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李昔阳论文_李昔阳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方法:实验样本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201例。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在这一年半内对实验选取的201例患者在治理后护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结果:通过调查201例患者发现,共有63例事故,其中由于院方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占6.34%,由于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引起的占42.85%,由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引起的50.79%。结论:研究结果表示,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是患者自身、医护人员、院方因素,医院要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以及法律道德、加强于患者的沟通等。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护理;原因

维护医院形象的关键是确保降低医疗风险,所以医疗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医院形象和质量的污点。高的医疗风险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社会的关注。心血管内科是所有医院高风险的科室之一经常因为医护人员护理不当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医疗事故,引起法律纠纷[1]。医院亟待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维护医院形象,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引起重视。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实验随机抽取自2014年9月~2016年3月前来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201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中含103心肌梗死患者,98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1.2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法,记录201例患者在治理时的详细护理情况,通过记录数据归纳与之有关联的不安全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数据研究中相关信息以数据和百分比记录。

二、结 果

研究发现,在201例患者中出现医疗事故、院内违规、操作不规范造等造成事故的共有63例,其中有接近一般的患者是由于自身不安全因素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在这63例事故中,有1.99%是由于院方不安全因素造成的、13.43%是由于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造成的、15.92%是由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详细情况见表1.

三、讨 论

本实验记录调查心血管内科护理事故发现造成护理不安全有三方面:患者自身,医护人员以及院方这三方面。首先从患者自身原因来看,其实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有俩个重要的方面,其一,不遵医嘱。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患者错误的估计治疗效果,期望过高。通过临床发现,许多造成护理意外的患者,都是因为在治疗初期发现症状消失或者改善就不在听从医生建议,自己盲目的断药或者办理出院手续。那些没有被发现并组织的患者就容易造成护理意外,造成治疗风险。本实验中就有1例患者因为擅离医院发病抢救不及时而死亡,还有2例幸运的抢救回生命的。其二,对自身病情认识不足,又不听从医护人员讲解建议,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由于自身问题导致病情恶化自乱阵脚时,由于知识不够就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推给医院治疗,而产生纠纷,这样不仅耽误治疗还耽误了抢救时间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实验中出现3例因为推诿扯皮的患者,造成抢救不及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其次从护理原因分析,因为由于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复杂,治疗任务较繁重、护理人员承担的责任大、事情繁冗,稍微一个不留神就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医疗风险。研究发现,造成医疗风险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填写护理文书不够规范、药量及配比概念模糊不够严谨、实习生工作经验不足等。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因素一般包括:(1)记录的护理不真实。大部分是由于护理人员粗心、监督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倘若病人不在,态度就很敷衍,记录的体征不真实;(2)护理文书出现缺漏,心血管科室工作比较多,记录人员可能因为突发情况导致造成护理文书出现缺漏;(3)护理文书出现错误,因为心血管内科患者发病急,事发突然,这样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凭感觉和记忆进行登记,容易造成数据失真;(4)登记时由于时间紧迫导致记录的笔记不清晰,很难看懂,造成误诊[2]。用药及药量配比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总类繁多,容易出现拿错药等问题;(2)护理人员由于忽略药品产地不同,仅凭经验,造成药量配比错误[3];(3)处方字迹难辨,短时间没有与医师沟通,按自己理解用错药;医院为部分实习生提供实习场所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由于心血管科病重病危的患者居多,由于实习生检验不足、医疗知识不够全面、职业道德不够成熟,容易发生失误,但是这些小的失误就很可能造成患者抢救延误或护理不当,危及患者生命[4];从院方因素讨论,院方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医疗费用纠纷,由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要承担比较昂贵的治疗费用,部分经济能力有限的患者家庭难以负担治疗费用,甚至会出现一些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患者,还有些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医疗纠纷,耽误抢救 [5]。

综上,确保医院的护理质量安全可靠,是预防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最佳措施。通过此次的研究调查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是患者自身、医护人员、院方三大因素,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从终端解决这些因素,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护水平,增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责任意识,在护理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其次,医院要对医护人员法律知识进行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知法用法,即使发生家属粗暴对待的情况也要保持冷静,一切以治疗为主;第三,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难处,理智对待患者,经常与之沟通,培养与患者之间的默契,提高治疗效率[6]。

参考文献:

[1]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志,2012,01:152-153.

[2]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197+200.

[3]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97-198.

[4]张国力.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7,2(8):96-97.

[5]包惠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1:117-118.

[6]陶莉,赵岩,吴丽香,王芸.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3,34:169-170.

论文作者:李昔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李昔阳论文_李昔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