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社会党的变迁_英国保守党论文

二战后日本社会党的变迁_英国保守党论文

战后日本社会党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战后论文,社会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党曾作为政界第一大党领班组成了联合政权,但不到一年即宣告垮台;在以后的40多年间一直在野,其连续在野时间之长为世界宪政史上所罕见。1993年社会党再次参加联合政权,1994年社会党委员长被自民党推举为首相,但事实上社会党在日本政治中并没有真正起过主导作用。1996年1月社会党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虽然名称改变了,其衰落之势却难以改变。本文试对日本社会党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及其衰落的原因加以分析。

社会党于1945年11月建立,主要渊源于战前的一些无产者政党。在军国主义的独裁体制下,各无产者政党由于受到严厉镇压而被迫纷纷解散。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占领了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主导下,实行了大规模的民主化改革。战后初期的几年间,美国为了进一步打击日本战前的政治势力和军国主义分子,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工人运动,鼓励建立各种政党。于是,自由党、民主党、协同党、社会党、共产党相继恢复和建立起来。

社会党的建党纲领中规定:“采取非暴力的民主主义方式,占有议会绝对多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上的和平主义”。日本社会党基本属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政党。战后初期,日本国内的社会主义者比较活跃,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发展很快。因此,代表革新力量的社会党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在1946年4月的战后第一次众议院选举中,社会党获得93席,只比进步党少一席,居第三位。在1947年的大选中,社会党在众议院获得143席,参议院获得47席,在众参两院均成为第一大党,并以片山哲为首相组成了联合政府。但是,自由党和民主党两大保守政治势力的议席加在一起仍居绝对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党背弃竞选诺言向保守党妥协,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以社会党为首的联合政府仅维持了8个月便解体了。片山内阁垮台后,社会党又参加了以民主党芦田均为首相的联合政府。这届内阁因“昭电行贿事件”只执政了7个月便总辞职了。社会党在1949年1月的第24届众议院选举中失败,只获得48个议席,远远落后于两个保守党。

1951年10月,社会党左派和右派因对片面媾和条约的立场不同而发生严重分裂。右派赞成媾和条约,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左派对两个条约都反对,双方的立场难以调和,结果是社会党一分为二。在1955年2月举行的第27届众议院选举中,左右两派社会党的议席均有大幅度增长,。左派获得89席,右派获得67席,两派合计已占总议席的1/3,统一起来可以在国会取得第二大政党的地位。这次选举结果增加了社会党建立政权的信心。并且,左右两派社会党在维护宪法、反对重新武装,要求撤除美军基地等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上是一致的。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础,社会党左右两派于1955年10月重新统一。受社会党统一的影响和财界的敦促,两个保守党,自由党和民主党也于同年11月合并为自由民主党。从此,形成了界线分明的保守与革新对立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局面被称为“55年政治体制”。一直到1993年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1960年反对新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高潮过后,革新政党所领导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趋于平静,但社会党内的斗争却没有平息下来。1959年以西尾末广为首的社会党右派因反对要求立即废除日美安全条约而脱离社会党,并于1960年1月同脱党的河上(丈太郎)派合并成立了民主社会党。1976年和1977年江田三郎、和田英夫相继脱离社会党,1978年3月共同建立了新党“社民联”。社会党内部存在着不同派系,各派的政策主张有一定差异,有的倾向欧洲社会主义,有的倾向东方社会主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常常发生激烈的政策论争,社会党的政策纲领也在不断演变。1945年的建党纲领中规定:“社会党是劳动阶层的结合体”、“排斥资本主义,坚决推行社会主义”。60年代社会党左右两派围绕“结构改革论”发生过激烈的争论。70年代中期,在社会党的第42次代表大会上形成的政策决议中,主张“抑制企业国有”,批判“中央集权的社会主义”。1986年社会党制定了新的政策纲领《新宣言》,主张实现“和平共存”、“自由主义”、“人权与博爱”的社会目标。1990年在东欧、苏联发生巨变后的社会党第55次大会上,提出联合所有的社会民主势力,从党的政策中删除了“和平、民主地实现社会主义”的词句,改为“选择社会主义最民主的方针——社会民主主义”。主张“在政治方面,全面实现自由与民主主义,遵守多党制和议会制民主主义。在经济方面,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有效作用的同时,进行规划和诱导。单纯的国有化不是社会主义”。这种政策纲领已同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十分相近。

1993年日本政治变动,自民党分裂,在第40届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未获得半数议席,导致自民党一党长期政权崩溃。社会党由于向新保守党妥协,承认保守党以往的政策主张,因而失去选民的信任,议席数锐减,仅获得70席,比选举前的134席下降近半。至此,持续38年之久的“55年政治体制”解体。社会党参加了非自民党的细川7党联合政权。虽然社会党在联合政权中是议席最多的政党,但起主导作用的却是新保守党。1994年6月自民党为了夺回政权,一反常规推举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为首相。社会党放弃以往的政策原则,投入多年的政治对手自民党的怀抱,同自民党,先驱新党组成了联合政权。社会党的政策主张发生重大转变:放弃过去的“非武装中立”立场,承认自卫队符合宪法。赞成继续维持日美安全条约,承认“日之丸”为国旗、“君之代”为国歌。社会党内部对政策转变存在分岐,不同立场难以调和。前委员长山花贞夫等人欲建立新党未成而脱离社会党。

1995年7月,在政治改革后的首次参议院选举中,社会党再度遭到惨败,改选41席,结果只当选16席。失去政策独立性的社会党,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怀疑,社会党已变成名不符实的政党。为了改变矛盾的困境,重新获得新生,争取在政坛上成为“第三极势力”,社会党于1996年1月召开了第64届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社会党改为社会民主党,把“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书记长”的政党体制改为与保守党相似的“常任干事会——党首——干事长”体制。但是,这种改头换面的举措并没有带来任何新的起色,党内思想混乱依旧,社民党的支持率继续下降。1996年6月民意测验表明,社民党的支持率从去年7月参议院选举时的11.8%降到4%左右,而且继续下降。社会民主党的形象越来越暗淡。

1996年10月20日举行了第41届众议院选举,也是在新选举制度下的首次大选。选举结果是,自民党获得239席,新进党获得156席,新成立的民主党获得52席,共产党取得26席,社民党又遭到惨败,仅仅获得15个议席,排在共产党之后居第四位。社民党的支持率下降到2.9%,在小选举区,只有党首土井多贺子等4人当选。不管是改变党的名称,还是更换党首,社会民主党的衰落之势已难以扭转。

导致日本社会党衰落的原因很多,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冷战结束,东欧和苏联巨变,对日本社会党产生重要影响。战后50年日本的政治对立,主要是在代表革新力量的社会党和代表保守势力的自民党之间展开的。这两种政治势力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上的意识形态斗争在日本的反映,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党同自民党的对立主要集中在涉及对外政策和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例如,对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日美安全条约、和平宪法、扩充军备等问题的立场,革新与保守的界线分明,这也同东西对立的状态大体相一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和苏联的政治体制转变,东西冷战结束。社会党的政治理念受到巨大冲击,明显表现出向保守党趋同的倾向,革新政党的政策主张失去魅力,保守与革新的界线模糊起来。

(二)保守政治长期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总体渐趋保守化。经过战后民主化改革,西方议会民主制在日本确立。自民党长期执政,其内外政策收到很大成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日本很快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民收入迅速增加,物质生活富裕起来,绝大多数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社会意识趋于保守化。自民党的支持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一直居各党之首位。在日美安保体制、自卫队、发展军备、修改宪法等问题上,民众对自民党的政策主张的支持率不断提高。自民党政府对宪法的扩大解释基本得到国民的认同。对日美安全条约持赞成和理解态度的人,在1972年仅为15%左右,进入80年代,认为日美安全条约、自卫队是“必要”、“合宪”者增加到80%以上。1993年日本政治变动,社会党政策转变,中道政党被新保守党新进党融合,日本政治保守化。这绝不能孤立地仅仅看作是政界领域里发生的事,应该说是日本社会总体保守化趋势的反映。

(三)社会党的政策主张有些脱离现实,社会支持率下降。在战后几十年间,社会党在许多问题上对自民党采取对立姿态。现在来客观分析,有些主张不一定切合实际。例如,社会党反对自民党的核能政策、反对税制改革、反对国有企业民营化等,但最终并没有得到多数国民的肯定。特别是1994年社会党出人意外地同老政治对手自民党组成联合政权,承认自民党的政策主张。村山富市在就任首相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此次成立联合政府,绝对不是勾结,我认为说到底是以政策为前提建立的政权”。这实际上已间接地承认社会党过去的政策主张的非合理性。其结果导致选民的支持率大幅度下降,这也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社会党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工会组织,但是,同战后初期相比,工会已经四分五裂,力量大大削弱,工会领导人也表现出保守化的倾向。社会党在工人阶层中的选票大量流失,即使在支持社会党的“联合”工会内部,其支持率已下降到17%,这说明社会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急剧萎缩了。

(四)两大保守党战略和新选举制度对社会党不利。前自民党大老板金丸信为了使日本朝“总体保守化”方向前进,主张改造日本政界,设定将自民党一分为二,摧垮同其意识形态对立的社会党,实现两大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金丸的继承人小泽一郎实践了这一战略,他打着“政治改革”的旗号,建立了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保守党——新进党。在1993年以来的政界重组过程中,社会党被两个保守党大大地削弱了。199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政治改革法案”,实行新的选举制度,即由中选举区制改为小选区与比例代表并立制,这种选举制对大党相对有利,这也是第41届众议院选举时自民党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党在“55年政治体制”下为政界两极之一,1993年政治变革后降为第三级,现在的日本政治基本由两大保守党主导,社民党连争取做第三极的希望也破灭了。在500个议席的众议院,两大保守党居绝对优势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自民党在第41届众议院选举的竞选公约中,写进了参拜靖国神社等右倾主张;此次当选的议员中具有保守倾向的约占80%,并且,否定日本侵略历史的人也大多成功当选。这表明社会党的衰落同日本社会总体保守化的倾向是一致的。

战后,社会党在推动工人运动,争取劳动者的利益,阻止扩充军备,维护和平宪法,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等斗争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社会党的衰落,革新力量对保守政治的制约力大大下降了,日本政府修改和平宪法和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将会因此而加快。

标签:;  ;  ;  ;  ;  ;  

二战后日本社会党的变迁_英国保守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