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论文_胡敏

桃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股骨进度髓内针(PFNA)进行治疗,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不愈合情况,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效果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见于老年群体,该类骨折发病率较高,主要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临床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处理方法较多,如钉-板系统内固定、髓内钉系统内固定、外固定系统和人工关节置换等[2]。以往动力髋螺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方法,效果较好,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学者研发出了新型股骨近段髓内固定系统-PFNA[3]。现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71.35±7.73)岁,21例右侧,19例左侧,根据EVans分型:9例II型,17例III型,11例IV型,3例V型,致伤原因:22例交通事故,18例跌伤,并发疾病:34例高血压,38例糖尿病,12例脑中风,13例严重心肺功能疾病。在对照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最大年龄87岁,最小年龄61岁,平均年龄(71.19±7.20)岁,23例右侧,17例左侧,根据EVans分型:7例II型,19例III型,12例IV型,2例V型,致伤原因:24例交通事故,16例跌伤,并发疾病:36例高血压,37例糖尿病,15例脑中风,17例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进行治疗,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牵引复位满意后在髋关节外侧行一切口,将大粗隆下缘暴露出来,将克氏针沿股骨颈前下部打入股骨头,确定前倾角,利用DHS导向器在股骨外侧嵴以下2cm处,C型臂下检查,位置满意后用2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沿着导针方向向股骨颈内打入加压螺钉的导针,用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冲洗、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应用股骨进度髓内针(PFNA)进行治疗,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在大转子上方行纵行切口,进针点为大转子定点,将导针植入股骨髓腔中,C型臂下检查导针位置,用空心钻扩孔,向髓腔中插入直径适宜的PFNA主钉,将导针拔除,对主钉深度进行调整。将导针打入股骨头,前倾角15°,C型臂下检查导针位置,对螺旋刀片的长度进行测量,敲入对应的螺旋刀片,将螺旋刀片锁定,并进行加压处理,瞄准器导向下置入远端锁钉,拧入主钉近端尾帽,用C型臂检查位置是否良好,冲洗、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分析上述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观察组、对照组均无不愈合情况,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股骨粗隆的受力特征比较复杂,外侧承受张应力和内侧承受压应力以及这两种作用力产生的剪式应力,还承受不同肌群产生的扭转力、拉伸力。而在多种作用力的作用下,股骨转子间骨折通常出现旋转移位、侧方移位等情况,而临床上进行治疗时,需要恢复股骨上端内外侧解剖和力学关系,以避免术后股骨近端旋转、内翻等情况的发生,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均无不愈合情况,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可见,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优于DHS。髓内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主要是该固定方式比较接近负重力线,抗折弯能力较强,且不会严重破坏骨膜和血供,能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5]。而PFNA不仅拥有髓内内固定的特性,还具有较为独特的优点。PFNA主钉是空心,且有6°的外偏角,能有效缩短打入主钉的时间,从而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PFNA固定技术并不需要较大切口,内固定力矩较短,能承受较大的经股骨距轴向负荷,且应用了螺旋刀片锁定技术,螺旋刀片能填压骨折,使得其在股骨头颈中的抗剪切力、把持力增大,能避免股骨近端骨折块塌陷、旋转,能减少髋内翻的发生,使患者能开展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活动,最终能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综上所述,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亮,刘德忠,苏金平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与半髋置换手术治疗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6):42-43.

[2]王海洲,刘军,何倩伟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5):435-438.

[3]赵磊淼,徐刚,金亚平等.PFNA -Ⅱ固定治疗7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浙江实用医学,2014,19(2):115-116.

[4]郑上团,吴斗,赵恩哲等.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固定联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4):320-324.

[5]林劲松,夏春,傅日斌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4,13(3):320-323

论文作者:胡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术论文_胡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