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4180例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论文_张久宏

张久宏 北京师范大学医院 北京 100875

【摘要】 目的 对某高校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估该群体异常心电图发生情况,为其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安静状态下,对4180名教职工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采集,并将结果按性别及年龄分层进行分析.结果 4180中正常心电图3589例(85.86%),异常心电图591例(14.14%), 其中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7.60%,349/1983)高于女性(11.02%,242/2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4,P=0.000);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763,P=0.000);各年龄组两两比较,随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异常心电图中窦缓检出率最高, 为4.64%,其次为束支阻滞,检出率为3.20%,再次为ST-T及T波改变,检出率为2.68%.另外严重心电图异常如陈旧心肌梗死和心房纤颤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0.90%和0.53%.结论 高校教职工人群中,心电图异常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电图异常,并对重点人群提出针对性建议,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职工; 体检; 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90-0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 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随之提高[1].高校教职工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高知群体,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管理育人的重任,心理压力大,大多长期伏案工作,体育锻炼较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2].定期的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情况下的常规检查,帮助患病人群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有效措施[3].而心电图检查是常规体检中观察心脏情况的重要、简便又可靠的方法,可以借助其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一定程度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5].本文就某高校4180名教职工(在职及离退休)常规体检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人群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其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3年4月至6月某高校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共4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83例,女性2197例,年龄21~90(52.01±16.57)岁.其中21~40岁1257例,男510例,女747例;41~60岁1679例,男808例,女871例;61~80岁1040例,男544例,女496例;>80岁204例,男121例,女83例. 1.2 方法体检者安静状态下平卧,采用MAC800型心电图仪(美国GE 公司生产) 常规采集12导联心电图.诊断标准依据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6]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4180例体检者中正常心电图3589例(85.86%),异常心电图591例(14.14%).异常心电图中男性349例(17.60%),女性242例(11.02%).男女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4,P=0.000),(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n)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目前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简便、经济而又安全的检测技术.可以分析和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也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程度、发展过程及心房心室功能结构情况[7].在发现心血管系统异常、提高心血管疾病早期防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高校4180例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统计结果显示:①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这与文献报道一致[8,9],说明男性比女性更易患心脏病.考虑男性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脑力劳动的重负荷导致神经内分泌反应、易过量饮酒、吸烟、体力活动相对少以及女性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有关.②统计资料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随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0].说明心电图改变与机体老龄化程度相关.可能原因是随年龄增加,心肌纤维逐渐萎缩、细胞核增大、瓣膜钙化、心脏收缩功能减弱、心脏的传导功能和供血系统也呈退行性改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慢性病累及心脏等有关[11].③本次体检结果异常心电图中心律失常占大多数,并以窦性心动过缓检出率为最高,与大多数报道相符[12,13]. 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者窦房结功能在正常范围,小部分尤其是持续窦性心动过缓者,应警惕窦房结功能障碍,尤其在高龄人群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有跟心率相关的心脏症状者必要时进一步做动态心电监测或窦房结功能检查以避免严重心脏事件发生[14].其次为传导阻滞,以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为多见,以高龄组发生率为最高.右束支阻滞临床上较为常见,健康人可以出现, 常常为不完全性阻滞,完全性阻滞常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故不可放松对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重视,尤其新发生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其常常是心脏病理性改变的表现[14].再次为ST-T及T 波改变.需注意引起该改变的原因很多,如饱餐、过度呼吸、体位改变、植物神经紊乱、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等.根据体检心电图ST-T及T波改变不能盲目做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要结合病史,强调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做冠状动脉CT或造影,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在体检中严重心电图异常如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房纤颤均有检出.陈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表现可以给临床提供治疗的重要参考.而心房纤颤是导致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致残率、致死率高,并常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15].本次体检中有4例为无病史无症状心房纤颤,有6例未行规范治疗,故通过此次体检发现问题,高度重视,并建议专科进一步诊治.高校教职工群体相对保健意识强,接受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好.每年体检心电图检查作为简单和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早期发现相关的心血管异常表现,并配合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DOBRE M,BRATEANU A,RASHID,etal.ElectrocardiogramabnorGmalitiesandcardiovascularmortalityinelderlypatientswithCKD[J].Clinical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Nephrology,2012,7(6):949-956.[2] 杨静静,华明亚,马红兵,等.高校教职工脂肪代谢相关疾病的健康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2):162-164.[3] 曲辉.高校教职工3年体检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6-5058.[4] ANTTILAL,NIKUSK,NIEMINENT,etal.PrevalenceandPrognosticvalueofpoorR-waveprogressioninstandardrestingelectrocardiograminageneraladultpopulation.[J].AnnalsofMedicine,2010,42(2):123-130.[5] SANTOS P,MARTINS C,HESPANHOL A,etal.Motivesforrequestinganelectrocardiograminprimaryhealthcare[J].CienSaudeColet,2015,20(5):1549-1554.[6]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8-279.[7] 吴学琴,王延林,杨玲,等.心向量图与心电图的Q-T 间期离散度比较分析[J].心电图杂志,2010,29(1):9.[8] 姬光东,王根生,张爱兰.老年心电图异常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2):109.[9] 侯海林.阆中市保宁社区1586例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9):254.[10] 马英.1087例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1):1347.[11] 吴美娟,蒋荣泉.2346例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心电图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卫生,2011,49(2):116.[12] 韩桂兰,张梅.动态心电图2000例心律失常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2(8):25.[13] 于俊英,王秀芹,吕艳玲.860例正常孕妇心电图初步分析[J].心电图杂志,2005,24:87-88.[14] JORGENSENPG,JENSENJS,MAROTTJL,etal.Electrocardiographicchangesimproveriskpredictioninasymptomaticpersonsage65yearsorabove withoutcardiovasculardisease [J].Journalof The 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12,7(6):949-956.[15] FUSTER V,RYDEN LE,CANNOM,etal.ACC/AHA/ESC 2006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rtrialfibrilation[J].CirGculation,2006,114(7):257-345.

论文作者:张久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某高校4180例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论文_张久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