静涛,常彦荣,刘香.地铁施工中的监测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北京测绘,2009(01):53-56.
论文作者:邓爱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铁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