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寄生汤在慢性痹症中的应用论文_赵启才

独活寄生汤在慢性痹症中的应用论文_赵启才

雅安德仁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沿革】

独活寄生汤来自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本方以善治伏风,祛除久痹的独活为君,尤善除下焦及筋骨间的风寒湿邪;以细辛、秦艽、防风、桂心为臣,共同祛除风寒湿邪;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合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无论正虚邪恋或病邪乘虚而入,本方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成为治疗久痹的经典处方。

【临床应用】

本方经过加减化裁,对于多种慢性痹症,如现代医学的颈椎病、肩周炎、筋膜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头疼、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辨部位用药:头部疼痛,依情选用羌活、川芎、藁本、白芷、柴胡、细辛等;颈部—羌活、葛根、伸筋草、麻黄;肩部—桑枝、姜黄;上肢—羌活、桂枝;胸痹—瓜蒌、薤白;胃脘—砂仁、白豆蔻;腹痛—白芍、吴茱萸;少腹—青皮、香附;睾丸痛—荔枝核、橘核;脊背痛—金毛狗脊、桑寄生;腰疼—杜仲、续断;骶尾部—鹿角霜、威灵仙;下肢—独活、牛膝;双膝—土茯苓、车前子、猫抓草、薏苡仁;四肢小关节—土贝母、威灵仙、猫眼草、露蜂房。这些药物具有“引经报使,直达病所”的作用。

二、止痛药物的选择:

1、对因止痛药:风寒证治当祛风散寒,选用独活、秦艽、白芷、威灵仙、细辛、桂枝、麻黄、川椒之类;风湿—祛风胜湿—羌活、苍术、五加皮、木瓜;瘀血—活血化瘀—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延胡索、三七、水蛭、山棱、莪术;痰饮—燥湿化痰—半夏、陈皮、厚朴、苍术、苏子、白芥子、浙贝母:气血亏虚—益气养血—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人参、大枣、炙甘草;当归、熟地、芍药、鸡血藤、酸枣仁;阴阳虚损—滋阴补阳—沙参、黄精、枸杞子、麦冬、龟板胶;鹿角胶、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邪气入络—搜风通络—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

2、对症止痛药--延胡索、细辛—经寒热配伍,可广泛用于多种痹痛。

3、强烈止痛类—附子、川乌、草乌、马钱子、雷工藤、一枝蒿,此类药物药性峻猛,多入丸散,作汤剂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控制剂量,先熬久煎,掌握中毒救治,防止中毒发生。

【典型病案】

病案一

余某,男,52岁,离休职工,2016年3月9日初诊。主诉:反复腰腿痛12年,加重伴头昏、失眠1周。现病史:患者12年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腰腿部胀痛不适,偶感双下肢麻木,无晨僵、水肿、尿频、尿急、尿疼等症状,久行及负重后明显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曾先后多次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口服“消炎止痛药”,并作“针灸、火罐”等治疗,疗效尚可。1周前因久坐后上述症状复发加重,并伴头昏、失眠。既往史:“消炎镇痛膏”过敏。中医望闻切诊: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表情痛苦;面色淡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偏胖;步态正常;语音清晰,语言流畅,无咳嗽、呃逆、嗳气等其它异常声音;无特殊气味。饮食尚可,睡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体格检查:T 36.20C P80次/分 R20次/分 BP118/80mmHg 心肺、腹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腰骶部皮肤无红肿、瘀斑、疤痕、色素沉着,腰部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受限,腰2至骶1棘突旁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压腹试验(+),双下肢肌力、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腰椎MRI:1.腰椎退行性变;2.L3-4椎间盘退变伴L3-4、L4-5、L5-S1椎间盘中度膨出。血沉(ESR):27.33mm/h.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疾患伴神经根病 治疗计划:1、给予中药汤剂治疗,以补肝益肾,益气养血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具体药物如下: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细辛6g防风12g怀牛膝12g杜仲15g肉桂6g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0g川芎12g延胡索15g熟地12g白芍20g酸枣仁20g大枣20g炙甘草10g 5剂,水煎服,日1剂,150ml tid。2、配合电针、微波、推拿,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3、避风寒,注意休息,防劳累,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摄入。 二诊:腰腿痛减轻,头昏已除,睡眠好转,右小腿外侧有时麻木,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舌质变红润,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继续按原方案治疗,中药作适当变化,具体药物如下: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细辛6g防风12g川牛膝12g杜仲15g桂枝10g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0g川芎12g丹参15g麦冬20g熟地12g白芍20g酸枣仁20g炙甘草6g 5剂,水煎服,日1剂,150ml tid。 三诊:腰部微痛,右小腿外侧麻木好转,睡眠恢复正常,饮食正常,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弦细。停用电针、微波、推拿治疗,继续中药调理:独活15g桑寄生15g防风12g黄柏15g夏枯草12g川牛膝12g木瓜20g鸡血藤20g杜仲15g黄芪20g当归10g丹参15g三七9g(另包冲服)全蝎3g(另包冲服)山药15g熟地12g白芍20g炙甘草6g 5剂,水煎服,日1剂,150ml tid。服药后电话随访,患者完全康复。

病案二

李某,男,42岁,农民,2016年5月18日初诊。主诉:间断性颈背部疼痛3年,复发加重5天。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劳累过度后出现颈背部疼痛不适,自服“消炎止痛药”,外贴“伤湿止痛膏”后症状缓解,发病与阴雨寒冷相关,无心悸、心累、咳嗽、咯痰等症状。曾多次复发到乡卫生院就诊,诊断为“背寒”,“静脉输液、内服消炎药”后,症状好转。5天前,因打球激烈运动后,脱衣受寒,上述症状复发加重,并伴四肢无力,腰膝酸软,晚上疼痛难忍,睡觉翻身都会痛醒。既往史:15年前患“慢性腰疼”;6年前患“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四诊情况:神志清楚,面色淡白,表情痛苦,烦躁不安,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偏瘦;步态正常,自动体位;语音清晰,语言流畅,无咳嗽、呃逆、嗳气等其它异常声音;无特殊气味。饮食尚可,睡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腻,舌底络脉瘀曲,脉弦紧。体格检查:T 36.40C P76次/分 R18次/分 BP130/78mmHg 心肺、腹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专科检查:脊柱无畸形,颈背部皮肤无红肿、瘀斑、疤痕、色素沉着,颈椎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轻度受限,抬肩时背部疼痛加剧,颈下部及肩胛区压痛广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胸廓挤压试验(-),上肢肌力、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胸部DR:双肺纹理增多。心电图:心电图未见特异改变。其余未查。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痹症(肝肾亏虚,寒湿痹阻证)西医诊断:慢性背肌筋膜炎 治疗计划:1、给予中药汤剂治疗,以补肝益肾,散寒祛湿,活血通络为主,方用独活寄生汤合乌头汤加减,具体药物如下: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细辛6g防风12g金毛狗脊15g怀牛膝12g杜仲15g桂枝15g麻黄10g制川乌10g(先煎30分钟)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5g川芎12g丹参20g熟地12g白芍20g大枣20g炙甘草10g 5剂,水煎服,日1剂,150ml tid。2、配合电针、微波、推拿,走罐以驱寒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3、局部保暖避风寒,注意休息,防劳累,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锌摄入。 二诊:患者述项背部疼痛减轻,睡眠好转,轻微汗出,饮食增加,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脉弦数,继续配合中药治疗,具体药物如下: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0g细辛6g防风12g金毛狗脊15g怀牛膝12g杜仲15g桂枝15g麻黄6g制川乌10g(先煎30分钟)黄芪20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5g川芎12g丹参20g熟地12g白芍20g大枣20g炙甘草10g 5剂,水煎服,日1剂,150ml tid。三诊:患者述疼痛基本痊愈,停止理疗,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

论文作者:赵启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独活寄生汤在慢性痹症中的应用论文_赵启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