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论文_罗玉坤

摘要: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真空工艺也是渐渐地被工业生产所广泛应用。本文对水环真空泵的原理以及真空泵在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能够使其稳定、高效、可靠运转的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环真空泵;常见故障;对策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真空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由于水环真空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精度低、占地面积小、工作转速高、操作维护简单以及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有利于工厂的规模化生产,在采矿、石油、电力、制药等生产领域较为常见。

一、水环真空泵工作原理

水环真空泵属容积式泵,由泵体、叶轮、前后端盖(两件)、两侧分配板、主轴、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承、阀板组件组成。主轴带叶片在泵体中偏心安装,为保证装配可靠性,叶轮与轴过盈装配,叶轮与两侧分配板的间隙,由泵体与轴承支架之间的垫片来调整,组装过程首先锁紧驱动端轴承,并由此确定单侧间隙,进而通过非驱动端的垫片厚度调整叶轮与两侧分配板的轴向间隙。叶轮两端面与两侧分配板的间隙的大小对泵的负压有较大影响,主要是气体的泄漏——由排气腔向吸气腔的泄漏,因而叶轮轴向间隙必须予以保证,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当泵开启,按图1所示顺时针旋转时,进入水环泵的水在离心作用下被叶轮抛向四周,形成一个与泵腔形状相似的不等厚度的封闭水环。

二、水环真空泵的常见故障

在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真空技术逐渐的被应用到了各种生产工艺当中。由于水环真空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且操作简便、结构紧凑,所以水环真空泵在实际生产当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不过在生产使用过程当中,水环真空泵却较为容易发生故障,较为常见的故障主要包括进出气管道积水、真空泵力度不足、不能正常启动或启动时噪音过大、流量不足。

1.进出气管道积水。因为水环式真空泵于蒸汽凝气器相互连通,所以管道之中可能会因为水汽分离设备的工作漏洞,而积流部分水汽。当真空泵的电机停止运作之后,积流的水汽会渐渐凝结,形成管道积水,导致真空泵再次启动之时,水流倒流回电机,瞬间电压过大,使电机被烧毁。

2.真空泵泵度不足。水环式真空泵的工作效率一般只有30%左右,较好可以达到50%,如果真空泵的泵度不足,那么真空泵的工作效率将会降得更低。而真空泵泵度不足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电机的供电不足而导致转速不够,不能带动整个真空泵的真空压缩工作。供水量不足,或者是管道积水,也可能导致真空泵的泵度不够。因为真空泵的工作依赖于叶轮,所以当真空泵泵度不足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叶轮与分配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的。所以当水环式真空泵的泵度不足之时,需要仔细检查真空泵,对症下药。

3.流量不足。水环式真空泵的循环系统比较单一,进出气通道如果出现堵塞,那么效率原本就不高的水环式真空泵的流量将会降得更低,造成消耗的动力与工业生产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而这一现象也是水环式真空泵最为常见的问题,原因如管路漏气漏液或者阻力损失增加等,都会降低真空泵的流量,降低真空泵的工作效率。

三、水环真空泵常见故障维修

针对水环真空泵的常见故障,我们必须要做好对应的维修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水环真空泵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1.进出气管道积水的维修处理。首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定时对水环真空泵进行检查,重点注意进出气管道有无积水的情况,及时将不多的积水清理。为了杜绝这样的故障再次发生,还要对水环真空泵的水气分离器进行改造和完善,如使用具有更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优质钢材,或将水气分离器管筒直径加粗,为水气分离提供更大的空间等,从而减少水蒸汽积流,消除和预防积水故障。

2.真空泵力度不足的维修处理。定期对供电电压进行检查,确保其处在额定电压范围内,或者在正确的范围之内加大供水量也是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水环真空泵的运行,对叶轮与分配板之间的间隙要求较高,所以也要定时对其进行检查和调整,使其间隙可以随时保持在0.15mm到0.20mm。除此之外,还要定时对机械密封情况和叶轮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出水管路畅通,这都可以确保真空泵力度保持在正常水平

3.流量不足的维修处理。流量不足是水环真空泵最为常见的一种故障,而其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如检查连接处机械密封是否牢靠,管路及止回阀等有无故障等,都是有效的解决流量不足的方法。在真空泵正常工作期间,定时的检查填料的松紧程度,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流量不足这一故障的出现。

四、案例分析

以旋片式机械真空泵为例进行分析。

1.漏油是旋片式机械真空泵的最常见故障之一,主要发生在真空泵的油窗、油箱密封垫、电机轴承轴封三个位置上,其主要原因是真空泵使用时间过长而引起这些部位老化,密封失效,从而导致漏油。

油窗漏油,是因为真空泵使用时间过长而使油窗老化,引起破裂,或油窗与油箱的粘合剂老化失效,从而导致泵油渗出;电机轴上有前油封和后油封两个油封,任何一个老化失效都回引起漏油;油箱通过适配器与电机相连,油箱与适配器的结合处有一个密封圈,起到油箱的密封作用,如果它老化同样可以引起真空泵漏油。另外,在适配器上还有一个毛毡垫,它起回收泵油的作用,如果它吸油已满,真空泵也会发生渗油。解决漏油的办法是更换老化的油窗、轴封、密封垫和已吸满泵油的毛毡垫。维修完成后,注油前应用真空泵泵油冲洗真空泵,并用溶剂清洗注油口处的滤网,保持油箱的清洁。

2.抽不到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当该故障发生时,应当首先检查真空系统的气密性,看是否有轻微漏气。其次,应当打开气镇,让泵运行30rain左右,来抽干非泵油污染引起的可压缩蒸汽,排除可压缩蒸汽对极限真空度的影响。在排除以上两个因素后,引起真空泵抽不到极限真空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泵油污染,需要换油;泵内油过滤器堵塞,引起压缩注油系统油路不畅,供油不足,导致泵体密封不严,这时需要清洗内部油过滤器;配油器阀门变形,磨损或损坏,也可导致供油不足,这时应检查更换配油器阀门;长时间使用引起真空泵的旋片磨损或转子内的弹簧张力不足,导致吸气室和排气室隔离不严,从而引起真空泵的抽真空性能下降,这时应当更换旋片和弹簧,并清洗转子和泵腔;检查排气阀门,观看其动作是否失灵,导致排气不畅,必要时更换排气阀门。

3.真空泵不能启动。真空泵不能启动主要表现为真空泵加电后不能启动运转。首先应检查真空泵的电路部分,如保险管是否烧毁、电路部分有没有元气件烧坏。在排除电路部分的故障后,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1)电机烧坏。主要为电机定子线圈烧毁,引起原因较多,如瞬间电流过大,电机轴承使用时间过长后磨损,致使轴承摩擦阻力变大,电机功率加大,引起温度上升,导致电机烧毁。这时应先检查电机轴承,再检查电机线圈。轴承损坏时,更换轴承;电机线圈烧毁时,应维修电机,重新绕制定子线圈。轴承和线圈损坏严重时,应更换电

机。(2)旋片卡阻。主要表现为旋片与泵腔内表面的摩擦阻力过大,致使电机无法带动转子(旋片)。其原因是旋片变形,转子内的弹簧张开后不能复位,或弹簧压力和旋片自身离心力的合力过大,导致旋片与泵腔内表面的摩擦阻力过大。这时应当修复旋片和弹簧,不能修复时,更换二者。

综上所述,在诸多的生产领域都会用到真空泵,对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有较大影响。水环真空泵具有操作简单、结构紧凑、转速高、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针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逐项分析和排查,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维修,使其能够高效、稳定、正常运转,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郑建.水环真空泵常见故障研究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8,31(5):163-164;169.

[2]张苗.水环真空泵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案[J].河南科技,2018(23):87.

论文作者:罗玉坤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真空泵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论文_罗玉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