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钱礼宏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钱礼宏

钱礼宏

摘要:新世纪人才的要求是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应肩负起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突破思维定势,开启发散性思维,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实现中国梦的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想法设法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笔者将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与同仁进行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突特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在学生身上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去设想和想象,敢于对同一事物产生质疑,敢于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并努力去思索,去寻找新的答案。其实,学生敢于假设想象,产生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探索新的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对一些创造性思维,应给与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重要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你更要关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的教学思想,创设平等、自由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他们的求知动力,循序渐进地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出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实现在学习的空间中飞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让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创新意识

“学则需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质疑是创新意识的初始。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大胆向教师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如何启发和引导他们,疑问是创新之源。教师应在课堂上大力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敢想敢问,大胆讨论,让他们在动脑的思考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应怎样营造质疑氛围呢?一是要激励学生。在质疑讨论中,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言,不断向善于提问,善于发言过渡,一定要有热情和耐心。二是要启发引导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只有他们不能解决时,才帮他们解开悬念;三是释疑时,还要善于抓住重点问题,留给充足的时间讨论,对次要问题,少花费时间或一笔带过,且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以至于放得开收得拢。

四、启发学生形成独创思维

大凡能步入科学殿堂的人,大多是一些标新立异者,往往能独辟蹊径。而对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因而于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不求唯一答案,求同辩异。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尊重学生的提问和观点,尽量给学生留下“空有时间”,积极为他们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互动,让他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倡导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激活新观念的萌芽,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帮助他们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是其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他们创新的思维火花。在教学中,对于同一任务,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

五、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思维,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有效开展。想象可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虫鱼想到飞禽走兽,由一种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发展想象力,对学生善于创造更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有的放矢地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以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指导学生创造新的学习。

六、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愉悦

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体验成功后喜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设法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成为创新发明的动力。具体要坚持做到,凡是学生能够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代替,而是适时给予鼓励、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寻找正确答案的愉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总结。全方位的改变学生学习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采纳灵活的方法,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大胆创新,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用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

论文作者:钱礼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3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_钱礼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