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刘志艳

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刘志艳

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5800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需要的钢材、水泥以及混凝土和砂石等等建筑材料的计划、供应、使用等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建筑材料的选材,使用数量,调研产地,到组织进入现场,以及材料的使用流向等环节,按品种、数量、质量、期限,编制材料使用周期的管理执行情况,保证材料的供应与节约使用。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的材料类型

建筑工程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材料,第一,结构材料、第二,装饰材料、第三,专用材料。其中,结构材料有划分为以下几种:(1)木材、(2)石材、(3)水泥、(4)金属、(5)玻璃、(6)混凝土等等;装饰材料课划分为以下几种:(1)各种涂料、(2)镀层、(3)贴面、(4)瓷砖、(5)油漆等等;专用材料指以下几种:(1)防水、(2)防腐、(3)防火、(4)防潮、(5)保温等。根据其性能,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有机材料、(2)复合材料、(3)无机材料。在建筑物中,不同的材料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可以将建筑材料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用于承重结构用途的材料,如以下几种:(1)砖、(2)砂浆、(3)木材等。第二种则是特殊用途材料,如(1)耐火砖、(2)泡沫玻璃、(3)吸音板等。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其中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适用性、坚固性。在工程整体费用中,建筑材料费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就需要对建筑材料的构造以及特性进行考虑,如此,才能够使选用的材料是经济合理的。在建筑材料中,往往存在着同一类型的产品会有几个等级的现象,每一个等级的材料都需要保证其质量,这就是所谓的材料标准。材料标准对材料的规格、尺寸以及强度等各项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材料在出厂以及验收前,都会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所生产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2.建筑材料管理的具体策略

2.1建筑材料的预算分析与采购

由于近几年市场环境更新换代快,市场上新产品层出不穷,而现场材料管理部门的信息却无法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还滞留在前一段时间的市场现状中,因此造成了管理上的缺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材料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与时俱进,使得招投标过程中的材料价格往往与实际产品的价格出人过大;②在工程中标之后,没有做好相关的材料成本预测,也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风险预测;③对于材料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而言,往往做得不到位,导致了材料管理中的信息滞后,甚至造成了资产的流失与浪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材料的优化管理,使企业在建筑界树立口碑呢?通常我们会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准确调查与细致分析,优选出那些质量过硬、价格优廉、符合相关标准的建筑材料,在此我们一定要避免只重视价格,而轻视核算的现象。这就需要先通过预算员将各项材料进行基本预算与基本要求,从而制订采购计划,采购员将按此预算与要求进行针对性采购,责任明确,既不会出现工程材料不达标与延误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工程审计超供、欠供等问题。

2.2建筑材料进场的验收

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一定要进行检验。随着施工的实际进行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时间与存放位置,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验收入库时,要有抽检、抽样的验收过程,并向供应商索要“防伪备案证明”,同时将检验结果上报甲方与设计单位。建筑材料的存储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施工情况,划分区域,整理分类,合理存储,对于建筑材料的存储,有如下要求:摆放整齐,标志清楚,分类存放,专门库房,妥善保管,并注意安全措施达标,防火、防潮、防盗等情况,绝不允许错放、混放现象发生。

2.3做好现场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

由于工程建设的性质、用途不同,对于施工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区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材料员应该随时检查工地的材料使用情况,发现不合理使用材料的情况及时制止,并予以处罚。对于施工完成后留下的边、角、余料应及时收回和有效利用,这样既杜绝了浪费,又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是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独具特色的材料品种,可以多次参与施工生产而不改变实物形态,用量较大、使用期短、收发频繁、易于损耗,应加大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力度,对使用后的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进行修理维护,减少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对租赁不再使用的周转材料应及时归还,以免造成浪费。要彻底改变对自有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一次性出帐之后便不管不问的情况,对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设立明细分类台帐,真正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3.实施施工全过程中对材料成本的控制

明确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控制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3.1选择信誉度良好的材料供应商

作为物资采购的重要基础,建筑工程项目材料市场调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实现材料采购过程的有效控制,提升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实现对各种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合理把控。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选择信誉度良好的材料供应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具体表现在:(1)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对建筑市场各种材料价格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计划,制定出完善的市场调查报告,选择出质量可靠、信誉度良好、行业资质良好的材料供应商;(2)建筑工程项目材料采购人员应充分考虑建筑市场材料信息的动态变化,结合工程的实际概况进行实时地调整,实现材料采购环节动态管理。

3.2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提升材料采购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材料成本控制管理水平,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材料采购成本,保持各种建筑材料采购管理水平的良好性。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健全材料采购管理机制,优化具体的采购管理流程,规范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各种行为;(2)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概况,结合工程总成本控制的要求,促使材料采购成本控制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实现材料采购制度化、规范化。

3.3主材使用量控制

(1)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砼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混凝土标高控制不好造成浪费。(2)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目前钢筋存在超量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放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3)模板的控制。现场要加强模板的进货数量、规格尺寸控制,不能依靠班组,班组要多少就进多少。应根据进度安排来配置模板,并考虑旧模板的改造利用。

3.4注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提高材料信息传递效率,实现对材料信息核查的实时控制管理,确保工程材料账目的合理性;优化材料成本核算方式,避免材料过多堆积现象的出现,促使材料成本控制管理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结语

施工企业项目中的材料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通过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才能降低工程成本,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林.施工项目现场材料管理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2]曾锴.浅析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J].四川水泥,2016,01:148.

[3]蔡萍.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物资的经济管理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6,06:147-148.

论文作者:刘志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刘志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