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文化人类学论文

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文化人类学论文

人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人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人学的天幕上群星璀璨、交相辉映,但人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需要辩护。 人是一种由各种属性构成的多层次存在的结构系统,对人的研究也就必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 特殊学科,如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以及文化心理学 等。这些学科的形成都是对人存在的某一方面的揭示,其内容也都是人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内 容。但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对人的研究,又都不是人学。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学科,只 有人学才能构建人的完整图像。

就目前的人学发展状况而言,存在着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比较混 乱;二是各学科的内容没有定位,也没有提升为人学的内容。这两个问题与西方人学思想史 上存在的问题不同,在西方人学思想发展中,是“在人类知识的任何其他时代中,人从未象 我们现在那样对人自身越来越充满疑问。我们有一个科学的人类学、一个哲学的人类学和一 个神学的人类学,它们之间都毫不通气。因此我们不再具有任何清晰而连贯的关于人的观念 。从事研究人的各种特殊科学的不断增长的复杂性,与其说是阐明我们关于人的概念,不如 说是使这种概念更加混乱不堪。”[1]这种混乱并不是特殊科学“毫不通气”的混乱,而是 从不同的角度讲相同的内容,相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讲,没有在人学思想中给各学科定位 ,出现了所谓人学上的“怪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又与人学学科自己存在的特 殊性相关,即人学学科与对人自己存在的某一层次进行研究的特殊科学是一个“个性和共性 ”的关系。这就需要对这些“特殊科学”的内容进行清理、定位,然后超越提升到人学的高 度,使之成为人学内容。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能揭示完整的人或全景图像的人的内容,也有 利于人学学科的发展成熟。

一、人概念、人学、哲学的关系

人学是对人内在本质的揭示,是对人的整体把握。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然要有自己 的概念体系。人概念就是这个学科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可是现在人概念与人学混淆在一起 ,已经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如马克思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本是对人概念的本质的科学理解,但有人误 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人下的定义,是人存在的概念 ,而不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马克思主义人学还包括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发展等 内容。如果说人概念是人学中的基本概念,这是没有问题的,而把人概念等同于人学,这就 是从不同角度讲相同内容,相同内容从不同角度讲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学是对人概 念研究的学科,人概念与人学互相混淆,正是人学思想混乱的源头。

人概念的内涵主要指人是什么。“什么”是指“存在”的概念。“什么”是人的“本体论 ”概念的内容。[3]即指人有别于动物的概念。人概念是确定人是“什么”,人是什么包括 了人是怎么样的存在与形成的问题。有“什么”便有“什么”的“怎么样”,有“怎么样” 才能知道“怎么样”的“什么”。“什么”是指有这样的种类,“怎么样”才是“人之为人 ”的问题。人之为人是由人自己的生理、心理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这 样 的生理、心理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构建,便历史地形成了人的存在。人的这种存在是由生 物性(本能无意识)、历史性(文化无意识)、社会性(社会文化意识)、内在性(自我意识)四个 层次系统所构成的[4]。这四个层次系统有机的统一,便是完整的人或全景图像的人的形成 。对完整的人或全景图像的人进行研究,是人的“怎么样”的问题,也是人学的问题。

“什么”和“怎么样”在这里虽然是内在的联系在一起,但所指的范围是不同的。前者指 人的存在,后者指人怎样存在,故后者是人学。人存在是哲学与人学共同研究的问题,或者 主要是哲学研究的问题。“怎么样”是把握完整的人,揭示人存在的(四个层次)具体的内容 ,这就是人学。“什么”的“怎么样”是一个“状况”问题,“状况”如何便有了人的解放 或解放人的问题。人学就是关于人的解放或解放人的学问。人是“什么”是哲学与人学共同 研究的问题,哲学也研究人,但主要研究“什么”。人学同哲学是什么关系?剪不断,理还 乱。两者的关系也是当前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什么”人学就是哲学,哲学包括人学 ,哲学是当代形态的人学,哲学就是人学等。笔者认为哲学当然会研究人,但严格地说哲学 只能研究人是什么,如果哲学去把握完整的人,揭示人存在的具体内容,它就是人学了。人 学则专门以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规律为对象,二者不能互相取代。[5]把人学归结 为哲学或把哲学归结为人学,最终会导致什么都挂在“人学”的招牌下,实际上是取消了人 学,或者人学什么都可以研究,实际上也取消了哲学对人的研究。人学不是哲学,哲学也不 是人学。哲学去研究人是“什么”仍然是哲学,当它超出这个范围去研究人就衍化成了人学 。人学主要研究人存在的四个层次的内容。人学在自己的学科发展中,首先是在哲学的襁褓 之中发育起来的,正如语言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先是包含在哲学中一样,后来这些学科逐 步成熟分化了,哲学研究人时同样也会逐步成熟分化出人学学科。

哲学与人学研究的内容,在学理上有“重叠”的地方,但人学就是人学,哲学就是哲学。 人学与哲学虽是相邻甚至还有重叠的地方,但毕竟研究的范围不同。仅从概念上而言,人学 是“anthropologia”,哲学是“philosophia”,两者在词源上是不同的。哲学要去思考万 事万物的一般本性,哲学的本性是“爱智”。只有人才能爱智,人爱智并不等于哲学就是人 学,正如蜜蜂爱花,并不等于蜜蜂就是花,花就是蜜蜂。哲学需要彻底抛弃昔日“科学之母 ”的情怀,给人学应有的权力去从事自己的研究。

二、人学与各特殊学科的关系

分清了人概念、人学、哲学的关系之后,便可给人学与研究人的各特殊学科定位,即处理 人学与各特殊学科的关系。在现在的人学研究与研究人的各特殊学科中,各特殊学科都有把 自己上升到人学“本体论”高度的倾向。这就使这些学科一方面再无法提升为人学的内容, 另一方面又好象人学什么都能研究,同时也造成了相同内容从不同角度讲,不同角度讲相同 内容的混乱,最终使得人学也难以发育成熟。

笔者认为人是没有“本体论”的,因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即人没有先天的本性。 人的存在最根本的是心理文化的形成,心理文化的形成是由自己的生命现象与文化关系决定 的。人生下来可以成为“狼孩”,是由于缺乏文化的作用,猴子生下来文化作用于它也不能 成为人,是由于它自己生命的“局限性所致”。只有人的生命现象与文化的构建才形成了人 四个层次的存在,这才是人之成为人的根本原因。人无本体,研究人的人学也就无本体论, 各特殊学科更不能成为人的本体论。总之,研究人的“学”都不能成为人的本体论,正如有 的学者指出的“人类学本体论”[6]是错误的。哲学上有本体论便假设人有本体论,这在人 学研究中是错误的。人有所谓本体论严格地说是从哲学上确定人是“什么”搬过来的本体论 ,而不是人自己真的先有一个“本体论概念的‘人’”,即人先有所谓本体的存在后有人的 存在。人之成为人的存在在于人自己的建构,人没有自己的建构就没有自己的存在,也就无 所谓本体,本体是世界本原问题。人无本体,这正是人学研究对象的独特之处,也正是人学 与哲学相分离的根本之所在。

人学无本体论。只有在这个前提上才能真正的构建人学学科体系。在人学与各特殊学科的 关系中,各特殊学科都是对“人”某一现象的研究。人的存在内容存在于这些学科研究的现 象之中,这些现象的“总和”便构建了人的全景图像。但这些学科都不是人学,只有把它重 新“组装”起来,从中概括出人的普遍性存在,才是人学体系的内容,这是一种个性与共性 的关系。从这个关系中,可以概括出人成为人的存在内容。

首先,人有一个向文化而存在的生理结构。形成了一个本能无意识系统(见笔者所著《心理 文化现象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人成为人首先有一个血肉之躯,这个血肉之 躯为什么就成为了人性的存在,形成了一个本能无意识系统。这是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形成 的基础,也是它们研究的内容。人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很多分支。一般认为“人类 学是关于人类自然特性的研究。”[5]体质人类学是从人类学中分化出来的,它从人的体质 结构入手,是以解剖生物对象(人体)作为生物对象的“人”的研究,即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结 构。前者研究人的自然特性,后者研究人的生理结构。虽然说目前这两个学科的关系还非常 混乱,诸如“‘人类学一词系指文化人类学,以区别于体质人类学。’……把人类学等同于 文化人类学便成了一种较普遍的想当然。”[7]人类学包括了体质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 人是同时从其生物性与文化性双方面而出发的。”[8]体质人类学包括在人类学里面,“人 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9]体质人类学主要研究人体的体质特征、类 型 等等,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的这种混乱足以说明对人的研究还没有定位,即还没有在人学中 确定它们研究的范围。

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是什么关系,虽此处无法进行深论,但从这两个特殊学科研究的内容 中,可以看出它们研究的是人生物性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特性与生理结构。“从生物性与文 化性双方面而出发”,这意味着人生理是开放性的系统,否则就不能从“双方面而出发。” 人类学为什么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是因为两者是凝结在一起了;为什么能 够凝结,是因为两者有相似性,从这些内容中说明人有一个向文化而存在的生理结构。人类 学、体质人类学在人学思想中,应定位于人存在的生物性层面上,即研究本能无意识系统的 内容。

其次,人之所以成了人是由于文化封闭在自己的胸膛,形成了一个文化无意识系统。人是 文化的人,文化成为了人生命意识的内容,特别是文化传统的作用,使文化成为了人本性的 存 在,形成了一个文化无意识系统。人是这样存在着,这也是文化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形成的基 础。但是,在现在的各个特殊学科中,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与人类学等,它们之间的 关系也是比较混乱的。现在有一种较普遍的认识,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由此导致了“人 类学是干什么”的问题。但从这种混乱中,可以体悟到人类与文化是不能分开的。文化人类 学最主要是研究远古文化的遗存,传统文化的风格,先民们的思维、信仰、行为、习惯、亲 属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各种现实文化的作用等。“文化人类学,即是专门研究原始文化即人 类文化起源及进化的科学了。”[10]泰勒就认为文化人类学是“探索人的思维和行为法则的 最适宜的主题。”[11]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的存在。文化人类 学在研究人与文化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历史地证明了文化造就了人,即马克思主义认为的 “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2]人与文化是一种内在嵌套结构,有 这样的一种关系,就需要有将文化引向人内在存在的学科来研究它。

20世纪初,从文化人类学中衍化出哲学人类学。哲学人类学是伴随20世纪哲学科学、生命 科学、社会科学等向人学集结的过程中出现的。哲学是具有思辨性的,是思考现象中内在本 质的东西。哲学人类学最主要的是把人的“外部特征和文化成就引向”人本身内在的“基本 体 论结构”中(本体论当然不存在)。哲学人类学是关于人与文化内在的本质的构造,是“加上 文化规定”的构造。这同文化人类学研究是“若即若离”的关系。若即——并没有脱离文化 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若离——通过文化进入到人的内在结构中。文化人类学从“外”的方面 研究了传统文化,哲学人类学从“内”的方面研究了人的文化构造。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文 化,哲学人类学将其内容引向人的内在存在,研究的是文化如何封闭在自己的胸膛。

文化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研究的内容,在人的存在系统中是揭示了文化无意识系统的形成 。这在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中得到了证明。按照蓝德曼的话说,是文化 成为了人主观精神的血。文化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在人学思想中既可以定位于文化无意识 层面上,又研究了它的形成过程。

再次,人是一种社会性的种类,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意识系统。人类的个体虽然在母腹中 就形成了,但这个生命体要成为人的存在还要有一个“子宫外”的生长期,即还要在社会母 胎中发展。离开了“社会母胎”的生命体可能活下来,但是不具有人性的生命体,这就有一 个“生长”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是人社会化过程的内容,也是“社会关系总和 ”的问题。人存在的这种关系,必然要构成自己的一个层次系统,也就必然会有这样的学科 来进行研究,社会人类学就是研究这个层次的学科。

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对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文化的作用,如认识到相同特征的文化 会造就相同的人类本性。任何个体都必须进入到文化中才能成为社会个体,在现实的生活中 ,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努力进入到社会(害怕孤独)之中。人类的本性离不开社会,如男人和女 人就需要经常居住在一起。人类作为一个种类“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我们人类方能生存和永在 。”[13]社会人类学就是研究人这种存在内容的特殊学科。

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已经超出了文化人类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超越 了哲学上的抽象思考,如果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制度、规范、要求、秩序等对人的 作用,从而使人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也研究人如何使自己努力进入到社会之中,使社会成为 人的社会。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这些内容,在人的存在中就是社会性的内容,即人的社会性的 存在,构建的便是社会文化意识系统。

最后,人是有内在精神的存在,形成了一个自我内在意识系统。哲学家们早就认识到了人 有一个内在自我的存在。例如哲学家康德提出“先验自我”的存在,他认为人如果没有一个 先验的自我,人们在认识到各种表象的时候,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相同的,怎么能在人 的头脑中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呢,这就是因为有一个“先验自我”的存在在起作用。现在 人们已经自觉地意识到人自己的内在存在,虽然心理的内容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但是在人 生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稳定的、不变的生命意识核心。这种稳定的、不变的 生命意识,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最为复杂的存在系统。

这个系统的内容是怎样形成的,这当然是不能观察到的。哲学家们认为这是人的“自我” ,只能通过哲学的反思或者靠自我意识来把握。笔者认为对人自己存在的内在自我意识系统 的认识,不仅仅是哲学家的权力,如果说这是人存在的一个存在系统,人学就更应该进行深 入的研究,特别应该有一门特殊学科专门研究人的这种内在存在,这门学科应该是文化心理 学。实际上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似乎在人类存在的这个“黑箱”上面升起了一道曙光, 对人内在生命意识的认识也不只是哲学家的专利了。文化心理学已经认识到“文化就不再是 外 在地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存在。”“正是人建构 了社会文化的世界,人也正是如此而构建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从这里虽然还看 不到文化心理学已经在深入研究人的自我内在意识系统,但是文化心理学已经注意到了“心 理学发展的文化转向”,“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 用性。”[14]这就意味着文化心理学在超越自己,即在转向,转向人的内在存在中,从而成 为一种深度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从概念的存在内容来看,也从自己的研究内容来看 ,是属于自我意识的范围,人成为人有一个内在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虽然是人生命意义 的内容,但也是同人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资源相联系的,因人的任何精神因素最终都没有 脱离文化。人的任何心理内容、心理经验、心理特征等都直接与文化相联,而自我内在意识 虽然比这些现象是更为深层的存在,但也总是包含在这些现象之中,并且相反还支持这些现 象的存在。文化心理学有别于一般心理学,正是因为文化心理学是深度心理学,是研究人心 理中最根本的东西,“人类心理的最根本的性质是其自觉性,而自觉性带来的就是价值的追 求和创造的生成。”[14]“价值追求和创造的生成”,实际上就是自我内在意识的内容,文 化心理学也就是研究自我内在意识层次的学科。

总之,人的存在由四个层次构成,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社会 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人存在的不同层次。但是这些学科就是人学 吗?

三、人学对各特殊学科内容的提升

人学研究不能离开这些特殊学科的内容,这些特殊学科又都不是人学,这里就有一个“个 性与共性”的关系。人学研究需要把这些学科研究的内容再进行综合构建,从“特殊”中概 括出人的“一般”的本质属性,描绘出完整的或全景图像的内容。所谓完整的或全景图像的 人是指各个层次的构成、人性的全体内容等,它的存在由四个层次构成:本能文化化——本 能 无意识(生物性);文化本能化——文化无意识(历史性);社会文化化——社会文化意识(社 会性);自我深层化——自我内在意识(自我性)。

从上面对各特殊学科进行定位中,可以看出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生物性层次;文化人 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历史性层次;社会人类学——社会性层次;文化心理学——自我性层 次,是各特殊学科在人学研究中的内在关系。只有理顺了这种内在关系,才能把各特殊学科 研究的内容集结起来,重新“装配”、“打通”,然后才能在人学中对这些特殊学科进行提 升。这些特殊学科研究的内容都只是人存在的某一方面的内容。人是完整的人,是一个活生 生的有机整体,这就需要对这些学科研究的内容进行提升,从中概括出人性的一般内容。整 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笔者看来,上面的任何一个特殊的学科,都不可能完全揭示人的存在内 容。如人类学对人的揭示的内容最为广泛,但人类学就没有研究人的价值、目的、意义、生 死 、苦乐、幸福、爱情等。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内容,在人类学中是不可能回答的,其他各特 殊学科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又都是人之为人的必然性存在,它们是存在于 这四个层次所构成的内容之中。这四个层次的内容是人的全部存在,只有将这四个层次的内 容进行综合构建,才能反映出现实的完整的人的存在,这就是人学。

人性是存在于这四个层次中的整体现象。对人进行研究的这些特殊学科的内容还需要提升 ,还需要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中揭示出人存在的内容,才是人学研究。马克思主义认 为,人是双重地存在着,一方面人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是在超越自己、提升自己, 而成为真正的人。如生死肯定与人的生物层面有关,而将生死作为一种“观”就超出了生物 层面。将这些学科的内容纳入到人存在的四个层次之中,并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按人 自己的存在来研究自己,使这些内容提升为人性的存在,这就形成了人学学科。

人的存在由四个层次构成,而一种学科只对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它是研究人的一种特殊学 科。对人研究的各个特殊学科研究的内容还只是各层次的具体内容,可以说是人存在的“质 料”,没有提升就如同黑格尔说的是割下的手。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 类学,社会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等研究的内容,在人的存在上如何定位,如何提升为人的有 机整体的活的内容,这正是人学学科自己所要研究的内容。人学研究是将各特殊学科的内容 重新“装配”、“打通”,对各特殊学科研究的内容进行“装配”、“打通”这不是1+1=2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出现一些新的内容,这些新内容正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一般反映, 或者说体现了人的整体存在。如果说各个特殊学科揭示的是人成其为人的特殊现象的内容, 那么还需要超越、提升才能成为人性的一般内容。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人学就是要从特殊 学科的内容中概括出人性的一般,从而揭示出人的本质存在,这本身就是符合人的存在的。 人是按自己的内在尺度在超越、提升自己,是按自己的存在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存在才成为了 人的,人学研究也只有符合人自己的发展规律才能成为科学。

标签:;  ;  ;  ;  ;  ;  ;  ;  

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文化人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