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_研究性学习论文

关于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学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已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程即研究性课程。所谓研究性学习简言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探索进行学习,通过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等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这样的课程改革在于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了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性课程的开设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对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笔者就中学化学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让中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化学的研究性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化学,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翻阅科普书籍和有关化学杂志,做好阅读笔记,直至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化学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理解化学的涵义,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化学的魅力等等,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学习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提高他们的科学思想水平。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化学知识积累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介绍了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研究的历史以及他们的成功和失败,学术争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品质等等。同时,重大科学的发现总是与科学家的创新活动分不开的。因此让学生自主地适当地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思想水平。

2.认识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是能够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学科,具有无穷的魅力。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通过自己查阅科普杂志、化学杂志和利用网上信息等资料认识化学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化学视野,为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自主选题积累素材。例如,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的实用性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化学与农业(包括粮食的生产,化肥与农药的使用等)、化学与能源(煤的处理,石油的加工,高效、清洁能源的研制)、化学与环境、化学与人类健康、化学与材料(如保健材料、生物材料、洁净材料、智能材料等等)、化学与国防等,据统计,世界专利发明中有20%与化学有关。可以说化学已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化学必将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进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又如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某种意义上讲其创造性遥遥领先于其他学科,到现在为止天然的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的数目达到2000多万种,而且化学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创新。当然让学生认识化学具有无穷魅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它对人类、对社会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可以唤起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有分类递进的教学思想,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科基础和学校的研究条件,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问题,选择课题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兴趣,挫伤其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的活动程序可以是:

但整个过程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独立地开展。

1.研究性学习要选好课题。选好课题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学生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可以由教师按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课题,随着活动不断地开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层次时,应鼓励他们自主选取课题,因为选题的过程便是一个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学科知识型选题。收集教学中可深化、拓展、 探讨的知识点,可改进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这种选题方式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同时要善于做好读书笔记。如乙酸乙酯水解实验常作为酯类水解的例证,但课本中用闻气味方法来判断水解程度的大小,由于产生量较少,难以把握。如何设计和改进原实验,使得乙酸乙酯水解程度易于判断呢?又如白色氢氧化亚铁制取实验,学生很难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又如何设计和改进原实验使白色沉淀现象更明显呢?

(2)热点型选题。 如化学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之而演绎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新交叉学科,围绕“环境问题”的选题教材比较丰富,学生可结合化学和环境污染的产生、治理以及污染物的检测等内容,选定具体的课题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设计、实验检测、结合绿色化学提出改进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3)社会生活型选题。 从某些具体的化工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及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与化学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也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可选素材。如桶装家用纯净水的卫生标准,包括对于所含矿物质和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又如白酒中醇的检验和食盐中碘的检验。再如怎样用肥皂水来检测水的硬度等。

只要平时能在学习、社会生活、周围环境等方面多关心、多留意,那么可供选择的研究性课题是取之不尽的。

2.研究性学习要体现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研究内容的实施大量的依赖教材、校园内外的资源。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能扮演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而不能干预太多、包办太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学习研究的途径、方法要多样化,研究性的内容和形式要各不相同,学习过程要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指导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合作的学习环境中,体现开放性的研究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在化学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设计、操作、完成实验;开放图书阅览室,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培养他们走向社会选取研究素材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要注重研究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不同,研究性学习应该将研究学习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选定课题后,首先要引导他们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的概念框架,提出预期目标。其次是让学生查阅资料,开展小组探索讨论,设计研究方案,进而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反复修改论证确定比较可行的研究方案。两次根据研究方案进行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实验记录,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挫折,进而得出实验结果。然后对研究的过程性、应用性、小组的整体合作与参与性及研究结果进行检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指导学生把成果以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设计制作等形式进行总结,并组织学生把研究的成果进行交流。这样即使成果是稚嫩可笑、不足称道的,但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研究过程的亲身经历,可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感受积累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他们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因此,可以说注重研究学习过程才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

标签:;  ;  

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