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胡秀霞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胡秀霞

广东省开平市苍城镇中心小学 529341

摘 要:音乐是是充满感情、内涵和想象的艺术,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面向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在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品格性情,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完善自我。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因素 积极

推行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能够得到均衡的健康的发展,实现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提升。音乐教育已然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长见识,音乐教育让学生的人文视野更加开阔

音乐是一门渊远流长、包罗万象的艺术,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宝贵的艺术瑰宝之一。翻开音乐作品,可以发现海量的文化知识内涵。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接触、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段音乐自身的音乐知识,还能够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承的各地区人民的人文知识。学习我国民族音乐,学生接触、学习并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爱上民族音乐的同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国外音乐,将学生的目光带到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中,极大的拓延了学生的审美世界,让学生体会到多元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尊重他国文化。

二、深体验,音乐教育让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加丰富

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如涓涓细流。音乐中蕴含丰富的感悟,音乐中洋溢情感的火花,换言之,欣赏音乐就是欣赏者慢慢体会音乐的情感内蕴,并将自己的感悟与音乐情感内蕴之间水乳交融,从而深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这个方面说,情感认知的引导和激发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一支优秀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一次灵感和情感的迸发,可生动可庄重、可婉转可豪迈、可热情可凄凉,无论哪一种感情色彩,对于听众而言都是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交融。

开展音乐教育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线索,由表及里地体会、领悟音乐中的感情,丰富学生对艺术情感的认知,在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渐次丰富个人的情感认知。小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于音乐作品情感伏线的把握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让学生先初步明了作品中的情感主调,再带领学生细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与魅力。只有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主线有基本的认识,内心认同其中的感情主线,才能放大兴趣情感共鸣。从情感教学入手,既有利于音乐教育的逐渐深入,也让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加丰富,同时锻炼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慢熏陶,音乐教育让学生的品格性情更加完善

当柔和的音乐响起,我们浮躁的内心会慢慢沉寂,变得温文尔雅;当铿锵的音乐响起,我们消沉的意志会渐渐抖擞、斗志昂然;当活泼的音乐响起,我们寂寥的情绪会一扫而空,乐观积极渐上心头。音乐中的真善美,不仅能够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情操。之所以“乐”能够成为君子六艺之一,正是因为音乐不仅有利于人格品德的培养,高尚的音乐会让闻者的情趣甚至性情变得高洁,更是完善自我的十分关键的方法。

好的音乐能够深入人心,激起情感共鸣,丰盈精神世界,极大地感染听众。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陶冶学生性情,纯净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审美。音乐之于学生品德、观念、意志、性情的影响绝对不是一曲终而性养成的作用,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积极的音乐作品,长久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追求,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性情。

四、重创造,音乐教育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大为提升

艺术是一种超体验的学习,不仅启迪学生智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艺术教育中,想像力远比知识更重要。音乐载以声音,只能通过听觉来接触,具有不确定性。在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创造无时不在,“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段音乐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音乐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的艺术。在欣赏音乐时,只能信赖于个人的想像力来感知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和创作音乐都是创造性的意识和思维活动。通过音乐教育,调动学生各种感觉、知觉的协调运用,引导学生思维创新,推动学生展开想象,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对于学生,音乐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音乐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愉悦,更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人文视野、精神境界,陶冶学生的品行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展开音乐教育,这样的音乐课堂才是既有情趣又有内涵,既有深度又能放飞学生个性。这般的音乐教育方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这般音乐教育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才能有能力、有仪态、有底气地放声歌唱。

参考文献

[1]侯萍 浅论音乐教育在学生德育养成教育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3,(95)。

[2]王舒漫 探析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J].好家长,2017,(63)。

论文作者:胡秀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_胡秀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